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每日安全提醒(请转发家长群,提醒学生注意假期安全)

文摘   2025-01-25 07:30   山东  
点击上方关注我们吧

消防安全:火患远离,温暖过冬

冬季天干物燥,加之寒假期间用火、用电、用气增多,火灾隐患不容忽视。同学们,一定要做到不玩火,不随意摆弄打火机、火柴等易燃物品。使用电暖器、暖手宝、小太阳等取暖设备时,要选择合格产品,不私拉乱接电线,不超负荷用电 ,与易燃物保持安全距离,人离开时记得断电。

使用燃气要开窗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做饭时更不能离开,避免汤汁溢出浇灭火焰,导致燃气泄漏。要是闻到燃气味,千万别碰电器开关和明火,赶紧关闭阀门,打开窗户通风,并通知专业人员检修。

春节期间,不少同学喜欢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氛围,但一定要严格遵守当地规定,在指定区域燃放,未成年人必须有大人陪同。别把鞭炮往井盖、下水道、柴草堆、易燃易爆场所扔,燃放后仔细检查,确保没有遗留火种。

网络安全:畅游网络,谨防陷阱

寒假到了,大家上网的时间增多,网络世界丰富多彩,但也暗藏风险,稍不注意,就可能掉进陷阱。

大家一定要保护好个人信息,在社交平台、游戏网站注册账号时,别随意填写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敏感信息。和陌生人聊天,不管对方看起来多友善,都别透露这些隐私,也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避免被别有用心的人盯上。

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看到 “免费领取游戏皮肤”“低价充值游戏币”“中奖了需先交手续费” 之类的信息,千万别信,这十有八九是诈骗。还有陌生链接不能点,陌生二维码不要扫,天上不会掉馅饼,别因一时贪念,让辛苦积攒的压岁钱打了水漂。

在网络世界,大家也要做到文明友善,不做网络欺凌的参与者,也不做受害者。不随意辱骂、攻击他人,不传播未经证实的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要是收到带有攻击性、侮辱性的消息,别慌也别自己默默承受,及时告诉家长、老师,必要时向网警求助。

寒假放松,游戏、追剧、刷短视频的确很快乐,但一定要控制好时间,别让网络占据生活的全部。长时间盯着屏幕,不仅伤眼睛,还会影响学习和社交。可以和家长商量,制定上网时间表,每天玩 1 - 2 小时,其余时间多去户外走走,和小伙伴们玩耍,或者读读书、看看报,让假期过得充实又健康。

防溺水安全:冰面危险,切勿靠近

冬季的水域看似平静,实则暗藏危机,溺水事故在冬季也时有发生,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即使水面已经结冰,也不要轻易相信冰面的强度,冰面的厚度和坚固程度难以用肉眼判断,稍有不慎,就可能坠入冰窟。

同学们,一定不要独自或和小伙伴们相约到野外的河流、湖泊、池塘等开放水域溜冰、嬉水。想滑冰的话,去有安全防护措施的正规溜冰场,那里的冰面经过专业维护和检测,安全更有保障。要牢记防溺水 “六不” 要求: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要是遇到有人不慎落水,自己又没有能力救援,千万别贸然下水,应立即大声呼救,寻求成年人的帮助,或者拨打 110、120 等急救电话。

饮食安全:健康饮食,快乐过年

寒假期间,美食是大家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饮食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同学们一定要牢记以下要点,守护好自己的健康。

采购食品时,要选择证照齐全、管理规范、储藏条件较好的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等场所,仔细观察食材是否新鲜、是否在保质期内、包装是否完整无损 ,不采购 “三无产品”、过期产品、包装和外观异常的产品,不采购未按要求冷冻冷藏的食品,不采购发芽土豆、野生蘑菇、不明物种的鱼贝类产品和死因不明或未经检疫的畜禽肉等食品。

如果选择网络订餐,下单前先查看商家主页公示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是否齐全、有效,确认许可地址信息与线下实体经营门店地址是否一致,许可经营范围与线上销售餐品品类是否一致,同时看看商家食品加工制作场所环境卫生、销量、信誉评价等信息。点餐时,选择距离近、配送快的商家,缩短食品派送时间,避免食物腐败变质;尽量选择新鲜、当季的食材和热食,谨慎选择冷加工糕点、生食海产品等高风险菜品,以防发生食源性疾病;文明点餐,坚决抵制滥食野生动物行为。收到外卖后,检查餐食包装是否完好、清洁,食安封签是否破损,所配送餐食是否与订购餐品一致,查看餐食是否受到污染或出现变质,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保留证据,联系商家或平台进行处理,确认无误后及时就餐,避免因长时间存放造成食物变质。

外出就餐时,优先选择证照齐全、干净卫生、食品安全量化等级高的就餐场所,不生食或半生食水产品。提倡分餐,使用公筷、公勺,保持手部卫生。主动接受防止浪费的消费提示,按需点餐,积极开展光盘行动,提倡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就餐时,注意分辨食物是否变质、是否有异物,不要吃颜色、味道异常和未烧熟煮透的菜肴。

在家做饭时,食材要清洗干净,厨具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食物要煮熟烧透,尤其是肉类、蛋类、海鲜等易受细菌污染的食物。剩菜剩饭要及时冷藏,再次食用前彻底加热。烹饪过程中,注意用火、用气安全,避免烫伤、烧伤。

同学们还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餐定时定量,保证吃好早餐,避免暴饮暴食。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油炸、烟熏、腌制食物以及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零食 ,适量摄入鱼、禽、蛋、瘦肉、奶类、豆类等优质蛋白质,不喝生水,少喝含糖饮料,拒绝吸烟、饮酒。

交通安全:平安出行,遵守交规

寒假里,出行的机会增多,交通安全可不能忘。不管是步行、骑车还是乘车,都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时刻把安全放在心上。

步行时,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话,就靠路边行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千万别横穿马路、跨越护栏 。注意观察交通信号灯,做到 “红灯停,绿灯行” ,不要在马路上追逐打闹、嬉戏玩耍,也不要边走边玩手机、看书、听音乐,分散注意力。

骑车的同学,要年满 12 周岁才能骑自行车上路,年满 16 周岁才能骑电动自行车上路。骑行前检查车辆的刹车、车铃等部件是否完好。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靠右侧路边行驶。转弯前减速慢行,提前打手势示意,不要突然猛拐。遵守交通信号灯,不闯红灯、不逆行、不抢行 ,不骑车带人,不与机动车争道抢行。

乘车时,要选择正规的交通工具,不乘坐无牌无证、超员超载、非法营运的车辆。乘坐私家车时,要系好安全带,坐在后排;乘坐公交车时,在站台等候,有序上下车,站稳扶好,不把头、手伸出窗外;乘坐出租车时,在指定地点候车,下车时注意观察周围情况,从右侧车门下车。

居家安全:家中时光,安心相伴

寒假里,大部分时间同学们都会在家度过,居家安全同样重要。

在家使用电器时,要先了解电器的使用方法,按照说明书操作,不随意拆卸、改装电器。不用湿手、湿布触摸或擦拭电器,插拔插头时也要保持手部干燥。大功率电器不要同时使用,防止线路过载引发火灾。离开房间时,随手关闭电器电源,节约用电的同时,也能消除安全隐患。

使用燃气做饭、烧水时,要保持通风良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做饭过程中不能离开,避免汤汁溢出浇灭火焰,导致燃气泄漏。定期检查燃气管道和阀门,如有老化、破损或松动,及时联系专业人员更换、维修。

独自在家时,要提高警惕,不给陌生人开门。如果有人敲门,先通过猫眼或门镜观察对方,如果是陌生人,不管对方找什么借口,都不要开门。可以隔着门告诉对方,家长不在家,请他改天再来。如果对方纠缠不休,或者有可疑行为,立即拨打 110 报警 。

窗户和阳台是家中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同学们不要攀爬窗户、阳台的栏杆,也不要在窗台上玩耍、打闹,更不能将身体探出窗外。在阳台上晾晒衣物、摆放花盆时,要确保物品放置稳固,防止掉落砸伤路人。

贵重物品要妥善保管,比如压岁钱、手机、平板电脑、手表等。可以把它们放在固定的位置,如抽屉、柜子里,并锁好。不要随意向他人透露家中贵重物品的存放位置和数量,避免被不法分子盯上。

外出游玩安全:欢乐出游,安全随行

寒假期间,不少同学会选择外出游玩,放松身心,增长见识。无论是和家人一起去热门景点打卡,还是和小伙伴们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周边游,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

出游前,要提前做好规划。选择正规的旅游场所,比如有资质的景区、游乐园、滑雪场等,这些地方安全设施相对完善,有专业人员管理。提前了解目的地的天气情况、交通状况和游玩项目,做好相应的准备。如果是跟团游,要选择信誉良好的旅行社,签订正规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在游玩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景区的规定和秩序。不攀爬栏杆、不翻越围墙、不进入禁止区域 。按照指示牌和工作人员的引导游玩,不拥挤、不插队,避免发生意外。如果参与高空、高速、潜水、滑雪等高风险项目,要结合自身的健康状况和能力,谨慎选择 。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正确佩戴安全装备,掌握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不擅自冒险。

外出游玩时,一定要和家人保持密切联系。出发前告诉家人自己的行程安排,包括去哪些地方、乘坐什么交通工具、预计何时返回等。游玩过程中,定时向家人报平安,让他们放心。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如迷路、受伤、与团队走失等,不要惊慌,第一时间联系家人或报警求助。

在景区游玩时,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和生态环境。不随意触摸、刻画文物,不破坏花草树木,不随地乱扔垃圾。爱护景区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共同维护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

随身携带一些必要的物品,如身份证、学生证、少量现金、手机、充电器、常用药品等。身份证和学生证是出行的重要证件,一定要妥善保管,避免丢失。手机保持电量充足,以便随时联系家人和朋友。常用药品可以应对一些突发的身体不适,如感冒药、退烧药、肠胃药、晕车药、创可贴等。

烟花爆竹安全:欢乐过节,安全燃放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燃放烟花爆竹是很多人庆祝节日的方式。然而,烟花爆竹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如果使用不当,极易引发火灾和人身伤害事故。为了让大家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安全的春节,在燃放烟花爆竹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购买烟花爆竹时,要选择持有《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正规销售网点,并索取购买凭证。不要到无证摊点、私车兜售等不法商贩处购买,此类烟花爆竹不但质量无保证,而且还会带来安全隐患,危险性比较大。

在指定地点燃放:严格遵守当地关于烟花爆竹燃放的规定,了解禁放区域和指定燃放地点。不要在禁放地点及禁放区域周边燃放烟花爆竹,如城区、易燃易爆场所、人员密集区域、山林等。

仔细阅读燃放说明:燃放前,必须仔细阅读烟花爆竹上的燃放说明,按照说明方法操作。不同类型的烟花爆竹有不同的燃放要求,比如手持类烟花要注意握持方式,升空类烟花要选择空旷场地,确保安全距离。

未成年人需成人陪同:14 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燃放烟花爆竹,应当由监护人或者其他成年人陪同看护。家长要教育孩子正确、安全地燃放烟花爆竹,不要让孩子将烟花爆竹对准他人,也不要让孩子在人群密集处或狭窄空间燃放。

注意周边环境:燃放时,要选择空旷、无易燃物的地方,远离建筑物、树木、电线、加油站、井盖等。避免在居民楼楼道、阳台、窗台、楼顶燃放或向外抛掷烟花爆竹,防止火星飞溅引发火灾或造成物品损坏。

正确操作燃放:明确点火部位,采用烟或香点,侧身点燃后,人即迅速离开到安全位置。严禁身体任何部位正对产品的燃放轨迹方向。如果遇到烟花未能正常爆炸的情况,不要轻易靠近,需等待 10 - 15 分钟后再处理,以免发生二次爆炸伤害。

燃放后及时清理:燃放烟花爆竹后,应及时清扫场地,查看是否有残留火星。发现余火要进行泼水灭火处理,将燃放后的烟花爆竹残骸妥善处理,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防滑防摔安全:小心脚下,稳行冬日

寒假期间,很多地方可能会出现雨雪天气,路面湿滑,给大家的出行带来安全隐患。同学们,一定要时刻注意防滑防摔,保护好自己。

出门时,要穿上保暖又防滑的鞋子,鞋底的花纹可以增加摩擦力,让我们走得更稳。裤子不要过长,避免踩到裤脚绊倒自己。走路时,双手不要插在口袋里,这样可以在身体失去平衡时,及时用手支撑,减少受伤的风险。

在雪地里行走,要放慢脚步,一步一个脚印,不要着急赶路。尽量走在有脚印或车辙的地方,这些地方相对比较踏实。遇到结冰的路面,身体重心要放低,小步缓慢前行,避免突然加速、减速或转弯。如果感觉快要滑倒,不要慌张,尽量下蹲,降低身体重心,减少摔倒时的冲击力 。

上下楼梯时,一定要扶好栏杆,一步一步稳稳地走,不要在楼梯上追逐打闹、推推搡搡。在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也要注意地面是否有水渍、油污,小心滑倒。

如果是骑车出行,要提前检查车辆的刹车、车铃等部件是否正常,确保骑行安全。在结冰的路面上,尽量不要骑车,改为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

要是不小心摔倒了,不要急于起身,先检查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看看有没有受伤。如果只是轻微擦伤,可以自行处理伤口;如果感觉疼痛剧烈,无法动弹,可能是骨折了,千万不要随意移动身体,应立即大声呼救,等待专业人员的救援。

心理健康:阳光心态,积极生活

寒假是放松身心的好时光,但大家也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假期里,作息时间可能会变得不规律,这可能会影响情绪。建议大家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和大脑都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合理安排学习、娱乐和休息的时间,制定一个计划表,让假期生活充实又有序,避免整天无所事事,陷入焦虑和迷茫。

要是遇到烦恼、压力或不开心的事,别一个人闷在心里。可以找家人、好朋友倾诉,把心里的想法和感受说出来,他们可能会给你理解、支持和建议 。也可以通过运动来释放负面情绪,像跑步、跳绳、打球、跳舞等,运动能让身体分泌内啡肽,让你感觉快乐和轻松。还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比如画画、阅读、听音乐、做手工等,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能让你忘记烦恼,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增多,难免会产生一些小矛盾、小摩擦。这时,大家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辛苦和期望,多和他们沟通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互相尊重、包容,一起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如果发现自己的情绪波动比较大,持续处于焦虑、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中,自己又无法调节,一定要勇敢地寻求专业帮助。可以拨打心理援助热线,如 12355 青少年服务热线 ,和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聊聊,他们会为你保密,并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指导 。

总结与鼓励

同学们,安全无小事,事事总关情。寒假的欢乐时光,离不开安全的保驾护航。希望大家把这些安全知识牢记心中,落实到行动上,时刻保持警惕,不抱有侥幸心理。

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在寒假里尽情放松,享受与家人团聚的温暖,和小伙伴玩耍的快乐,收获知识与成长。期待新学期开学,看到平平安安、活力满满的你们!最后,祝大家寒假快乐,阖家幸福!



1530校园安全
加强青少年群体安全教育,积极推行“1530”安全教育模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