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假期安全提醒,请各位老师转发家长群!

文摘   2025-01-10 21:08   山东  

周末将至,安全先行

    亲爱的家长们、同学们,忙碌的一周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周末的闲暇时光就在眼前。在大家准备放松身心、享受假期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安全问题。周末学生脱离了学校相对规律的监管环境,活动场景变得多样,无论是居家、出行,还是休闲娱乐,都潜藏着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安全隐患。据相关统计,周末是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高发时段,所以为了每一位同学能度过欢乐、平安的周末,我们特意准备了这份详尽的周末安全指南,家校携手,为孩子的安全保驾护航。

一、出行有 “道”,安全相伴

    周末出行频繁,无论是步行、骑行还是乘车,交通安全都至关重要。每年因学生出行不规范导致的交通事故数据令人警醒,所以大家一定要牢记交通规则。

(一)步行守规

    走路时,一定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穿越马路要走人行横道,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路口,需严格遵守信号灯指示,做到 “红灯停,绿灯行”,切不可闯红灯或抢行。同时,走路要集中注意力,切勿在路上嬉戏打闹、看书或玩手机,要时刻留意周围车辆和行人动态,远离大货车、工程车等大型车辆的盲区,这些盲区极易引发事故。

(二)骑行依规

    不同年龄段对骑行上路有明确规定:未满 12 周岁严禁骑自行车上路,未满 16 周岁严禁骑电动车上路。符合年龄要求骑行时,要佩戴好合格的安全头盔,这是保护头部的关键防线;在非机动车道内靠右骑行,不逆行、不抢道,过马路需下车推行;转弯时要提前伸手示意,不可突然猛拐;严禁双手离把、手中持物骑车,也不要骑车载人,这些危险行为极易导致车辆失控。

(三)乘车重安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在站台候车要遵守秩序,不追逐打闹;上车后抓好扶手,坐稳扶好,不嬉戏、不将头手伸出窗外,避免被路边树枝、建筑物刮碰。乘坐私家车,务必系好安全带,12 岁以下儿童要坐在后排儿童安全座椅上,绝不能坐在副驾驶位置,因为一旦发生碰撞,安全气囊弹出的冲击力可能对孩子造成致命伤害;拒绝乘坐无证、超员、超载的 “黑车”,这类车辆安全性能无保障,极易引发事故。

二、居家有 “方”,隐患避让

 

   周末居家时间较多,家中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小觑,用火、用电、用气都得小心谨慎,孩子独自在家时也要有足够的安全意识。

(一)用火小心

    使用明火时,务必有家长陪同,像点蜡烛、使用打火机、燃气灶具等,要保持专注,远离易燃物,如纸张、窗帘、木质家具等。用完明火后,及时关闭气源或火源,不要让火焰无人看管。孩子切勿玩火,打火机、火柴等要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避免引发火灾。如果家中使用炭火取暖或围炉煮茶,一定要保持室内通风良好,谨防一氧化碳中毒。

(二)用电谨慎

    不私拉乱接电线,不超负荷使用电器,以免引发电线过热、短路起火。不用湿手或湿布触碰电器、插座、开关,手上有水时,其导电性会增加触电风险。电器使用完毕,随手拔掉插头,既节能又降低事故隐患。发现电器冒烟、起火、有异常声响等情况,立即切断电源,并告知家长,不可贸然上前查看或扑救。手机、平板电脑等在充电时,尽量不要使用,尤其是不要边充电边玩游戏,以防电池过热引发危险。

(三)用气规范

    使用燃气设备前,要确保家长教会孩子正确操作方法。开启燃气阀门要缓慢,使用过程中要有人照看,防止汤水溢出浇灭火焰,造成燃气泄漏。燃气使用完毕,及时关闭阀门,做到 “人走火灭”。厨房要保持通风良好,让空气流通,降低燃气积聚风险。若闻到类似臭鸡蛋的气味,这可能是燃气泄漏的信号,此时千万不要开关电器、使用明火,也不要拨打电话,应迅速打开门窗通风,撤离到室外安全地带后,再联系家长或拨打燃气公司抢修电话。

(四)独处有谋

    如果孩子独自在家,要牢记不给陌生人开门,不管对方以何种理由,如查水表、电表、送快递、维修等,都不要轻信。可以隔着门与对方对话,若对方强行撬门,要立即拨打 110 报警电话,并大声呼救,引起邻居注意。同时,家长要告知孩子自己的联系方式,遇到紧急情况能第一时间联系上。独自在家期间,不要攀爬窗户、阳台,远离高处危险,不做危险的试探和冒险行为,保护好自身安全。

三、网络有 “界”,健康成长


    网络是把双刃剑,在给学生带来丰富知识、便捷交流的同时,也潜藏着诸多风险。网络沉迷、诈骗、不良信息等问题,时刻威胁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据调查,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网络沉迷现象,因网络交友不慎遭遇诈骗的案例也频频发生。所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刻不容缓。

(一)上网有度

    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避免长时间沉迷网络。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不仅容易导致近视,还会影响骨骼发育,引发驼背等不良体态。周末可以把上网当作一种休闲放松方式,但绝不能让其占据大部分时间。家长可以利用一些家长控制软件,帮助孩子管理上网时间,到点自动断网,培养孩子自律上网的习惯。不要沉迷于网络游戏,尤其是一些竞技类、升级类游戏,其设计的 “奖励机制” 容易让人上瘾。可以选择一些有益智功能的小游戏,如拼图、数独等,在娱乐的同时锻炼思维能力。

(二)防骗有术

    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学生涉世未深,容易上当受骗。常见的诈骗手段有:虚假中奖信息,以领取奖品需缴纳手续费、保证金为由诱骗钱财;网络兼职刷单诈骗,先给小额返利获取信任,随后诱导投入大额资金实施诈骗;还有冒充亲友、老师,以生病、出意外急需用钱等理由要求转账汇款。告诉孩子,遇到涉及钱财的网络信息,一概不信、不理、不转账,及时告知家长或老师。不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不轻易点击不明链接,不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学校、家庭住址、电话号码、银行卡号等,守护好个人隐私。若不慎遭遇网络诈骗,第一时间保留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拨打 110 报警电话。

(三)用网择良

    网络信息繁杂,要引导孩子选择健康、有益的内容浏览。多访问正规的学习类网站、科普网站,如中国科普网、学科网等,获取知识,拓宽视野;观看一些优质的纪录片、公开课,如《航拍中国》《国家宝藏》以及各大名校的公开课,增长见识,提升素养。远离不良信息,如暴力、色情、恐怖、低俗的内容,这些信息容易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冲击,扭曲价值观。可以开启浏览器的青少年模式、视频网站的儿童模式等,这些模式能自动屏蔽不良信息,营造绿色上网环境。鼓励孩子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创作,如写博客分享学习心得、制作电子手抄报展示学习成果,把网络从单纯的娱乐工具转变为学习成长的好帮手。

四、户外有 “防”,快乐无忧

    周末的户外时光总是充满吸引力,公园、郊外、游乐场等地都是同学们爱去的地方。但户外环境复杂多变,做好防护措施十分关键,稍有不慎,意外便可能接踵而至。

(一)溺水严防

    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 “头号杀手”。很多孩子会想去河边、池塘、水库等水域玩水,但这些野外水域看似平静,实则暗藏凶险,水下可能有暗流、漩涡、水草,还有复杂的地形,一旦陷入,极易发生危险。家长务必告诫孩子,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即使是在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也要谨慎选择游泳场所,确保安全防护到位。若看到有人溺水,不可盲目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寻找成年人帮忙,或拨打 110、120 急救电话,同时可利用身边的竹竿、绳索、救生圈等物品进行智慧救援。

(二)自然早防

    户外游玩时,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应对恶劣天气的准备。遇到雷雨天气,要尽快远离大树、高楼、电线杆、广告牌等易遭雷击或倒塌的物体,迅速找到安全的室内场所躲避,不要在旷野中打伞奔跑,也不要在山顶、河边停留。如果身处山区,要警惕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暴雨后切勿进入山体易滑坡区域、河道、沟谷等危险地带,发现有山体异常声响、泥石流迹象时,要立即向两侧山坡高处撤离,不可顺着泥石流方向往下跑。在郊外遇到大风天气,要远离简易搭建物、围墙、枯树等,防止被吹倒砸伤。出行前查看天气预报,合理规划行程,备好雨具、保暖衣物等物资,有备无患。

(三)走失不慌

    户外人员密集场所多,孩子容易与家人走散。出门前,家长要和孩子约定好如果走散后的集合地点,一般选择在显眼、标志性强且容易找到的地方,如景区入口、商店门口等;教导孩子一旦发现与家人走散,不要惊慌乱跑,要站在原地等待,因为家长发现孩子不见后通常会按原路返回寻找;若长时间等不到家长,可向附近的警察、保安、工作人员求助,牢记家人的电话号码,以便能及时联系上。平时可以给孩子佩戴有定位功能的设备或携带写有家庭住址、家长联系方式的信息卡,放在孩子口袋或书包里,方便他人帮助联系家人。孩子游玩时,家长也要时刻留意孩子的行踪,确保孩子在视线范围内,不要只顾着看风景、玩手机而疏忽大意。

五、家校有 “责”,共筑防线

    学生周末安全的保障离不开家校紧密合作,家长与学校需各尽其责,形成合力,为孩子构筑起坚固的安全堡垒。

(一)家长监护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在周末要切实肩负起安全教育与监管的重任。日常生活中,利用亲子时光,多给孩子讲解安全知识,分享安全事故案例,让孩子从心底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时刻关注孩子行踪,知晓孩子外出的去向、同行伙伴及预计回家时间,避免孩子处于无人监管的 “真空地带”;定期检查家中的电器、燃气、门窗等设施设备,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为孩子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关注孩子心理变化,若发现孩子情绪低落、焦虑等异常,及时沟通疏导,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二)学校引导

    学校也要持续发力,为学生安全保驾护航。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安全知识竞赛、应急演练等,让安全知识入脑入心,提升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利用校讯通、班级微信群、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向家长推送周末安全提示,涵盖当周重点安全事项、天气变化预警、安全教育资料等,让家长能同步掌握关键信息;加强家校沟通,定期召开家长会,交流学生在校、在家的表现,共同探讨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案,携手为学生创造安全无忧的成长环境。

    家长们、同学们,周末的美好时光应以安全为底色。让我们牢记这些安全要点,从细微处做起,从每一次出行、每一刻居家、每一回上网、每一趟户外游玩做起,用行动守护安全,用责任呵护成长。愿每个孩子都能度过一个个平安、欢乐、充实的周末,以饱满的精神迎接新一周的学习与生活!

安全常伴,快乐周末

    家长们、同学们,周末的时光因安全而美好,每一个细节的重视、每一次规则的遵守,都是在为孩子的成长之路铺垫基石。让我们携手共进,将这些安全要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孩子在周末既能尽情放松,又能远离危险。愿同学们带着满满的活力与欢笑迎接新的一周,在安全的守护下茁壮成长,奔赴属于自己的精彩未来!



1530校园安全
加强青少年群体安全教育,积极推行“1530”安全教育模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