又是一轮明月夜,当日历静默地走到第三年,月色似乎越来越回归本味,浸在清冷月光中的寂寞相思像泡开的苦茶,逐年浓郁。
人们以特殊的方式完成了现代版的嫦娥奔月:被迫咽下苦楚,与亲人长久地分离,隔绝在只身一人的钢筋混凝土之中。
不同的是,嫦娥只能在寂静的宇宙中有玉兔日复一日,我们只需要七天、十四天、二十八天就能重回人间,期间还能上上网,看看书,在视讯信息中和神话中的嫦娥遥遥相望,甚至去她的月宫来一场roomtour。
在中国独特的铜镜艺术中,通过镜背内容的分类,我们能发现一种极具神话色彩的月宫图案。其中,目前所见铜镜的月宫图像资料都以唐代为主,唐代月宫镜作为一种包括了诸多相互关联的神话传说故事镜,成为了月宫镜的典型代表。
在目前的考古发现中,已知唐代月宫镜有四十多面,在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等地广泛分布,而纹饰内容并无太大的地域差异,主要刻画的都有桂树、玉兔、蟾蜍、嫦娥等,共同组成月宫系统。
月宫图案系统很早就出现在了唐代的铜镜纹饰中,一开始,只是作为铜镜的辅助纹饰,占据画面很小的一部分。随着月宫图像成为了主题纹饰,以嫦娥奔月神话为内涵的月宫故事镜开始流行。
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月中蟾蜍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中秋神话,这些神话由来已久,虽演变频繁,但仍旧家喻户晓,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唐代曾是什么模样?就让我们通过铜镜鉴赏,来一场跨越时空的月宫遨游。
唐 八瓣菱花形月宫镜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收藏于故宫博物馆的唐代八瓣菱花形月宫镜,它的直径为14.5cm,外观是八瓣菱花形,在唐以前的铜镜多为圆形或方形,从唐代开始流行花式镜,菱花形是其中最具特色的。月宫镜背面的内区往下凹陷,纹饰凸起,雕琢月宫图,镜缘以云纹装饰。月宫图中央是枝繁叶茂的桂树,树干中部隆起的镂空部分为镜钮。镜子的左侧是嫦娥在振袖起舞,另一侧的白兔正在捣药,白兔下方有一只蟾蜍作跳跃状。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寄托着人们的思乡之情,它象征着团圆美满。八瓣菱花形月宫镜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古代月宫神话中的人和动物欢聚一堂,显得十分祥和,富有团圆的喜气,唐代八瓣菱花形月宫镜寄予了古人期盼团圆的美好愿望,月圆人团圆已成为一种文化,将世代流传下去。
唐 月宫婵娟纹铜镜 现藏于西安博物院
可见,玉兔嫦娥月宫镜是唐代常见的样式之一,此面月宫婵娟纹铜镜为圆形月宫镜,于1969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电容器厂出土,纹饰与故宫的八瓣菱花形月宫镜相似,纹饰以镜背为月宫,正中有一桂树,树下有玉兔捣药、蟾蜍跳跃,嫦娥从一侧徐徐飞至。传说嫦娥盗药后奔月而化身为蟾蜍,唐代青铜镜纹饰中的嫦娥已成为一位美貌的女子。
唐 月宫铜镜 现藏于湖南博物院
湖南省博物院的这面唐代月宫铜镜,同样刻画有相似的嫦娥、桂树、蟾蜍、玉兔等寄予了人们美好希冀寓意的图案。其中,正在桂树下捣药的月兔,在月宫文化中也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古人言“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都说明了中秋节的玉兔被赋予了健康长寿、团圆美满的美好寓意。
唐 双鹊衔绶月宫龙纹镜 现藏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双鹊衔绶月宫龙纹镜,半球钮,镜背饰㓟吉祥组合图样,是罕见的盛唐多题材组合葵花镜。画面极富动感,展翅飞翔的喜鹊,尾羽舒展,绶带飘摇。钮下方为蛟龙出水图,龙身屈曲盘绕,身旁流云飞动。钮上月宫内有桂树、蟾蜍和捣药的玉兔。月宫两旁分饰一朵祥云。构图简洁,纹饰清雅,白光。中国文化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喜鹊是报喜鸟,象征吉祥。绶带乃是印之系,代表着官秩禄位。
唐 嫦娥月宫纹葵式铜镜 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话说羿从西王母那里得来不死之药,嫦娥盗食飞向月宫后,有的诗文说她化为蟾蜍,成为月精,在月中捣药。唐代月宫镜中,表现的多是一株枝繁叶茂的桂树,仪容美丽的嫦娥飞升向上,振袖曼舞,衬托着飘荡的彩带和流云,还有白兔握杵捣药及一只跳跃的蟾蜍。
如今,这面嫦娥月宫纹葵式铜镜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嫦娥奔月”的传说,寄托了从古至今中国人对于月亮的美好想象,和对未知宇宙的探索渴望。“嫦娥五号”探月,让星辰大海里的嫦娥故事再谱新章。而嫦娥月宫纹葵式铜镜寓意着探索太空展望与真正走进宇宙中的中国故事更美更圆!
月宫镜作为唐代比较流行的故事镜,纹饰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思想。人们对于月宫的想象,从原始社会充满巫术色彩的自然崇拜,到历朝历代对于月亮的不同解读,月宫的形象和故事内容不断发展,月宫铜镜的纹饰也逐渐丰富,角色形象愈发清晰,饱含强烈的叙述感。
同时,月宫镜也是一种吉祥如意镜,和“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露”的苦楚比起来,月宫镜中圆润活力的嫦娥、玉兔等造型,凝结的更多是盛唐万千的浪漫气象。唐人常以此类铜镜作为赠礼,有祝愿容颜常驻、爱情美好的吉祥寓意。正所谓:“开匣见明月,持照如嫦娥”。
下载三毛游-全球旅行文化内容平台
收听更多有趣内容!
往期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