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用AI(DeepSeek),记录了第一个人类非遗版春节年夜饭|有阿姨

文摘   2025-01-31 20:42   山东  
关注有阿姨,常来我的客厅一起聊聊



1~我写的春节
1

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2024年12月春节申遗成功,整个过程历经两年多,所以今年是第一个人类非遗版春节。


之前我曾经编写过多篇有关春节的文章:


1、我问53岁的老舅,你们小时候咋过年?|有阿姨的客厅

2、带老妈去台湾过年|有阿姨的客厅

3、过年,一起去泊里看打锣鼓踩高跷|有阿姨

4、想起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日子,虽苦犹甜的感觉|有阿姨的客厅

5、青岛人虎年年夜饭吃啥?28个家庭告诉您|有阿姨

6、过年~唐岛湾写福祈福送福,人人有福|有阿姨


记录今年的春节,我想重点关注两个方面:


一个是年夜饭,说春节当然离不开少不了年夜饭;


另一个是手工制作花馍,这早就是各个地方的非遗项目,春节之前做花馍也是我们山东的风俗习惯。

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第一个人类非遗版春节承载“中国式浪漫”走入寻常百姓家,走向全世界!
春节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从中感受到生活的意义。
中国人的年一定与吃有关,年夜饭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饭,意味着团员,意味着和睦,意味着幸福。
不论你身居何处,为了能回家吃年夜饭,都会千方百计往回赶,记得30年前,相声演员冯巩还是春晚的台柱子,他的节目一连多年都是排在前边,因为演完了就可以立马赶回天津老家,陪着老妈一起吃年夜饭过大年。
3

写到这里的时候,忽然来了“灵感”,想到了近日火爆的DeepSeek。


不但物美价廉,而且是直接开源免费给大家用,全世界都在赞美,我们普通人也能免费感受到AI强大的思维能力,如此有魅力的前沿科技,当然值得我去应用啊!


官方下载,打开,一点都不难,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真是牛啊!

2~大D写的花馍

大D~我给DeepSeek起的名字,好听、顺口、大气!

我输入“赞美手工制作的花馍”,大D仅仅用了15秒,就给出了有关的思考和参考,紧接着来了题目是**手工制作的花馍,是时光与匠心的艺术结晶**的文章,哈哈!这速度,谁能与之争锋?




**手工制作的花馍,是时光与匠心的艺术结晶**


指尖翻飞,面团在巧手中化作千姿百态——或如牡丹盛放,或似龙凤呈祥,每一刀刻痕、每一抹色彩,都藏着民间智慧的灵动与对生活的深情。


**它延续着千年的文化密码**  

**慢工细作的温度,对抗工业时代的冰冷**  


后边还有不少文字,估计大家也没有时间看,放上一段看看大D风格,其余就删除了。


3~我写的漂亮花馍

读着大D写的花馍,忽然有一种感觉,就是大D写的就如同用机器做出的馒头一样,看着热气腾腾新鲜出炉,但是吃起来的味道和手工做的不一样啊!

 也就明白了,对于描写春节这样具有浓厚人文气息的传统节日,这位大 D出品,不能拿来就用,只能参考。

1

香儿家的花馍



香儿81岁的老母亲,不仅会用智能手机看视频,还会网络购物,老人家心里一定在想,这才是她值得显摆的事儿。而对于做花馍,都做了几十年了,熟门熟路不值得偏龙,也就不让拍,所以,香儿只能“偷拍”。


看着老人家用一把剪刀,轻而易举就剪出来“龙鳞”,不一会儿,栩栩如生的“钱龙”就出来了。


“钱龙”寓意就是财路亨通,年糕就是步步升高,枣馍就是甜甜蜜蜜,这美好的寓意,就是当下说的情绪价值呀!



香儿也是一位面点高手,一定是从小耳濡目染,长大了年年传承,所以做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视频中,有她老公一边录视频一边夸她“好手艺”,能感受到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的良好氛围。

我夸她花馍做得好,老公视频录得棒,老公说下次录个更好的。

2

安逸家的花馍

我公众号文章里,安逸是以葫芦丝吹奏高手出现的,但其实她是位多面手。

前些年退休后,安逸不仅去学了葫芦丝演奏,还去学了面点制作,并且是中西面点,所以我说,她是“持证”的面点师。


持证的面点师不少,但是自己创新的不多。

看着今年的杰作,众人大呼巧媳妇真技靓。


4~米苏家的年夜饭

 年夜饭,是团圆与温暖的象征,是辞旧迎新的盛宴。
它不仅是一桌丰盛的菜肴,更是家人之间情感的凝聚。
每一道菜都承载着对过去一年的感恩,对新一年的期盼。
无论是热气腾腾的饺子,还是寓意吉祥的鱼,每一口都是幸福的味道。
年夜饭,是家的味道,是爱的传递,是中国人心中最温暖的仪式感。
愿每一顿年夜饭,都能带来满满的祝福与希望!








这丰盛的年夜饭,从备料到制作到上桌,花了不少心思,是对家人满满的爱啊!
米苏说,单是小龙虾就跑了三个超市,还有黄芥末也是跑到梦乐城才买到的。大儿子和爷爷一起摆拼盘,一家人其乐融融。
 特别感谢亲爱的美食家米苏,在除夕夜还为我们分享了这丰盛的年夜饭。

5~大D写的年年有鱼
中国人的年夜饭,总少不了鱼,年年有鱼,年年有余,多么美好的寓意。
饭桌上处在C位的大鱼,美味吉祥。

## 年年有鱼:流淌在中国人血脉里的富饶密码


厨房里升腾的蒸汽裹挟着红烧鲫鱼的香气,年画上跃动的锦鲤在粼粼波光中摆尾,除夕夜守岁的孩童数着碗底最后一片鱼鳞——这些鲜活的画面,构成了中国人关于"年年有鱼"的集体记忆。这个流传千年的谐音密码,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口彩范畴,在中华文明的基因链上镌刻着独特的生存智慧。


后边是谈古论今说“年年有鱼”,大D从新石器时代的陶盆上~北宋汴京的除夕夜~在福建沿海,一直说到了当现代设计师将锦鲤图案植入数码界面。


估计大家也没有时间看,放上一段看看大D风格,其余就给删除了。


6~我写的感恩感谢

momo🌻家
灿烂红火的金蛇年

嘉嘉家
去掉芥末酱的虾仁

卿儿家
美轮美奂的金蛇年

远方助理发来的
岁月静好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


阿慧的祝福
非常感谢亲朋好友的分享

汽锅鸡礼赞

我做的汽锅鸡,放进来有点长,就单独成篇了,敬请浏览,谢谢!






和有阿姨交朋友

有阿姨,60后,退休工科女

学着做一枚文艺老青年

喜欢关注

不妨也推荐给你的爸爸妈妈

欢迎加我的个人微信,成为朋友

很高兴认识你:)


欢迎转发朋友圈,点点“在看”,
下次和好朋友一起来客厅

有阿姨的客厅
有阿姨,60后,职场35年工科女,退休后学着做一枚文艺老青年,如今是有可能创意工作室女主人。欢迎你,常来我的客厅坐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