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孩子来图书馆借书,可能是因为工作日的缘故,图书馆的家长和孩子并不多,安安静静,冷冷清清的。我和两个孩子把之前借的书各自还掉

文摘   2024-07-24 12:20   天津  

大家好,我是小碗儿,喜欢读书就加个关注吧。

今天是日更的第26/100天。

今天带孩子们来图书馆借书。

可能是因为工作日的缘故,图书馆的家长和孩子并不多,安安静静,冷冷清清的。

我和两个孩子把之前借的书各自还了。我去二楼还我的书,他俩在一楼自助区还书。还完书,就欢快地奔向借书区。

翻翻找找,老大轻车熟路的找了几本爱看的书。中途出了一个小插曲,她想借的书显示“不在本区域内”,于是就还了。等到换了几本书想再借的时候,发现借不上,书已借满。我鼓励她自己去找旁边的小姐姐解决。

圆满解决。

老二想借的书就很多,虽然他不太识字,但是每次都拒绝大人和姐姐帮他借,一定要自己借。于是便由着他。比如他挑的其中一本书是《小泥巴咕咚咕咚》,全书都没有几个字,就是泥巴从小变大,咕咚咕咚,沙沙沙沙,他看得很高兴。比如《草船借箭》,是一本京剧艺术绘本,故事还是那个故事,画面很精美。

借完书,坐公交车晃荡回家。天气很热,城市的景色真漂亮,蓝天白云,辽阔空净,让人觉得心是自在的,是凉爽安静的。

到家发现回来的公交车没有扣费。

不知道是全国都有,还是天津特有的政策,如果你坐完一趟公交车,再坐一趟,第二趟就不收费。可能是觉得连着坐公交车的人太苦了,政府都不舍得找我收费了。瞬间觉得这个城市真的是一个宜居城市,不愧为“全国松弛感最高”的城市。

到家后,两个孩子迫不及待地开始看书。

老大一会儿翻一本,一会儿嘻嘻傻笑,一会儿严肃安静,沉浸在书里的“小呆子”样很像我小时候。

老二不太识字,所以我会给他通读一遍,然后让他自己对着书想一想,他看一看,笑一笑,问一问。

自从我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之后,我就更愿意带他俩去图书馆了。这本书用自己带自家孩子和当小学班主任的十几年经验,讲述了很多道理,其中一个道理是,带孩子去读书,读闲书,多读书,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会慢慢形成,他们在字里行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会越来越深,对人际交往会有自己的看法,对很多事情会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并逐渐培养起自己的逻辑思维系统。

经过几年的观察,这个班主任发现,爱读书的孩子,更容易静下来,遇事不拧不慌,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当然,最直观的感受是,孩子写作文不发愁,初中、高中学习成绩不愁。

基于此,我给很多宝妈推荐这本书,我也努力去践行书中的观点,希望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这个起跑线,不是重金砸学区房,也不是找后门给老师送礼,而是让孩子自己沉浸到书里,看各种各样的书,就像我们吃五谷杂粮,不挑食,不厌食,让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起来。那些由于家长的知识范围不够、认知不到位、情绪不稳定等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孩子在书中把“精神营养”都补齐了。

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去借书而不是买书?

首先,当然是因为老师穷,工资少,买不起一套一套的书;

其次,很多书只有借了才会读,比如我自己以前买的书,基本都是放在书架上吃灰,本着“书非借不能读的原则,借来的,更容易读完,小时候我们找同桌借来的书,不都是熬夜读完第二天赶紧还人家嘛;

此外,很多书其实也没有必要买,你想想你读过的书,能翻来覆去反复看的书有几本,大多是一次看完,懂了的就刻脑子里了,不懂的也绝不会再去翻第二遍,就算是经典小说,也很少有人看第二遍。大千世界那么多好玩的书,为什么非死磕一本书呢。

所以,每个月带孩子去借书还书,成了我的一大乐趣。反正公交也才2块钱,不是吗。

Read读书吧
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毕业于名牌大学,致力于带动1万人爱上读书,在读书中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