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科学家进校园暨慈溪育才中学第九届校园科技节开幕式,10月7日上午在慈溪育才中学体艺馆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著名科学家张德良、卫翀华,国内AI人工智能专家王紫岳等出席开幕式,并为育才师生开设了三场精彩的科普讲座,拉开了本届校园科技节的序幕。
10月7日上午,细雨蒙蒙、金风送爽,慈溪育才中学校园花团锦簇、彩旗飘扬,体艺馆内灯光璀璨,气氛热烈。在育才铜管乐队的迎宾曲中,出席本次活动的科学家及来宾步入会场,育才学子手持鲜花夹道欢迎,会场内响起热烈的掌声。少先队员代表为科学家及来宾佩戴红领巾并献上鲜花。
由育才合唱团和学生代表带来的暖场节目《育才之歌》和《育才校园十八景》拉开了开幕式的序幕,优美的歌声、精彩的舞蹈、接地气的“三句半”,为大家送上了最美的祝福。开幕式由慈溪育才中学常务副校长高鹏主持。
慈溪育才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沈建锋致欢迎词。他首先代表慈溪育才中学两千多名师生,向各位科学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各位科学家不忘初心科技报国、关爱青少年成长的优良风范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他指出,本次校园科技节,在沈宏邦董事长的盛情邀请之下,在中国科学院民盟委员会秘书处的大力支持下,各位科学家,传承老一辈伟大科学家的家国情怀,风尘仆仆赶赴育才中学,薪火相传、共襄盛举。各位科学家今天莅临育才,开展科普讲座,必将培育育才师生的科学情怀,激发大家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热情,树立献身科学的远大志向。
希望同学们珍惜宝贵机会,学习科学家们爱国、拼搏、奉献的宝贵品质,追随科学家们的步伐,崇尚科学、崇尚真理,不负韶华、学好本领,把个人追求融入新时代的伟大征程,早日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卓越人才。
中国科学院民盟委员会秘书长钱越英致辞。她首先代表中国民主同盟中国科学院委员会,向沈宏邦董事长和育才全体师生表示诚挚的问候和感谢!
她指出,从2019年第一次受邀至今,民盟中国科学院委员会的盟员们被沈宏邦董事长的高贵品德所感动,被老师和同学们的热情所感染。望着同学和老师们那殷殷期待的眼神,望着沈董事长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今天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再次来到育才中学,共赴一场科技盛宴。
她强调,今天三位科学家将告诉大家,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是如何治学、如何带学生的;人工智能是如何影响我们生活的;水听器是如何记录北极的水下信息的;相信科学家渊博的知识和真挚的情感一定会感染到大家、感染到家庭和社会,以微光点亮微光,用生命唤醒生命。共同为中华民族的科技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慈溪育才中学常务副校长高鹏宣布第九届校园科技节开幕。与会嘉宾共同上台,点亮启动球,舞台上绽放出绚烂的烟花,预示着本届校园科技节必将精彩纷呈,大放异彩。
在开幕式后的活动中,张德良教授在体艺馆为初三学生带来了《钱学森引领成才之路:给钱学森当学生的日子!》科普专题报告会,同时王紫岳博士在报告厅为初二学生作《让AI走进中学生活:一场奇妙之旅》科普专题报告会,卫翀华研究员在体艺馆为初一学生作《小小水听器的北极之旅》科普专题报告会。各场报告会都包含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提问,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此次科技节开幕式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到了顶尖科学家,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也为学校的科技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接下来的科技节系列活动中,同学们将进一步激发对科学的热爱,勇担新时代的科技重任。
人物简介
张德良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师从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教授。北京大学工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学院和南京理工大学动力学院兼职教授,中国地震局地震地下流体重点实验室特聘客座研究员。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和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计算爆炸力学专业组副组长。曾先后多次应邀赴加拿大、日本和德国,以及我国台湾工作、讲学和讲课。长期以来主要从事爆炸与安全、高温气体动力学等方面研究工作,长期参与航空航天和军工领域重大项目。多次获得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级奖励。在国内外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 200 余篇。
卫翀华
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水声信号处理、水声工程与北极水声学。先后参与了某“十五”型号预研项目、国家重大基础专项、中科院重点项目、装备预先研究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探索研究项目;所参与的项目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 2 项;作为专题负责人承担了两项“973”项目子专题研究,参与国家某重大型号项目立项论证与研制,并担任某设施副总设计师。2016 年以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北极水声学,作为国内水声学科研人员实地开展北极水下声学考察的第一人,参加了第 7次北极科学考察,首次开展了冰下声学观测实验。在第 12 次北极科学考察中,作为北极加克洋中脊国际联合探测(JASMInE 计划)中的一员,在完成北极水声学研究的同时,将声学服务于地球物理科学观测,为理解加克洋中脊的扩张提供了参考。
王紫岳
毕业于东南大学机械系;后转学,获罗切斯特大学获数学、物理双学位。博士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应用物理系。博士后任职于斯坦福大学神经生物学系。目前在国内做 AI 方面的创业。学术经历方面,2015 年起在罗切斯特大学、斯坦福大学作为研究员从事跨学科研究。涉猎粒子物理学、量子光学、神经科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个学科领域。在 PRL、PRD、Cell 等知名期刊发表 6 篇论文;在OSA 光学学会、SfN 神经科学学会等顶级会议发表 5 篇论文及海报。粒子物理方面的最大贡献,是曾通过统计学方法,利用实验数据,证实了 Neutrino-Nucleus Scattering 中 K 介子生成反应理论的正确性。博士毕业论文则使用深度学习算法,用老鼠的视频预测其脑内的神经信号,为解决大脑与身体运动的关联,做出开创性的工作。创业经历方面,于 2018 年起领导了多个创业项目。2019 年起在长三角地区创立上海/苏州名序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把 AI 视觉技术广泛应用在业界,长期服务于知名企业。目前公司在 AI 诊断疾病、企业数据管理等项目中,实现了以 AI 技术解放人力的落地成果。2023 年起致力于推广光学设备和 AI 的结合,新开辟的应用场景包括光伏电池等行业的智能检测。
图片 | 郑世坤、房 振、吴璧辰、黄飞军
文案 | 徐滢葭 排版 | 陈晓虹
一审 | 柯晓阳
二审 | 高 鹏
三审 | 沈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