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每日安全提醒(请老师们转发家长群,做好提醒)

文摘   2025-01-23 07:47   山东  


在寒假如诗的时光里,岁月似一首悠扬的乐章,为青春奏响自由的旋律。但请牢记,安全是这美妙旋律中不可或缺的音符。每日出行遵守交规,用电用火小心谨慎,外出告知家人行踪。愿你在寒假的每一刻,都能与安全相伴,将美好珍藏。

防电诈:捂紧钱包,警惕陷阱

寒假期间,大家与网络的接触更加频繁,这也给了电信诈骗分子可乘之机。同学们,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守护好自己的钱包。

近年来,各类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就拿网络刷单来说,骗子会在网上发布诱人的兼职刷单信息,承诺轻松赚取高额佣金。一开始,他们会给你一些小额返利,让你尝到甜头,放松警惕。等你投入大量资金后,便会以各种理由拒绝返还本金和佣金,让你血本无归。游戏交易诈骗也屡见不鲜,骗子在社交平台、游戏社区发布买卖游戏装备、账号的广告,诱导你在虚假交易平台进行交易。接着,他们会以 “注册费”“押金”“解冻费” 等名目让你转账,一旦你转账,就会被拉黑。还有助学金诈骗,骗子冒充国家工作人员,以发放助学金、奖学金为幌子,要求你提供银行卡卡号和密码,诱导你进行转账操作。

为了避免掉进这些诈骗陷阱,大家一定要牢记: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遇到可疑情况,务必及时与家长沟通,或者向警方求助。

防溺水:冰面危险,远离水域

虽说冬季气温低,水面结冰,但这并不意味着水域就安全了。实际上,冬季溺水事故也时有发生,危险不容小觑。

每到冬季,总有一些人因忽视冰面安全而遭遇不幸。露天冰面的状况复杂,其厚度和承载能力很难用肉眼判断。在流动河道上,河水水位会随水量大小和环境温度变化,冰面下可能形成 “真空”,看似坚固的冰面实则暗藏危机。而且,冰面被积雪覆盖时,更难以判断其真实情况。哪怕是在看似平静的湖面、池塘,冰面也可能厚薄不均,部分区域甚至尚未完全冻结。

为了避免溺水悲剧,大家一定要牢记防溺水 “七不” 原则: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在上下学的途中下溪、河、水库等危险水域游泳、游玩、戏水;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

如果不幸溺水,务必保持冷静,千万不要惊慌挣扎,因为这样只会加速体力消耗,让情况变得更糟。要迅速寻找身边可漂浮的物品,如背包、木板等,同时尽快摘掉身上沉重的物件,减轻负担。落水后,应冷静观察,寻找冰面较厚、裂纹较小的地点,身体尽量靠近冰面边缘,双手扶在冰面上,双脚交替打水,使下半身浮起,全身成一条直线,再用手肘爬动,让全身逐渐离开水面。从冰窟出来之后,不要立即起身站立,以防冰面再次断裂,要继续伏卧在冰面上,利用滚动或爬行的方式移到岸边,然后再上岸。

要是发现同伴溺水,一定不要盲目下水营救,因为这不仅可能救不了同伴,还会让自己陷入危险。应立即大声呼救,寻求成年人的帮助,同时尽快拨打 110、120 等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可以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品抛给溺水者,让其暂时保持漂浮,争取更多救援时间。

防火:小心用火,平安过冬

冬季天干物燥,用火用电增多,是火灾的高发期。大家一定要提高防火意识,掌握正确的用火用电方法,防患于未 “燃”。

冬季火灾频发,原因是多方面的。天气寒冷,人们使用电暖器、电炉、电热毯等取暖设备的频率增加,若使用不当或设备质量不过关,就容易引发火灾。比如,长时间使用电热毯且不拔插头,或者在电热毯上放置过多厚重的被褥,都可能导致电热毯过热起火。冬季燃气使用量也会上升,家庭取暖、烹饪都离不开燃气,要是燃气管道老化、灶具质量欠佳或使用操作有误,就可能引发火灾。在农村地区,冬季使用煤炉取暖时,如果通风不畅或者煤块放置不规范,不仅可能导致一氧化碳中毒,还可能引发火灾。冬季人们烤火、吃火锅等活动增多,若使用不当或者离易燃物品过近,也存在火灾风险。像吃火锅时,如果燃料使用不当,或者火源离易燃物品太近,就容易引发火灾。此外,冬季降雨量明显减少,空气湿度降低,物体表面容易干燥,静电也更容易产生,而干燥的物体和静电都是火灾的常见诱因,它们能轻易引发火花,进而引发火灾,干燥的物体也会让火灾风险增加。

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的燃放为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氛围,但同时也带来了火灾隐患。为了避免火灾发生,购买烟花爆竹时,要选择有《烟花爆竹经营 (零售) 许可证》的正规零售点,挑选正规厂家生产的个人燃放类产品,切勿购买 “三无” 产品。燃放前,务必仔细阅读产品外包装上的注意事项,严格按照燃放说明操作。燃放时,要将烟花爆竹平稳放置在地面上,点燃后,迅速撤离到安全距离之外。一定要远离禁放区域,比如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处等,选择空旷、安全或指定的区域燃放。燃放结束后,要仔细检查,及时清理余火残片、碎纸等。未成年人燃放烟花爆竹,必须有成年人全程陪同看护,严禁用烟花爆竹玩打 “火仗” 的危险游戏。

除了烟花爆竹,日常生活中的用火用电安全也不容小觑。定期检查家中的电气线路及电器设备,及时更换老化、破损的线路和设备,不私拉乱接电线和插座,避免超负荷用电。出门前,一定要关闭电源和燃气开关,做到人走电断、火熄气关。使用电暖器、暖风机等取暖设备时,要与窗帘、衣物、沙发等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千万不要在上面烘烤衣物。冬季使用电热毯取暖,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展开平铺使用,且有人看管,不能折叠使用,更不能通宵使用。

使用液化石油气、煤气、天然气等烧水做饭时,千万不能离开厨房,要时刻有人照看。定期检查燃气阀门、接头和管路,若发现松动、老化等问题,要及时维修、更换,不能用明火查漏。一旦发现燃气泄漏,立即打开门窗通风,关闭燃气开关,不要触动电器开关,也不要使用打火机等明火进行检查,应迅速撤离现场,到安全地带后再拨打燃气公司客服电话或 119 报警。

随着电动车的普及,电动车充电引发的火灾也时有发生。为了避免此类火灾,一定不要在室内、走廊、楼梯间和安全出口处停放电动自行车或充电,充电时要选择在指定区域进行,远离可燃物,并且不要超时充电。不要购买和使用非标及超标电动自行车,也不要盲目改装电动车。如果电动车发生故障,要及时送到正规维修店修理,不要私自加装电池、改装线路。

要是不幸遇到火灾,也不要惊慌失措。要迅速拨打 119 报警电话,准确告知火灾发生的地点、火势大小、燃烧物质等信息。如果火势较小,可以使用灭火器、灭火毯等工具进行灭火,但一定要确保自身安全。如果火势较大,无法控制,应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沿着安全出口指示标志迅速撤离现场,不要乘坐电梯。若身上着火,不要奔跑,应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

防火安全,人人有责。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温暖的冬季。

手机防沉迷:合理上网,健康生活

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与此同时,手机沉迷问题也日益严重,尤其是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

过度沉迷手机,会让孩子的社交沟通能力逐渐下降。长时间沉浸在虚拟世界里,孩子与现实中他人的交流互动越来越少,久而久之,他们可能会变得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甚至出现社交恐惧。网络世界的丰富刺激,还会让孩子难以集中精力学习,导致学习效率降低,成绩下滑。而且,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引发近视、散光等视力问题,还可能导致颈椎变形、肌肉疲劳等身体不适。从心理层面来看,过度依赖手机的孩子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因为他们在虚拟世界中寻求的满足感,往往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延续,从而对现实生活产生逃避心理。

那么,如何才能预防孩子沉迷网络呢?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放下手机,多陪伴孩子,与孩子一起参与户外活动、亲子游戏等,让孩子感受到现实生活的乐趣。制定合理的上网规则也很重要,明确规定孩子每天的上网时间和上网目的,比如每天上网时间不超过 1 小时,只能在完成作业后上网查阅学习资料或观看有益的视频。当孩子遵守规则时,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奖励;若违反规则,则要适度进行惩罚,让孩子明白规则的严肃性。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网络使用观念,让他们明白网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能替代现实生活中的学习、社交和成长。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如绘画、音乐、舞蹈、书法等,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减少对手机的依赖。家长还可以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如爬山、游泳、打球等,让孩子亲近大自然,锻炼身体,同时也能转移孩子对手机的注意力。

防盗:提高警惕,守护财物

寒假期间,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外出游玩,防盗工作都不容忽视。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守护好自己的财物。

在家时,出门前务必关好门窗,锁好房门,检查窗户是否紧闭,可安装防盗窗、防盗门,增强居家安全性。不要随意将贵重物品放在显眼位置,可购置保险柜存放现金、金银首饰、重要证件等,设置复杂密码并定期更换。同时,要谨慎对待陌生人的来访,不要轻易开门,可通过猫眼或门铃摄像头确认对方身份,若有可疑情况,及时联系物业或报警。

外出时,在商场、车站、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要时刻留意自己的物品,包包和手机尽量放在身前可见位置,避免被他人顺手牵羊。乘坐公共交通时,尤其要注意防范扒手,不要在车厢内睡觉或玩手机,以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现财物丢失,应立即向周围人求助,并及时报警。

在网络世界中,也要注意防范盗窃风险。不要随意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避免在不安全的网站上输入个人账号和密码,以防账号被盗。设置复杂的密码,并定期更换,提高账号的安全性。同时,开启双重认证功能,增加账号的保护层级。

防盗意识时刻不能松懈,只有做好防范措施,才能让我们的寒假更加安心、愉快。

交通:遵守规则,安全出行

寒假期间,出行频次增加,交通安全至关重要。大家一定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确保出行平安。

步行时,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按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做到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切勿闯红灯、横穿马路或在马路上追逐打闹。通过路口时,要 “一停二看三通过”,先停下来观察左右两边是否有车辆,确认安全后再快速通过。在雾、雨、雪等天气出行,最好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以便车辆驾驶员能及时发现并避让。

骑车出行时,需严格遵守年龄限制,未满 12 周岁不得在道路上骑自行车,未满 16 周岁不得驾驶电动自行车。骑车要走非机动车道,没有非机动车道的,要靠右侧路边行驶。遵守交通信号灯,不闯红灯、不逆行,转弯前要减速慢行,伸手示意,避免突然转弯,影响后方车辆行驶。骑行时要集中注意力,不要看手机、听音乐,不与机动车争道抢行,不骑车带人,不追逐竞驶,不脱手或手拿东西骑车,骑车时不要攀附其他车辆。骑乘电动自行车,务必规范佩戴安全头盔。

乘车时,要选择正规营运车辆,不乘坐无牌无证、非法营运、超员超载的车辆。乘坐汽车要系好安全带,12 周岁以下儿童乘车时要使用安全座椅;乘坐电动自行车、摩托车要戴好安全头盔。乘车过程中,不要将头、手或身体其他部位伸出窗外,不随意向车外乱扔杂物。车辆行驶中,不要在车厢里乱跑、打闹,要注意坐稳、扶好。车辆停稳后,注意观察周围情况,确保安全后再上下车。

旅游:快乐出游,安全第一

若有旅游计划,一定要提前了解目的地天气和安全情况,合理规划行程。选择正规旅游机构,签订详细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拒绝 “低价游” 陷阱。在景区游玩时,严格遵守景区规定,不涉足未开发区域,不做危险举动。在人流密集处,要有序通行,避免拥挤踩踏。时刻注意个人财物安全,将贵重物品放在贴身、有拉链或扣子的口袋,背包置于身前。在车站、景区、餐厅等公共场所,更要提高警惕,防止财物被盗。

温馨时光:家务与团聚

寒假,不仅是放松休息的好时机,更是增进亲子关系、享受家庭温暖的黄金时期。同学们,不妨放下手中的电子产品,多帮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扫地、洗碗、擦桌子,或者和父母一起准备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在劳动中体会父母的辛劳,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除了做家务,多和家人坐下来聊聊天,分享一下学校里的趣事,倾听长辈们的人生经验,也能让家庭氛围更加温馨和谐。大家还可以一起看电影、玩游戏,享受难得的欢聚时光,留下美好的回忆。

亲爱的同学们、家长们,寒假已至,新年的钟声也即将敲响。在这充满希望和欢乐的时刻,我衷心地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度过一个安全、快乐、充实的寒假。愿你们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健康成长,收获满满的幸福与快乐!也祝愿家长们工作顺利,家庭美满,万事胜意!


1530校园安全
加强青少年群体安全教育,积极推行“1530”安全教育模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