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文是706客厅主题月系列线上讨论中一次活动的文字总结。本次讨论聚焦于海外流动客厅的探索建设经历,几位讨论者分享了探索流动客厅的机缘、行动的过程体验、以及对于客厅建设的思考和期待。
欢迎了解甚至加入706客厅月讨论群和706全球漫游者网络。
什么是
流动客厅
讨论者由小乌鸦与斩风邀约来。有趣的是,大家实际上并不清楚流动客厅具体是什么意思。这说明流动客厅的概念本身就有模糊性、开放性。
706的定义是:“706流动客厅”是706发起的私人客厅或各种独立空间的空间共享计划。倡导并支持更多的空间运营者举办沙龙、聚会、游学等活动,将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关注公共议题的年轻人联结起来,通过真诚的交往克服日常生活的异化状态,在跨界议题串联中寻找在此时此地,人我交互的可能,沉淀有信赖感的社群关系,搭建跨地域的全球网络。
综合各位讨论者的经历,若把流动客厅视作空间X活动的叠加态,他们当下探索较多的空间与活动类型的公共性都不一样。可以尝试归纳成以下光谱象限:
讨论者都是谁
地点、生活阶段
和流动客厅的关系
变革设计硕士在读,快毕业。
客厅主。感兴趣社会设计和社区营造。在国内时觉得中国的公共活动还是蛮丰富和可及的,主要在深圳和上海参与和支持。出国后恰好租住在客厅,用客厅办活动、招待沙发客和朋友。在国外发现公共空间和人际连结的缺失,方知706之重要,也觉得作为留学生的身份状态很适合建立与探索流动客厅,于是借着毕业设计的机会多尝试多记录。
写了一篇自我民族志/设计民族志总结自己的客厅生活(留学生活,住在客厅300天|706客厅主题月),本次讨论也是由此发起。
在准备考学
客厅主。从本科开始做实验剧场相关的实践,大学毕业之后来到东京生活。来东京租房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要有多功能的实验性的空间,于是拥有了一个非常灵活机动的客厅。举办过一些活动,但是现在活动的频率不高,因为在准备考学。未来时间更多的时候,这个空间应该会更活跃。
刚刚读完哲学和艺术史的本科,主要的职业方向是做艺术策展和研究。
客厅主。之前在北京706住过一年左右,所以一直都算在公共和私人暧昧的空间生活。我们家有个客厅,经常有活动,但不是那么的public。
非营利组织管理在读。
活动组织者,706柏林的协助者。2021年临近毕业之际机缘巧合下接触到706柏林,惊感找到组织后毅然决然决定留下来为寻找到心中的乌托邦努努力。为了在地化也协助创办协会来帮助大家进行公民社会的实践。
远程工作,无固定城市,洛杉矶和东京稍微多一些。分享时在阿姆斯特丹。
活动组织者。到每个城市都会办「空房子」活动,现改名为「社交感染聚会」,更好理解一点。办活动的时候,会接触到各个城市的不同客厅主和活动发起人。
客厅机缘
为什么出国/在流动
空间的状态
相关社会环境
蔡蔡:
看到706流动客厅的定义,才意识到我们家确实算是个比较典型的流动空间、流动客厅。
这一趴讲机缘。群里听众中有很多都是留学生,大家都要找房子。一般有两种选择:要么是studio,你自己有一套所有的设施;要么是合租。在荷兰,你只能租一年的studio,后面studio就不能续了,因为要优先提供给新生。第二年我就要自己找房子。当时运气很好,找到了一个客厅大的房子,基本上可以容纳十个人左右的聚会。
机缘巧合之下,我买了一台X box。我们家客厅正好有一个小电视,当时想打刺客信条。我跟室友都很感兴趣游戏和游戏研究。我们因为在客厅里打游戏这样的行为,从室友变成了朋友和家人。这个现象让我开始思考,客厅这样的空间,是除了你房间之外的、你的第一层和世界交流的载体。它的功能以及角色非常重要,比如客厅里做的事情,包括游戏吃饭。所以从那以后,我找房子的要求就是一定要有客厅。对我来说,瘫在沙发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感,是我从外部世界回到家里landing的仪式感。
从那之后,我们变成了好朋友,我们俩的朋友都会来来往往,就像海外华人一样经常做饭聚餐。慢慢形成了一个基本价值观念和重要的选择上都比较类似的朋友圈。这些朋友是完全没有任何工作上或利益相关的。纯粹是吃喝玩乐的朋友,大家在一起的时候就是玩游戏,做饭、吃东西和玩这两件事情……我们家形成了一个经常聚会的氛围,好像符合流动客厅的定义?
有办过超出朋友范围内的活动,但是我会比较谨慎考虑在客厅里办。因为对于一个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朋友圈子来说,这个空间是舒适的空间;我们群里有很多i人,并不会很容易地去接纳新的外来者。我作为跟人打交道经验比较多的人,会更谨慎地选择要不要介绍这个朋友来。
所以如果直接去办很public的活动,我会考虑活动的内容和具体的场景。如果是公共的活动的话,其实有更多可选空间。之前706荷兰群里,也是非常自然而然地有小伙伴说想办活动,然后我帮他们去找了朋友的活动空间去做。如果我办,我还是想考虑办像reading reading group这种三到五个人,或者说是放映等控制人数、规模和公共性的活动。
一川:
我来东京之前一直在北京生活。从2022年开始,感受到迫切的换一个地方生活的欲望,所以来了东京。
跟706之间的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上高中的时候。那时706还在北京五道口有活动空间。挺遗憾也挺有趣的是,我在北京生活的阶段里面没有参加过706的活动。直到后来我才知道,五道口的空间因为各种原因被取缔了,遗憾。那时候706给我的印象就是在做很多学术沙龙、新型的共生空间的探索,这些带给那时年龄不太大的我有意思的新鲜概念。
来到东京以后,发现706去年还是今年上半年在北京798又做了空房子的活动,当时有很多北京的朋友去参加。
今年上半年,东京有了个城市客厅还是空房子的活动。恰好去年有一个剧场作品想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就借着这个机会,把自己的客厅活用起来,在里面办了去年剧场作品的分享。
一开始租这个房子的时候,我确实有活用客厅的想法。我的客厅没有家具,尽可能保持空旷,方便戏剧实验。用纸箱作桌椅,非常灵活机动。
后来发现因为我自己也是个i人,不是特别能组织多人的活动。人多起来以后会发现比较难和更多的人沟通,我自己可能更擅长一对一的沟通。所以我在想,后面可能会变成更私密的、容纳更有深度内容的活动空间,而不是更公开的。
Ray:
我算是706柏林的协助者,不是主动开启流动客厅的人。主理人是nengda,他算是主动开启了流动客厅的人,慢慢在柏林建立起706柏林的社群。2019年,因为参与2+2的交流项目来到了柏林读商科。快毕业的时候机缘巧合参加了一场706电影放映的活动,遇到了nengda,很喜欢706的氛围,于是加入了社群建设。
最开始很多活动都是自主的,大半时间我们都是在nengda或其他人家的客厅举办,算是「流动客厅」吧。早期参加活动的时候,感受到了那种空间从私密性到公共性的转变。在他的客厅里,暖黄灯,一群人围在一起交流、讨论一些有的没的话题也讨论一些深刻的议题。这种小小的面对面交流的空间形成早期的706柏林。有些活动发起人会在自己家客厅办。我们作为在海外的留学生,当你去到其他中国人的家里的时候,那种感觉很难形容也很复杂。你进入别人家的私人领域,大家都是陌生人,因为一些主题聚在一起,聊天,感情交流等等,这种感觉非常706。
从22年起到23年一整年,我们都在做这样的事情。当时因为疫情,所以我跟nengda都算全职在做这样的社群活动和组织,每周都办活动。后面因为签证的问题,我俩都短暂的休息了一段时间,找各自的方式。但同时我们也跟其他小伙伴还在做706的活动,只是频率减少了。2022年年中,因为客厅活动举办比较频繁,耗费大家精力很多,又都是志愿的工作。但是也不想让706柏林停下去。我们收到很多反馈,说在海外有一个中国的社群,能够互相交流、互相支持,互相用中文母语聊些话题,是很珍贵的事。所以我们就想把这继续做下去。
我们在柏林成立了协会,以协会的形式尝试运营,把流动客厅做下去。我们还没有强大到有自己的办公室或自己的客厅,但我们也经常跟本地类似社区办公室的空间合作。因为这边很强调公民参与、公共生活,所以很多非营利的协会组织有公共空间。因为我们也是非营利组织,所以跟他们聊合作、租用场地,参与组织活动。这边周末都放假,周末几乎没有人用社区的空间,就我们这群中国人在他们放假的时候在他们的场地里在用中文聊天谈地,看电影。
Woody:
家里移民到洛杉矶,就在洛杉矶生活了一段时间。
回国时在大理认识到706,再回洛杉矶的时候,就想既然洛杉矶有706,是不是可以去参加活动。当时去参加了一个画廊的魔术活动,认识了很多当地的小伙伴。
因为我之前看国内推文,知道「空房子」的活动类型,蛮有意思的。当时很random地说要不要考虑在这边洛杉矶办个空房子,洛杉矶当地的小伙伴说好,他们有空间。这也是我第一次办空房子活动。当时的效果蛮好的。一共用了四五天左右,有二三十场活动。借那个活动的机会,一下子认识了很多当地小伙伴,熟悉了差不多二三十个,一直到现在我们都是很好的朋友。
我发现海外很多大城市可能没有据点,但都会有706群,许多群大家也是偶尔办个活动,或者变成一个二手租房群,大家不太见面。因为我自己很喜欢交新朋友,所以我就想找个机会把大家都约出来,做一些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去互相认识和了解。
然后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我基本上到每个有706的城市,都会办一场空房子。这个过程中,帮助好多城市都开了二群、三群,也帮助好多城市都找到了新的主理人,找到了新的空间,搭建了新的共居项目。活动结束了之后,大家都成为了比较好的朋友,会有一些核心的成员经常一起拍照、一起出去玩。近期的活动,这周末正在荷兰办,下周末在柏林办,然后月底我会回旧金山可能会办。
我其实不知道定义流动客厅的定义是什么。空房子是活动导向的,它几乎没什么固定空间。最早之前,是有个人正好要搬家,房子空出来,但是房租还在交着,就想说有没有人要过来办活动,于是形成了比较自由流动的公开的空间。但这样子的机会难得一遇。所以后来办空房子的时候,基本都要主动去找空间。有在小伙伴的客厅,有在一个画廊,也有在书店的、会议室、公园的。因为它是活动导向的主题,在哪并不重要,也不需要有固定的地(如果能有的话,可能最好)。一般是到了城市,现场寻找联系,看谁的空间愿意提供四到七天的时间,去做这样的活动。
客厅探索过程
做了什么,怎么做的
一川:
当时在网上看706发了东京空房子还是流动客厅的招募,我就去报名了。也想借着这个机会,结识更多在东京做实验艺术或者实验剧场的朋友。
活动是在周末,邀请了东京的华人。前半部分是戏剧作品的录像放映,我和几位朋友去年4月在国内做的剧场。放映之后大家一起交流艺术作品,还聊了很多在东京的工作生活的感受,吃了很多点心,挺有意思的。这样简单的小活动挺有收获。我因为在国内经历了三年的瘟疫,想要换一个地方生活的。当时在活动里面跟大家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发现这样的人还挺多的,收获了大家的共情,感觉来到东京以后积攒的压力就会被释放出来。在东京的生活和在北京的生活感觉挺不一样的。
确实有学人类学的、新闻的、做计算机的朋友过来,就是没有搞实验艺术的朋友过来。我想借着这个机会连接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后来发现就是连接到的朋友并不是通过自己的客厅,可能需要通过更具体的活动。比如不是戏剧分享,而是一起进行排练、创作,或者身体工作坊、实验短片的拍摄。我们一定要去动手做点什么,这样下来好像更容易结识专业者、感兴趣的背景和领域相似的人。做放映交流这类大家都可以参与的活动,可能没那么容易筛选到对口的朋友。
蔡蔡:
我在一川提到的早年的五道口706住了一年,基本上见证了它的结束。像客厅这样半私人半公共的空间,它会随着住的人的生活状态改变,角色发生改变。
706的共居空间有很多阶段。我15年去住过一个月,16年在那住了一整年,后来又搬到了它们的子空间。这三个阶段都是不一样的。
第一个阶段像青旅,刚从一个比较人文类的空间转化成探索共居和社群的空间,那个时候对于社区运营探索才刚刚开始。
后来就扩张得还挺大的,租了两个华清嘉园的顶楼的loft,变得非常的像文化空间,有图书馆、咖啡厅、食堂、不同的住宿类型、小剧场。我在那段时间住了一年,它既是我办公的地方,也是我生活的地方,也是我非工作的朋友和友谊产生的地方。客厅就是一个完全公共的状态。你出了你房间的门之外,就是一个彻底的公共空间了。当时我又是移动办公,算是一个观察者,很享受处在人群中又没有在参与的这种状态,在那个阶段我反而没有发起任何活动。有时候也要见人,可以约他们来这里的咖啡厅见。很热闹,每天都有不同的事情。
后面变得更像合租,会有很多的子空间,有很多流动客厅的感觉。比较像我现在的状态,公共性没那么强,只是客厅偶尔会有活动,但是是零星的活动,不会每天都会碰到陌生人。每个客厅都不太一样,由生活其中的人来决定,大家还是想要民主地决策空间的使用和各方面事宜,我当时住的有六个人左右,也是个loft,空间蛮大;在之前住的人稍微少一点,客厅也小一点,客厅更像个办公室。当时居住在里面的伙伴来自各行各业,干什么的都有。gap的自由职业的媒体人,我当时在做公益和教育,普通上班族程序员等。在校大学生好像不太有,因为学生可能还是要住学校,会来参加活动但不会住。
现在出国了,客厅对我来说就很不一样了。它首先是我的家,它是我非常核心、很根的地方;是我累了,就想要回的家,这样的感觉的地方。
其实我没有在办很公共的活动,我也对于今天为什么在这里有一点疑惑。想到一个点,为什么「流动客厅」这个概念方荣会找到我,可能因为跟大家租房子后邀请本来就是朋友的朋友来玩不太一样,我的这个客厅让一群本来可能不会认识的朋友结缘了,形成了一个小社群,经常聚会、有情感连结、互相支持。我们群名叫精神互助中心。是有点像家,也有点像friend circle的环境。这跟我们本来就有一个客厅的物理空间,然后请已经认识的朋友来不太一样。
我觉得现阶段,我比较需要深度的情感上的连接,这个可能也是很多海外留学生需要的。我之前是因为学业比较忙,所以没有时间办活动。现在如果空下来了,我会思考什么样的活动适合在这样的家里办。很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一种活动类型,其实就是一起吃饭、对食物的探索,因为食物本来就是承载情感和关系的连接,特别对亚洲人来说。我们办party基本上都是说大家一起吃啥,是因为想要吃的对象,才有原因聚在一起,而不是纯粹聚在一起后做什么都无所谓。这两者也是有区别的。
Ray:
这是我们一周年的时候写的文章,今年9月份三周年。这一周年里面,有一定的流动性在里面。有人员流动性,也有活动的流动性、空间的流动性。
关于人员:
流动客厅带来的影响和感受很珍贵,但是我觉得即使是“去中心化”的706,在具体运营中,后面是一个相对中心的团队在努力。流动的团队,当然也就意味着不稳定。706柏林从开始发起到现在快三年,有个趋近于稳定的团队。我和nengda还在,我接触nengda之前跟nengda一起做706的人多多少少也都还在。这或许是活动能持续开展的原因。
关于我做了什么。刚开始加入的时候,慢慢从公众号开始做起,比如公众号的宣发和沟通,如果没人做海报的话做一下海报。前期很大一段时间就是我跟nengda在做几乎是所有的事情。等到中期协会成立之后,有一些成员和志愿者,慢慢出现分工。目前分化出了一些团队小组,比如说有人管营销的媒体的,小红书、公众号、Instagram之类的;有一到两个管设计,其他的主要就是nengda、我跟其他算是比较核心的成员做活动策划。我们认为每个人的能力不一样,就是比如刚刚一川说的,我也是i人。一开始完全对活动的各种策划、组织、跟人交流完全不擅长。每次活动都要自我介绍,慢慢地自己就有点免疫抗体了,会觉得ok,这对我来说是个mission、是个要做的事情,就想把它要做好。
人慢慢固定下来,事情也慢慢固定下来。中间人多当然也有问题,沟通和信息共享变得非常重要。很难说事情都做得很顺利。
Woody一个人在做很多事情,到哪就联系当地的706和各种人;我们这边是协会的形式,所以可能跟国内的706和其他地方的706不太一样。我们还得兼顾一下这边的比较「组织化」的一些东西,一些文本工作,占据了一部分的精力和热情。但是我们个人来说还是更偏向于举办活动、各个706参与成员之间的交流。
关于空间:
第一年我个人认为是比较发展与繁盛的一年,在不同的客厅,不同的场域都做活动。这一年之后,我们比较局限于在一个社区办公室里面。一个是因为它免费;另外一个是经常在客厅做活动后,客厅主的感受可能也跟在座有些感受差不多。就是当你自家的客厅来了很多朋友或陌生人,虽然不说出来,但是有时候会对客厅主人的确有一定负担,比如清洁负担、社交负担,时间占用负担。所以慢慢地就从私人客厅转到公共空间。我们现在也尝试联系很多公共空间,来继续做706这样的事情。
关于活动:
那一周年里面有两件事,一半是还没有成立协会的时候,另一半是成立协会之后。我们自己也能明显感觉到成立协会之前非常的有意思而“无用”,想聊什么聊什么,想做什么做什么,从活动的标题看起来都很有意思。但成立协会之后事情也多,可能顾虑想法也多,要慢慢考虑“有用”以及对当地华人有什么帮助等等。毕竟要跟协会创立目标相匹配。虽然标题看起来变得没以前那么有吸引力了,但是活动内核还是很不错很有价值。
回看一下一周年,当时活动的话题很丰富,从逛博物馆、看电影,到聊GV、情色行业发展,也有去外面的参与的活动。后来有经历疲态期,活动类型有点变少了,话题有点变窄了,聊得都没有那么的尖锐了。因为前面做过很多活动,后面活动则慢慢趋向于找比较预想得到的、能够控制的?也可能第一年百花齐放、大家什么都见识过了,就相当于吃完了细糠,要求也高了起来。然后很多事情我觉得也可遇不可求,跟北京706一样,天时地利人和,时机很重要。
可能也跟活动发起人有关,活动都比较看发起人。但我们也无法否认自己后面也会有点疲态松懈。加上今年不一样,因为申请了基金,要在基金的框架下做事情,会比较局限。当然这只是在框架下做的局限,框架之外我们想做什么都可以。基金的框架专注于柏林的反亚裔/中国人歧视,和怎么让华人融入当地公民社会、激发大家的公民意识。这种话题多了之后,会慢慢会有点疲态,但也只能从形式上想一些办法,比如多些互动、多一些去外面的活动,而不是大家都局限在客厅里面。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流动。
Woody
我第一次、第二次在纽约办空房子,都是在同一个小伙伴家。她是那边一个学校的助教,可以用学校的类似师资公寓,有很大的客厅。因为纽约非常寸土寸金,她那里地理位置又非常好,当时第一次就在那办。第二次我回纽约的时候,她还是很慷慨地借出客厅,也跟我说后面一年要回北京了,客厅就不能再用了,所以就最后再用一次。那次我办活动、也也住在那里。然后我们就更熟悉了,聊得也更多、感情也更深了。结束快走的时候,我留了一个礼物。因为她是个很内敛的人,不太去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情绪,后来我发现她的头像换成了我的礼物的照片,一直到现在。可以感觉到她是个非常内敛的人,但是这个活动的过程和内容带给她的感受和转变是非常大的。
在纽约那一场结束了之后,她回到北京,也创建了新的了空间实践。后续北京的活动空间也是她提供的,活动也是她发起的,现在北京能再活跃起来,很大程度都跟她有相关。这些动力也源自当时空房子的活动带来一些体会和感受。
我跟大家的情况挺不一样,一方面我没有运营的经验,但是我有寻找和发起的经验。因为活动基本都是不基于固定的性能空间,但只要留在一个城市的时候,我会想要在这个城市短暂地去发起和运营。第二个是我是一个很E的人,相比于大家而言,特别会主持、会发起活动,会愿意和大家聊天,不怕这个social的一个消耗。
找小空间没有秘诀,就是问朋友、方荣推荐、社群的小伙伴推荐,有些是小红书找,有一些知道中文书店就去联系。一个个打电话、拜访、说服,聊聊活动的想法、目的、初衷、要做什么事情,把理念传递到客厅主,看能不能打动大家吧。也跟大家解释就是因为活动是完全公益的,门票要不就是免费,要不就是几块钱很便宜。有好几场活动,包括柏林荷兰的这次活动,中间是有自己贴钱。占比比较大空间会是那种中文书店,因为对于他们而言也是宣传路径。但这个方式在巴黎也不是很成功,每个城市有每个城市的困难。
Alma:
大家好,我是是猫头鹰空间的成员之一,就是Woody刚刚讲到的回北京的伙伴们创立的空间。
现在北京我们也办了几场活动。我个人每个月办一次的活动是「死亡咖啡馆」。刚才Ray提到的现象是很多活动办了第一次之后没有新鲜劲了,或者是没有那么先锋了,我也有相同感受。我也在想到底什么样的活动是更可持续的,对我来说死亡这个议题我愿意每个月去review一次,所以愿意办下去。即使是这样,还是会觉得活动的质量很难把控。一方面我会让整个活动自然流淌,但是另一方面我也会想让活动的发展、深入程度、每个人的情感的调动程度都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这是我刚才听大家分享时我想到自己的一个困惑。
大家如果在北京的话,欢迎来联系,我们的客厅非常欢迎大家办活动。因为我们几个都有本职工作,之前办活动还算频繁,但是实践coliving发现过得太快乐了,就不会太想把精力放到更开放的、面向更公众的事情上。这也是我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挑战与期待
对海外流动客厅的设想
平衡私人兴趣和公共性
@一川
我在想,后续继续利用这个空间举办活动的话,可能会更有针对性一点。比如直接做身体工作坊、身体剧场、排练。我发现自己好像也不是特别擅长主持很多人的大活动。因为自己目前主要在准备考学,客厅暂时还没有举办更多活动,但是我个人对这种新型的、706一开始的阶段哪一种很有点先锋、带一点实验性的这种探索还真的蛮感兴趣。据我所知,目前706东京好像没有特别多发展。也可能是因为我没有特别了解,但是微信群里面看到的主要是生活相关的分享。
关于隐私与风险
@一川
我考虑过要不要开放自己的客厅给更多的人,比如让大家能进来住。但后来我发现自己好像对于隐私性、个人空间还挺在意的,就不太容易和陌生人一起住。生活习惯比如卫生的问题,包括如果房子木地板家具什么的有一点损坏,作为留学生来说,承担风险的能力比较有限。
虽然我很喜欢实验性的空间。做一个空房子看起来特别吸引人,说我们有一个空间、在这72小时里面可以发生任何的事情。这是一个很吸引人的概念,如果别人在做,我也会很愿意去参与。但是如果用自己的客厅来做,就会因为承担的风险问题望而却步。
@蔡蔡
我感觉这个问题就是量力而行就好了。你可以制定规则,比如把时间限制在两天、筛选一些标准。我之前住706的时候,大家会花很多时间在讨论coliving consent上面。一起生活会有很多矛盾,很多具体的问题,打扫卫生等等,如果就是能把它全部规则化的话就还好。
@一川
明白。因为一提到空房子,就会想到艺术家朋友们会想在里面做点行为、剧场,做点装置……这种事情就对这个空间的要求和改变可能就会更大。所以听起来会更危险。
@斩风
我也想到,因为它是生发性的,也不能像专业做艺术驻地什么的,有更严格的章法,比如proposal、风险控制。我们这种更民间的活动,很多时候是直接喊大家来、大家就来了,不需要太多前期讨论,很看及时的沟通。我觉得这确实挺考验社交能力,如果遇到沟通能力强、时间精力充裕的朋友,可以合作尝试。
全球性的、更多元的流动尝试
@Woody
对于我而言,我会想要把范围放得更大一点,在世界范围内,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城市,让这些内容、客厅主、内容创作者、沙发都可以流动起来。
我觉得,流动不仅可以体现在城市里面互相流动,我会希望它可以是世界性的流动。比如说你的客厅活动流动到别人那里,另外一个国家的客厅去做你的活动;或者说是另外一个国家的客厅活动发起人流动到你的客厅来,成为你的空间的活动发起人;甚至是你们互相去交换技能。国内做得比较好的就是沙发客的互相流通,也是很好的可能性。
Virtual living room
@蔡蔡
我想做一个 virtual living room,线上的虚拟的空间。因为我是20年出国的,最开始两年都在用clubhouse等比较虚拟的交流方式,交到了很多的比较深的朋友。所以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一起来讨论一下,因为我个人时间精力比较有限,暂时停留在想法。
网络是一方面,因为网络是无形的;virtual是也有virtual entity的。所以我的想法是:它需要有一个virtual space,像模拟的空间一样,得有身体体验。对我来说,客厅空间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的身体体验非常重要。线下如果对有些人来说压力比较大,或者在能触及到的范围比较窄的情况下,有替代性的线上的virtual Living room,同时也有virtual body experience的,是比较重要的。
有一些可用的工具能探索。而且因为可能在国内用不了,所以它只能适用于海外华人。如果有人感兴趣,可以一起尝试一下。像游戏一样。之前有metaverse、VR,但是VR设备是个门槛,其实有更低成本一点的运营方式,是有很成熟的工具的,也需要像实体空间一样需要人运营。因为最后还是回到人和人的关系上。
海外coliving模式探索、跨地域706联合
@Ray
大家都在海外做这样的公共客厅、流动客厅、组织活动,在自己家或者是联系第三方场地做活动,都很不容易。所以我们也希望探索出模式。我在刚刚开始接触706的时候,也是因为当时论文里面写到coliving共居的概念,对此很感兴趣、想要尝试。国内在尝试的各种各样的生活实验室我当时也很感兴趣。理论上来说海外是很有「市场」的,因为大家都很忙、很需要找房子。但流动性或者不稳定性会考验我们的运营能力、时间精力的考验。
目前来说,协会慢慢进入正轨。我个人也在边学边思考怎么把706这个概念和相关事项推进下去。算是华人社群吧,希望能覆盖到更多的华人社区。我知道柏林、汉堡,德国其他城市也有706,欧洲其他城市也有706。我们更大的野心,就是整个欧洲的706能联合起来做各种各样的事情。
706流动客厅支持小组?
@Woody
有小组固然好,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也很难。因为我的活动没有固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国家,没有固定的内容。所以如果要有人来支持的话,空间上都还蛮难的。另外我会不忍心小伙伴只帮我做paperwork,不来参与活动。因为我会很希望大家可以亲身参与到活动中,见面感受到连接,感受每个城市的小伙伴不同的风格性格。
空间我目前没有找到任何的捷径。想到空间,还蛮需要有一个比较proactive的主理人或者活动发起人,可以去激励大家多参与活动。许多原本不想要参与或发起活动的人,来参与了之后都会变得很积极。就像东京,第一场参与的人并不多,第二场就更多了,第三场已经不是我发起了,而大家也都在积极参与。这说明它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容易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因为大家做这样的事情,和平台有了信心和信任。
另外,我觉得海外有很多空间是值得用的。比如我现在荷兰的话,昨天来参与的一个女生做摄影工作室,她们的工作室就想要做一些活动,但是还没有太想好怎么做,未来也愿意长期跟706合作发起一些活动,在工作室没有业务的时候。这边还有一家奶茶店,奶茶店本身消费人群里亚洲人也比较多,空间很大,里面的一个空的空间其实工作日、或者晚上、或者周末的上午都挺空的,也可以长期拿来使用。柏林有一个女生聊到未来想要开艺术家公共办公空间,那个公共办公空间会有比较大的区域专门来做活动,后面会有些艺术家工作室或者长期办公空间可以征用。未如果有机会的话,这样固定的公共空间可以给别人做活动,要随时发起活动就会更轻松。因为发起活动是一半是空间问题,一半是发起人。有内容、有空间,做起来就会有各式各样的内容发生,就很方便。
更多期待讨论的问题
@Alma
如何把控公共空间与个人空间的边界感?尤其是当个人的计划和想法被公共空间打乱时,是应该顺其自然,还是留给自己空间去坚持自己的计划和想法?(这里倒不一定是要找个答案,只是想看看有没有人有类似的感受和思考)
大家对于每次自己办的活动的期待是什么?什么机缘下会决定要办某一种活动呢?会不会有办过一次的活动,就不想办第2次的情况?
流动客厅下会见到形形色色的人,不一定每个人都是自己喜欢和欣赏的,大家一般怎么处理这种情况?
留学生版流动客厅手册?
@斩风
我正在编辑「流动客厅101|留学生版」。留学生版是因为:
不同处境的人群,行动的出发点和路径不同。因此,细分群体能让指南内容更有针对性。
留学生是跨文化流动的人群中很重要的一个群体,在不同文化中创造公共空间比在自己的原文化中更有需求,也更多挑战。因此,留学生是很需要指南的一个群体。
留学常常是当下时代人们跨国流动的一个开端。因此,针对留学处境的指南能给曾经、现在、将来在海外生活的人以启发。
感兴趣的共创的伙伴,欢迎欢迎欢迎联系!(微信ID: ouokayla)
你如何参与
706城市客厅
你可以发起或参与筹备城市客厅
我们热切欢迎你加入到我们已经存在的城市客厅项目(如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重庆,武汉,长沙等地),同时也可以在新的地点来展开客厅项目的经营(如成都,昆明,青岛,南昌,苏州,伦敦,纽约,东京,清迈等地),如果你想参与筹备,欢迎报名
报名方式
直接点击阅读原文, 或扫码报名就行
你如何支持
706城市客厅
706城市客厅是个非盈利项目,每年706需要投入资金到各个城市的客厅项目,也包括需要投入一些资金到城市客厅背后的支持小组,如果你认可706城市客厅的理念,也欢迎赞助我们
沟通微信:
如果你涉及到捐助或涉及到相关事宜的沟通,也可以直接联系706小伙伴沟通
706城市客厅
706城市客厅是706对外开放的公共空间。在北京706青年空间关停后,706各地社区成员在上海、深圳、杭州、成都、西安、天津等十多个不同的城市尝试运营过城市客厅。
这些客厅以书屋、咖啡馆等不同的形式呈现,但都是非营利的公共性空间,其运营费用来源于社区成员或友好社区捐赠。城市客厅是706社区成员对外提供的一种公共物品,也是社区公共性的核心体现之一。
单次活动策划:斩风
单次活动编辑:斩风
单次活动审稿:小乌鸦
客厅主题月策划:思岑
客厅主题月筹备:纪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