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大概需要 1.24 分钟
前段时间,看到有人花钱在地铁投简历。乍一听,觉得这招儿多少有点奇特,当然,也不排除这么做是想出名,但结合眼下这就业环境,你会发现好像一切又有点合理。
据统计,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就有 1179 万,比去年还多了一百来万人,这么多人一起加入就业大军,像极了参加高考时那句耳熟能详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有人戏称,现在这是千军万马抢着当牛马,够扎心吧?但更扎心的是啥,是社会不会一下子冒出一千多万个岗位来「招待」他们。
记得前几天,有张和某手招聘相关的图在网络上火了,招 1400 人,却收到了 16 万份简历,这个投递录用比确实挺吓人,但说真的,这个竞争比例在大厂近几年招聘里也算常态了,而熟悉大厂套路的人应该知道,大厂都讲究「未雨绸缪」。换言之,今年要招的人去年就定好了,而招的这一千来人,乍一看挺多,实际少得可怜。毕竟,这些个名额不是一天就招完的,也不是一个部门招这么多,而是全年各部门平摊下来,每个月也就招聘百来号人,分配到各个部门,可能也就是两三人的事儿。
所以,你仔细一看就会发现,这个招聘规模真心不大。为什么呢?懂得都懂。之前有段时间不还大力鼓励「灵活就业」么?说白了就是就业形势太卷了。哪怕不是大厂规模的,几个岗位也能收到成千上万份简历。甚至一些工资不高的文职岗位也成了抢手货,几十个人争一个岗位,从笔试到面试,等了一天最后等来一句「今天结束了,明天再来」或者「招聘结束」。不信可以问问身边求职的人,就知道有多麻了。
现在的求职市场卷得像开了挂似的,找个工作都能把人逼成「求职大师」,一手投简历,一手刷职位,敢情每天都在上演「面试大冒险」。也正因如此,很多人现在的求职心态发生了变化,以前,阳光照在他疲惫的脸上,是一天打工人搬砖的开始;现在,阳光照在他疲惫的脸上,是拉开一天刷招聘网站的序幕。
不过有一说一,现在求职还面临一个尴尬的两难:高预期的工作找不到,低预期的工作不愿意做。就像开头提到的在地铁投放简历,那不完全是找不到工作,而是看不上。出现这种情况其实挺正常的,毕竟找工作和找对象差不多,你看上的,没看上你;看上你的,你又看不上。于是,你会发现,许多人拼了命地投大厂的简历,而不少中小企业却门可罗雀,真就应了那句老话,「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当然,选择大厂没啥错,毕竟大厂更有保证,理论上也能学到更多,但说句直白的,就目前这环境,哪怕你进了大厂,如果实力不够硬,可能没多久也得被优化,一来互联网本身更新换代的速度就快,二来现在很多大厂也都在压缩成本。
基于此,对于绝大多普通应届生而言,偶尔要转变下求职观念。如果你只盯着那些光鲜的大厂岗位,最终可能会像一只等着下蛋的金鹅,却忘了先填饱肚子。而选择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中小企业,反而更有可能给你带来实实在在的发展机会。就像种植树木,大厂可能是肥沃的土地,但竞争激烈,水源有限;中小企业虽然可能没那么多养分,但胜在林地广袤,你若有真材实料,也有机会扎根成长大放异彩。
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与其盲目追求大厂的光环,不如放眼一些中小企业,实际上很多中小企业才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
也甭管看不看得上,绝大多数人的工作说白了就是用来赚钱饱腹的,不是用来拼脸皮的,更别提这年头,能先找到工作才是硬道理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