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的海蟹中,最奇特和最有传奇色彩的要算是关公蟹。关公蟹是一种生活在浅海泥砂质海底,营底栖生活的小型蟹类,是十足目、短尾下目、关公蟹科节肢动物的总称,包含17个属,其中8个属已经被确认灭绝。因其头胸甲长大于宽,背面有沟痕和隆起,犹如中国古典戏剧中的关公脸谱,故而得名。
关公蟹科是世界海洋广布的一个类群,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朝鲜半岛、日本、越南海域,栖息于潮间带至潮下带水深100米的泥沙海底。该科在中国近海约有19种。其中的关公蟹属有四齿关公蟹、中华关公蟹、细足关公蟹3种。
关公蟹的甲壳宽只有3厘米左右,背、腹之间的距离很小,几乎没有什么厚度,所以蟹体显得特别薄。头胸甲的前半部较后半部窄,具短毛;各区隆起部分光滑,肝区凹陷;前鳃区的周围有深沟,鳃区中部甚隆;侧胃区稍隆,中胃区的两侧有深的凹点,后胃区小而明显;心区凸起如球状,前缘具“V”形缺凹;头胸甲后缘隆起;额窄,颗粒稀少,前缘具凹陷,表面中间具浅沟;从背面看不见内口沟的隆脊;雌螯和未充分发育的雄性较小而对称,雄螯较大而常不对称,长节呈三棱形,弯曲;腕节隆起,内缘具短毛;掌节光滑,背、腹缘具短毛;步足各节扁平,前2对步足很长,长节后缘各具明显颗粒,毛稀少;后2对步足细弱,短小,似钳状,位于背部,具钩状指。
关公蟹个子很小,作为御敌武器的螯足更小,为了保全性命,通常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与其他动物一起过共生生活,而共生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让共生对象成为自己的护身武器。
在日本平家蟹和端正仿关公蟹栖息的区域,经常可以看到它们用最后两对步足背着贝壳在海滩上行走、觅食,在遇到敌人攻击时,它们无力抗争,也无心应战,只是藏入贝壳中,用别人的躯壳把自己掩蔽起来,以避过敌人的追赶,或者弃壳潜逃,让贝壳成为掩护自己的替罪羊。
而伪装仿关公蟹则肩负一种海葵在背甲上,犹如古代士兵携带的盾牌,在受惊或遇到敌人袭击时,伪装仿关公蟹便以海葵作为防御武器,由它去应付敌人,自己在一旁坐观其胜,或是借机逃脱。
其他诸如颗粒拟关公蟹、熟练新关公蟹,也各有自己避敌的妙招,比如熟练新关公蟹是背负红树的落叶。这种特殊的选择使它在一众肩扛贝壳、石头、海胆、海葵甚至死鱼的“亲戚”中显得尤为特别,因此得名“负叶蟹”。但是它们的聪明都不是用在依靠自己的力量面对进攻上,而是如何想方设法地提高逃跑的技巧,嫁祸于人,委曲求全。所以,我们无法看到关公蟹与敌人搏斗的场面。
但是,即便是整天修炼逃脱之技,关公蟹也难免有被逮住的时候。然而此时它们仍然不会扬起螯足战斗,仍以保全性命为第一要旨。关公蟹会自行将被敌人捉住的附肢或胸足弃掉,留给敌人做美餐,从而换得活命的权利,生物学上称这种生理机制为自割。由于关公蟹的足的基节与座节之间具有特殊的割裂点,因而附肢或胸足从此点脱落后不致流血。它们的再生能力很强,失去的附肢或胸足不久便会慢慢生长起来。正因为总也不参与战斗,关公蟹的螯足才会退化。
因为关公蟹背甲上面的沟纹像中国古代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公的脸谱——卧蚕眉、丹凤眼,“面如重枣,唇若涂脂”,相貌威武,若是将它们的头胸甲剥出,作为面具,下面再挂上一排胡须,无需注上文字,看到的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认定它是红脸关公,因而一般在中国分布的种属被称为关公蟹属。旧日捕到这种蟹的渔民,往往对其顶礼膜拜,认为是关云长再世。
而关公蟹在日本分布的种属则为平家蟹属,这源于日本有名的一门武士家族——平氏家族。1185年平氏家族被源氏打败,平家武士们葬身大海。日本人认为这种蟹就是平家武士们亡灵的化身,因为它背甲上面的沟纹象一个怒气冲天的人的脸谱:两眼竖起,口成八字状,看上去是带着许多仇恨的样子,所以日本人称它为平家蟹。
关公蟹可食用,味辛,性温,有破血通经,消积的功效。或可作为家禽饲料,幼体是鱼类的天然饵料。
参考文献
王茂剑,宋秀凯. 渤海山东海域海洋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图集 第3册 常见底栖生物[M]. 北京: 海洋出版社,2017.08:254.
| |||
| |||
| |||
|
建设“海上泉州”
关注“泉州海洋”
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