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每日安全提醒(请转发家长群,提醒每位学生)

文摘   2025-01-21 08:47   山东  

    冬日暖阳,温柔地洒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为这寒冷的季节增添了几分温馨。伴随着期末考试的结束,孩子们即将踏上充满欢乐与期待的寒假之旅。他们即将回到家人的怀抱,享受温馨的团聚时光,或是在雪地里肆意玩耍,留下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

    然而,在这欢乐的假期里,安全问题却不容忽视。安全是我们享受假期的基石,是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一旦忽视安全,欢乐的假期可能会蒙上阴影。因此,在孩子们尽情享受寒假带来的自由与快乐的同时,我们必须将安全意识牢记心间,为他们的假期生活筑牢安全防线 。

一、防电信诈骗

    寒假期间,同学们上网娱乐、社交、购物的时间增多,这也给了电信诈骗分子可乘之机。下面,老师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针对未成年人的电信诈骗类型及防骗要点。

(一)常见诈骗类型

  1. 游戏虚假交易:骗子在社交平台、游戏社区等发布买卖游戏装备、账号、低价销售游戏币、免费赠送游戏皮肤等广告信息。他们会要求你按照步骤操作 “激活、认证、验证、转账”,或以 “注册费、押金、解冻费、未成年人不能转账” 等理由,诱导你开启屏幕共享进行转账。转账后,他们便会将你拉黑。比如,小 C 在 “戏仔” APP 上出售 QQ 游戏号,有人加微信询问价格,协商后小 C 先给了账号密码,对方却以不满意皮肤为由,让小 C 转 1000 元充皮肤,随后修改密码、换绑手机号并将其拉黑 。

  1. 冒充公检法:诈骗分子通过短视频网站、游戏社区等社交平台,发布追星、低价购买游戏皮肤等你们感兴趣的信息,诱骗你们加入 QQ 群、微信群。然后假冒警察、法官、律师等身份,以 “涉嫌洗钱”“账号被冻结” 等理由,用 “警察上门”“拘留”“坐牢” 等进行恐吓,让你们产生恐惧心理。他们会要求你拿家长手机按要求操作转账,或在屏幕共享后,让你在手机输入银行卡密码,最后转走银行卡内的钱 。

  1. 冒充熟人:由于部分同学使用手机的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导致 QQ 或微信号被盗,甚至直接授权他人登录。诈骗分子就会利用这个机会,冒充学生本人向亲戚、朋友借款,或发送诈骗信息。他们还可能添加学生、家长的微信、QQ 号,谎称是同学、朋友或老师,以各种理由借钱 。

  1. 虚假购物:诈骗分子在各个平台发布远低于市场价的商品广告,要求同学们跳开官方购物平台进行私下交易。等同学们转账汇款后,他们就拉黑走人。更有甚者,还会以缴纳物流费、快递费、关税等名义要求继续转账,骗取更多钱财 。

(二)防骗要点

    大家一定要牢记 “三不一多” 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

  1. 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在网络上填写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比如,在注册账号时,要选择正规平台,对于要求提供过多个人信息的网站或 APP 要保持警惕。

  1. 谨慎对待陌生信息:收到陌生短信、邮件、消息等,不要轻易点击链接,不要随意下载附件。如果是涉及中奖、退款、贷款等信息,更要提高警惕。比如,收到 “您中了大奖,点击链接领取” 这样的短信,一定不要点击,这很可能是诈骗链接。

  1. 绝不轻易转账:无论是谁要求转账,都要先核实对方身份。如果是陌生人要求转账,坚决拒绝。如果是熟人通过网络要求转账,一定要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确认对方身份。比如,同学在 QQ 上向你借钱,你要打电话给同学确认是否真的是本人。

二、消防安全

    寒假期间,用火用电增多,火灾隐患也随之增加。大家一定要时刻注意消防安全,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烟花爆竹

  1. 倡导不放或少放:燃放烟花爆竹不仅会产生噪音污染、空气污染,还极易引发火灾和炸伤人的事故。特别是在冬季,气候干燥,火灾风险更高。比如,2024 年 2 月 9 日晚,广东河源市源城区一小区因居民燃放烟花爆竹,引发外墙保温材料起火,所幸无人员伤亡 。为了我们的环境和安全,老师倡导同学们不放或少放烟花爆竹。如果一定要燃放,务必严格遵守当地的烟花爆竹禁放规定。

  1. 选择合适地点:要选择空旷、远离人员密集场所、建筑物、易燃易爆物品、树木和草丛的地方燃放。千万不能在禁放区、楼道、阳台、柴草堆垛等地燃放。

  1. 安全存放:家庭存放烟花爆竹的时间要尽可能短,数量也要尽可能少,并且要放在远离火源、避免潮湿、不被雨淋的地方。

  1. 大人陪同:儿童燃放烟花爆竹时,必须有大人在旁陪护。要将烟花爆竹平稳放置在地面上,点燃后,大人和孩子都应立即离开,到达安全位置。如果出现异常情况,不要马上靠近,一般等待 15 分钟后再去查看处理。

(二)用火用电

  1. 家庭用火安全:使用火炉取暖时,火炉要与易燃的木质家具、柴草等保持安全距离,必要时在火炉周边设置金属隔档。用火炉或电热器烘烤衣物时,一定要有人看管,火炉旁不能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生火时,绝对不能使用煤油、汽油助燃,防止猛烈燃烧引发火灾。掏出的未熄灭的炉灰、煤渣,要倒在安全的地方,或者用水浇灭,避免引起其他物体燃烧起火。使用煤气器具时,要防止煤气泄漏,使用完毕后,及时关闭气源。煤气罐要远离火源,定期检查,确保煤气设施及用具完好 。

  1. 家庭用电安全:要使用合格的电器产品和电线,不私拉乱接电线,不超负荷用电。比如,空调、微波炉等大功率电器,不能插在额定电流值小的插座上,以免插座发热、损坏电器,甚至引发火灾。定期检查家中的电器设备和电线,发现老化、破损的电源线、插座、用电器,要及时更换。像插座出现温度过高、打火、插头与插座接触不良等现象时,就应停止使用并更换 。使用电熨斗、电烙铁等电热器件时,不能离开人,且要远离易燃物品,使用完毕后,及时拔下插头切断电源。湿手不能触摸带电的家用电器,也不能用湿布擦拭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家用电器使用前,要对照说明书,将所有开关、按钮置于原始停机位置,然后按照说明书要求的开停操作顺序操作。如果家用电器通电后,出现冒火花、冒烟或有烧焦味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并切断电源,进行检查 。

三、交通安全

    寒假期间,出行频次增加,交通安全至关重要。同学们一定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一)步行安全

  1. 走人行道:步行外出时,要走人行道。如果没有人行道,要靠路边行走 。比如,在城市的主干道上,通常都设有专门的人行道,同学们要在人行道内行走,不要在机动车道或非机动车道上行走。

  1. 遵守交通信号: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并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红灯停,绿灯行,千万不能闯红灯。比如,在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当红灯亮起时,即使马路上没有车辆,也不能强行通过,一定要等到绿灯亮起再走 。

  1. 注意观察路况:在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时,要左右观察,确认安全后再通过。不要在马路上追逐打闹、玩耍、奔跑或突然折返。比如,在一些小路口,没有设置交通信号灯,同学们过马路时,要先看左边是否有车辆驶来,再看右边,确保没有车辆靠近时,快速通过马路 。

  1. 远离危险区域:不要在车辆盲区、马路边缘、施工路段等危险区域停留或玩耍。比如,大型货车的车头、车尾和车身两侧都存在较大的盲区,同学们要尽量远离这些车辆,不要在货车附近行走或玩耍 。

(二)骑行安全

  1. 年龄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未满 12 周岁,不得在道路上骑自行车;未满 16 周岁,不得在道路上骑电动自行车 。比如,10 岁的小明想骑自行车上路,这是不被允许的,家长一定要监督好孩子,不要让孩子违反规定。

  1. 佩戴头盔:骑行时,要正确佩戴安全头盔。头盔可吸收大部分撞击力,起到缓冲、减震的保护作用。比如,在骑行前,要调整好头盔的位置和松紧度,确保头盔能牢固地戴在头上 。

  1. 遵守交通规则:在非机动车道内骑行,没有非机动车道的,要靠道路右侧骑行。不逆行、不抢行、不闯红灯、不骑车带人。比如,在骑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如果遇到红灯,要在停车线后停车等待,绿灯亮起后再继续前行 。

(三)乘车安全

  1. 公共交通:乘坐公交车时,要在站台候车,有序排队上车,不要拥挤推搡。上车后,抓好扶手,坐稳扶好,不要在车厢内追逐打闹、大声喧哗。下车时,要提前做好准备,注意观察车门两侧的情况,避免被过往车辆刮伤。比如,在公交车进站时,要站在站台边缘,等车停稳后,再上车。上车后,要找到一个安全的位置站好或坐好 。

  1. 私家车:乘坐私家车时,要坐在后排,并系好安全带。如果年龄较小,要使用合适的儿童安全座椅。不要将头、手等身体部位伸出车窗外,避免被过往车辆刮伤或发生其他意外。比如,在乘车前,要调整好安全带的位置,确保安全带能正确地系在身上。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不要在车内玩耍,以免影响驾驶员开车 。

四、境外旅游安全

    寒假期间,不少同学可能会选择出国旅游,去感受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但在境外,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份境外旅游安全指南,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度过一个愉快、安全的假期 。

(一)行前准备

  1. 了解目的地安全形势:出行前,通过中国领事服务网、“领事直通车” 微信公众号、驻外使领馆网站等渠道,查询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安全状况、法律法规、风俗习惯、天气情况等信息。比如,了解当地是否有政治动荡、恐怖袭击风险,是否存在特殊的宗教禁忌等。若目的地近期局势不稳定,建议更改行程,避免前往 。

  1. 办理好相关证件:提前办好护照和签证,确保证件在有效期内。仔细核对签证信息,如姓名、出生日期、签证有效期、停留期限等是否准确无误。同时,准备好证件复印件,并与原件分开放置,以备不时之需。例如,在护照丢失时,复印件可帮助你更快地办理相关补办手续 。

  1. 规划好行程:合理规划旅游路线,尽量避免前往偏僻、治安状况不佳的地区。预订正规的酒店和交通工具,提前了解酒店的安全设施和周边环境。选择信誉良好的旅行社或在线旅游平台,如果是自驾游,提前熟悉当地的交通规则和道路状况。比如,在一些国家,车辆是靠左行驶,与国内习惯不同,需要特别注意 。

(二)旅途中注意事项

  1. 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避免因文化差异引发不必要的麻烦。例如,在某些国家,公共场合禁止大声喧哗;在一些宗教场所,对着装和行为有严格要求,需遵守相关规定。了解并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不参与任何违法活动,如在泰国,电子烟属于违禁品,携带、使用、进出口、销售电子烟等行为均属违法 。

  1. 注意交通安全:熟悉当地的交通规则,过马路时要小心谨慎。如果选择租车自驾,提前了解当地的交通标志和驾驶习惯,确保自身具备相应的驾驶能力。务必系好安全带,不超速、不酒驾、不疲劳驾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保管好个人财物,避免在人员拥挤时丢失 。

  1. 谨慎参与高风险项目:如果要参与潜水、攀岩、蹦极、热气球等高危项目,务必选择正规的、有资质的机构,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认真了解项目的安全注意事项,检查安全设备是否完好。比如,在进行潜水活动前,要确保潜水装备的质量和安全性,听从教练的指导,掌握正确的潜水技巧和应急处理方法 。

  1. 防范诈骗和盗窃:在境外,要时刻保持警惕,防范诈骗和盗窃行为。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搭讪和求助,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和财物情况。避免在公共场所展示大量现金和贵重物品,将贵重物品放在安全的地方,如酒店的保险箱 。

  1. 关注个人健康:注意饮食卫生,选择正规的餐厅就餐,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和不洁水源,防止食物中毒。携带常用药品,如感冒药、退烧药、肠胃药、晕车药等,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身体不适。如身体出现严重不适,及时前往当地正规医院就医 。

五、用电安全

(一)电器使用

  1. 正确操作:使用电器前,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比如,使用微波炉时,不能加热带金属包装的食物,以免引发火灾或损坏微波炉 。

  1. 及时断电:电器使用完毕后,要及时拔掉电源插头,避免长时间待机耗电,同时也能防止因电器故障引发的安全事故。像电视、电脑、充电器等设备,不用时都应及时断电。例如,充电器长时间插在插座上,可能会因发热引发火灾 。

  1. 避免过载:不要在一个插座上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电器,如空调、电暖器、微波炉等,以免造成电路过载,引发火灾。比如,一个插线板上同时插着电暖器、微波炉和空调,可能会导致电线过热,引发火灾 。

  1. 不随意拆卸:不要随意拆卸、改装电器设备,这可能会破坏电器的内部结构,导致漏电、短路等危险。如果电器出现故障,应联系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例如,小 D 想自己修理坏了的电风扇,拆开后不小心碰到了带电部件,导致触电受伤 。

(二)识别危险

  1. 湿手勿碰:水是导体,湿手触摸电器极易引发触电事故。比如,手上有水时去插拔插头、触摸正在运行的电器,电流可能会通过水传导到人体,造成触电 。

  1. 远离破损电线:如果发现电线外皮破损、老化、裸露,要及时通知家长更换,切勿触碰。破损的电线可能会漏电,一旦接触到,就会发生触电危险 。

  1. 警惕异常情况:如果电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冒烟、冒火花、发出异味、异常发热等情况,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停止使用。这可能是电器出现故障的信号,继续使用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

六、防一氧化碳中毒

    冬季寒冷,一氧化碳中毒事故进入高发期。同学们和家长们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

(一)中毒原因

  1. 煤炉取暖:在使用煤炉、炭火取暖时,若通风不良,煤炭燃烧不充分,就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例如,在一些老旧房屋中,门窗紧闭,空气流通不畅,使用煤炉取暖时,一氧化碳无法及时排出室外,容易在室内积聚,导致中毒 。

  1. 燃气热水器使用不当:部分家庭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且未安装排烟管或排烟管安装不规范。洗澡时,燃气燃烧不充分产生的一氧化碳直接排放在浴室内,加之浴室空间狭小、通风较差,一氧化碳浓度迅速升高,引发中毒事故 。

  1. 汽车尾气:在车内开着空调睡觉,发动机持续运转,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若车窗紧闭,一氧化碳会逐渐在车内积聚,造成车内人员中毒 。

(二)预防措施

  1. 保持通风:无论是使用煤炉、炭火取暖,还是使用燃气热水器,都要确保室内通风良好。可以打开窗户或安装通风设备,使空气能够流通,降低一氧化碳在室内积聚的风险 。

  1. 定期检查设备:定期检查煤炉、燃气热水器、燃气灶等设备是否完好,有无泄漏情况。检查燃气管道是否老化、破损,连接部位是否松动。对于煤炉,要检查烟囱是否通畅,有无堵塞或破损 。

  1. 正确使用设备:使用煤炉取暖时,要安装合格的烟囱,并定期清理烟囱内的积灰。燃气热水器应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不得安装在浴室内,且要按照说明书正确操作。使用汽车时,不要在车内长时间开着空调睡觉,尤其是在车库等密闭空间内 。

  1. 安装报警器: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当室内一氧化碳浓度达到一定值时,报警器会及时发出警报,提醒人们采取措施 。

七、饮食安全

    寒假期间,美食琳琅满目,但饮食安全不可忽视。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饮食安全小贴士,希望同学们都能吃得健康、吃得开心。

(一)食品选择

  1. 拒绝三无食品:“三无食品” 指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以及无生产厂家的食品。这类食品大多来源不明,卫生状况堪忧,可能含有过量的添加剂、防腐剂甚至有害物质,食用后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如腹痛、腹泻、食物中毒等 。同学们在购买食品时,一定要仔细查看食品包装上的信息,确保食品来源正规。例如,在购买零食时,要选择有明确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产品,不要购买那些包装简陋、信息不全的 “三无” 零食。

  1. 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对身体发育和健康非常有益。它们能增强身体免疫力,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比如,橙子富含维生素 C,有助于增强免疫力;胡萝卜富含维生素 A,对眼睛有益;菠菜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和膳食纤维,能预防缺铁性贫血和便秘 。同学们每天应保证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让身体更健康。

(二)饮食卫生

  1. 勤洗手:手是传播病菌的重要媒介,手上沾染的病菌很容易通过食物进入口腔,引发疾病。在饭前便后、处理食物前后,一定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认真洗手,揉搓双手至少 20 秒,确保手心、手背、手指缝、指甲缝等部位都洗干净。例如,从外面玩耍回来后,在吃饭前一定要先洗手,避免手上的细菌、病毒随着食物进入体内 。

  1. 不吃生冷变质食物:生冷食物可能携带大量细菌、寄生虫卵等,未经充分加热,很容易引起肠胃不适,如腹痛、腹泻、呕吐等。变质食物则已经发生了化学变化,产生了有害物质,食用后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比如,未彻底清洗干净的生菜,可能带有大肠杆菌、蛔虫卵等;变质的水果,会产生霉菌毒素,这些都可能导致食物中毒 。同学们要尽量不吃生冷食物,食用水果时要洗净去皮,对于肉类、海鲜等食物,一定要煮熟煮透后再食用。

八、劳逸结合

(一)坚持学习

    寒假虽然是休息放松的时间,但也不能完全荒废学业。同学们要合理安排时间,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学习,保持学习的状态。比如,可以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每天完成一定量的寒假作业,复习上学期的知识,预习下学期的内容。这样在新学期开始时,才能迅速适应学习节奏,取得更好的成绩 。除了完成作业,还可以进行一些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比如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像《三国演义》《简・爱》等,不仅能提高语文素养,还能丰富思想内涵。也可以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技能,如绘画、书法、乐器等,培养特长 。

(二)参与家务

    在寒假里,同学们不妨多帮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地、洗碗、擦桌子、整理房间等。这不仅能减轻家长的负担,还能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生活能力 。通过做家务,同学们能体会到家长的辛苦,更加懂得感恩。而且,在劳动过程中,还能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整理房间时,学会如何合理规划空间,让房间更加整洁有序;在洗碗时,掌握正确的清洁方法,提高做事效率 。



1530校园安全
加强青少年群体安全教育,积极推行“1530”安全教育模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