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怎么镇痛?来看看超声引导阻滞新方法:“沙漏法”

健康   2024-11-07 20:02   北京  
近年来,全髋关节置换术越来越多。由于手术创伤大、患者年老体弱不便深度镇痛以及考虑加速术后康复等因素,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一直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

超声引导技术,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由于超声引导技术的实施需要一定学习过程导致有些技术普及缓慢。下面,我们介绍一种安全简单的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新方法:“沙漏法”:
超声引导 FICB 的“沙漏征”,即将探头垂直放置于腹股沟韧带中外 1/3 处时,超声屏幕上会出现类似水平放置的沙漏图像。
关键要点:“沙漏”头端的鼓肚为腹内斜肌,尾端的鼓肚为缝匠肌,沙漏的下方为髂腰肌,髂筋膜覆盖在髂腰肌上方。

操作方法:
患者平卧位,将超声高频探头置于腹股沟韧带处,与韧带平行,通过超声辨认股动脉、股神经、阔筋膜、髂筋膜、髂腰肌等重要解剖结构后,将探头旋转 90度与腹股沟韧带垂直,在耻骨结节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处,探头中点位于腹股沟韧带上方,辨认腹内斜肌、缝匠肌、髂腰肌等重要解剖结构,寻找“沙漏征”。
注意:髂腰肌位于缝匠肌及腹内斜肌下方,髂筋膜覆盖在髂腰肌上方。
麻药注射方法:2%利多卡因2 ml行局部浸润麻醉,穿刺针与皮肤呈45度角,采用平面内技术由尾端向头端进针,超声下越过腹股沟韧带穿过髂筋膜,当针尖恰好穿透髂筋膜时可出现“突破感”可见髂筋膜被针尖推向下随后又反弹回原位的动态变化。注射器回吸后,注入1~2 ml局麻药确认注药间隙是否位于髂筋膜与髂腰肌之间。如果局麻药在髂筋膜上方或在髂腰肌内扩散,则需要重新定位针尖位置并再次注药确认。
注意:正确的局麻药注入位置应将髂筋膜与髂腰肌分离开,同时药液自针尖位置由尾端向头端扩散。随后置入导管,深度为越过针尖5~10cm。推注的同时,要观察超声下药液是否由尾端向头端扩散。
退针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将导管拔出,确保位置正确。另外,需要将导管缝线固定在临近皮肤上。
一切准备完毕后,可推注预充量以及连接镇痛泵。
结语:
髂筋膜间隙阻滞是下肢神经阻滞的方法之一,能有效地同时阻滞腰丛的三大主要分支(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和闭孔神经),几乎无不良反应发生可有效缓解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疼痛,是值得大家学习以及推广的技术。
欢迎您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了解该项技术,让更多的医生以及患者受益。

本平台提供以下相关服务,直接点击进入:

专利申请

职称题库

科普作品征集

发明作品征集

麻醉MedicalGroup
感知医学前沿的脉动,助力健康中国!这里有健康科普、急救知识、围术期相关知识以及手术麻醉的那些事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