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季,“季”的意思就不仅仅是考试的那几天,而是包括眼下的报志愿。
如果说努力是所有考生的底色,那考试结束后的志愿选择,其重要性的确是不可小觑。
特别是“中间部分”,如果选择得好,会皆大欢喜,“选择大于努力”用在此处是再恰当不过了。
至于分数的“两头”,竞争并没有中间分数段激烈,高分清北找上门,低分也不会有更多的想法。
我是从1980年考上大学后,作为过来人,每年的高考季总是感觉与自己有点关系,会看看作文题目,特别是会看看专业的设置和变化。
有几次,看到我的专业还上了热搜榜,或者是在好就业的专业中名列前茅,也会有一些感慨,仿佛是真的和自己有关。
这两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AI越来越强,加上基本建设放缓,传统的电力专业也随之没有那么“吃香”了。
每年的这个时候,和朋友们一起聊聊专业聊聊志愿,感觉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说明我们依然“在线”~还没有被社会所抛弃。
今年的考后聊天,堪称高大上,感觉特别值得记录。
因为我女儿大学本科的专业是社会学,在她选专业的前前后后,我是看了好多相关材料,其中重点关注了费孝通先生。
费孝通先生作为中国社会学的奠基人,为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张照片我当然看过,这是费孝通先生在农村调研的名片。
或许很多人和我一样,只知道或者是只关注费先生了,忽略了照片的作者。
还好,我有好朋友笑颜,作为摄影师,她关注到了给费孝通先生拍照的张祖道先生。
上边那张1957年的照片,正是张先生随着费先生,17次造访江村留下的无数张珍贵照片的其中之一。
张祖道,摄影家,1922年生于湖南浏阳,1945年入西南联 大社会学系就读,师从潘光旦、费孝通,后毕业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这位张老先生,应该是中国“纪实摄影”的鼻祖吧!
看了老先生的专业竟然也是社会学,这增加了我对女儿本科专业的认同感。
社会学,看似文科专业,其实不然。
早在2008年,我女儿高考的的时候,社会学已经是文理兼收了,所以,女儿高中3年学的是理科,但本科专业是社会学。
现在,按照问题导向,学科之间的融合更加紧密。
从今年的调整来看,这个趋势,在工科门类里体现得最明显。
比如,新增的“交叉工程专业”在清华大学开办,这个专业不光涉及机械工程、电子工程、材料科学这些传统工程领域,也融入了数学、计算机、物理学这些基础学科。目的是探讨不同领域之间的关联性,从而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
再比如,今年新增的“软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华南理工大学开办,软物质,是包括但不限于聚合物、液晶、生命体系物质的一类物质,涉及物理、化学、生物、材料、工程等很多学科。
当然还有文科专业的交叉。这不是今年的最新设计,但也算前沿。
比如:
复旦大学开设了好几门语言+计算机科学的专业。
上海科技大学开设了只招收理科生的历史专业。
上海外国语大学,这两年新增了语言数据科学与应用,把计算机、AI和语言学结合在一起。
这些都为了拓展文科专业的应用场景。
笑颜说:“我喜欢纪实摄影,抓拍那最真实的一瞬间,有绚丽的、动人的、和谐的、美妙的、凄美的,但这一切却是最真实的自然的,我只是把它记录下来。希望有机会自由的到处走走,拍一拍那人那事那景。”
我说:“我也喜欢纪实摄影,还特别喜欢笑颜的作品,虽然已经写了好几篇了,但是我还要继续,给笑颜来个纪实摄影专辑”。
我们俩每次合作都非常愉悦,相信这个“纪实摄影”专辑也值得期待。
以就业为导向选择专业是个大原则。
以前有个说法,是不知道4年以后什么专业好就业,现在看这个说法过时了。
也就是说以专业为导向去报志愿,有点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可能对也可能不对。
先说“核药”。
说“核药”当然就要说到纽瑞特,公司创办的时候,创始团队就已经70岁开外,最近刚拿到了C轮融资。
“核药”~也就是,利用放射性物质来治疗疾病。
“核药”这个概念本身并不新,比如,放射性碘化钠,是最早的核药之一,直到今天还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重要药物。
2023年,全球核药的市场规模超过了119亿美元。中国的核药市场规模,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127亿人民币。
但是,核药的市场潜力虽然大,人才储备很稀缺。这是个交叉学科,既要有核工程背景,又要了解生命科学。现在世界上的很多核药企业,最初都是专业的核科学团队演变而来的。
比如,世界上最著名的核药企业之一,法国的先进加速器应用公司,Advanced Accelerator Applications,简称AAAP。最早就是从欧洲核子研究组织中分拆出来的。后来AAAP被诺华制药以39亿美元的高价收购。再比如,咱们国内的同辐股份,业务包括核药与核医学诊断,它背后的控股母公司,是中国核工业集团。
“核药”纽瑞特公司2016年就已经成立,为什么直到最近才拿到C轮融资呢?这主要是因为过去的市场条件不成熟。早年间,国内的核药配套技术和基础设施都不算很全面。
直到最近几年,国家开始发力。尤其是2021年,国家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医用同位素发展长期规划。随着配套政策和设施完善,这个行业也变得越来越受重视。
国家刚刚完成整体布局,未来一定会需要这方面人才的。
再说国家的“嫦娥工程”。
2019年的嫦娥四号,是人类第一次把探测器放到月球的背面。而在这里采样,是直到今年的嫦娥六号才实现的。
当然,这远不是终点,接下来,我们预计会在2026年发射嫦娥七号,对月球南极开展环境与资源勘查,继续推进探月工程。
探索月球,是科技领域的重要议题。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苏太空竞赛的一个主要议题就是登月。七十年代之后,登月的热潮慢慢冷却了下来。而到了这个世纪,又出现了新的登月浪潮。
我们中国的嫦娥工程,它的全称是“中国绕月探测工程”,2004年正式开启。
嫦娥工程分为三期,即绕、落、回三步走。绕,是实现绕月探测;落,是实现月球软着陆;回,是完成月球自动取样并返回。
从2007年发射嫦娥一号,到2020年嫦娥五号实现月球取样返回,我们已经完成了这三期任务。
紧接着,去年5月,国家又启动了载人登月工程,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
后续,在2040年左右,我们计划在月球建立一个科研站,并逐步实现驻留月球。
国家已经明确布局到了2040年,这其中蕴藏着多大的就业机会呀!
(本文参考资料来自《得到》,在此致谢原作者)
上不了清北,就去北航!
去不了北航,选择康复大学和民政职业大学也不错呀!
不管去哪里,都要努力
学到真本事,才能走遍天下都不怕啊!
祝家有考生的亲们如愿以偿
有阿姨,60后,新鲜退休工科女
现在学着做一枚文艺老青年
喜欢关注
不妨也推荐给你的爸爸妈妈
欢迎加我的个人微信,成为朋友
很高兴认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