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弘扬青春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培养一批有理想、有使命担当、有人民情怀的青年团员,同时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育才学子在暑假期间积极响应,在老师及家长们的组织、帮助和带领下,以“弘德自强,追求卓越”校训理念为主线,展现“健康、正直、智慧”的学子风采,懂得感恩、学会奉献、担当责任,积极开展中学生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活动。
本公众号将以班级为单位陆续发布相关活动信息。快和小编一起,走进育才学子的暑假生活——新时代文明实践之903班。看看同学们的实践情况吧!
新时代 新文明 新担当 新作为
海退涂涨,围田垦荒,坎墩已有近500年历史。
今日,同学们再次踏上了这块水塘遍布的土地,在趣味性实践中品尝自然之味。
黑白照片,自动化播放设施首先将我们引入了那段艰辛的围垦历史。
诞生
自明成化七年(1471年)筑成坎墩的第一条海塘——新御潮塘,至清嘉庆元年(1796年)筑成晏海塘,历时325年,坎墩现境全部形成。
坎墩大致可分为三部分,为潮塘、二塘、三塘。
其中三塘是清雍正年间增筑三塘掘泥取土的遗存。
“海涛万顷拍天浮,蜃气横空幻作楼”,同大海搏斗的先人们遍植柳榆,稳固海塘,轻风绿影,三塘便有了榆柳塘的美名。
海天茫茫望无边
围海填湖筑新田
而今,古堤塘旧址旁,三塘江芦苇、水荭蓼花齐岸,紧挨河边纤夫脚印踏出的小路,随江道曲折,一同伸向平芜深处。
坎坷
如今的盛世,却是来之不易。四季的自然灾害使得农业发展格外艰辛:春不雨、夏旱、秋涝、冬大水······
传承
紧接着,我们就来到摆放了多张桌椅的开放式大堂。大堂中洋溢着清新的泥土香和谷物香,显然,有部分来自于桌上的石磨。
据工作人员的介绍,我们了解了石磨的用法,开始了豆浆的制作。
使用时,顺逆时针的旋转也有讲究——先要将充分浸泡和挑选过的黄豆加水倒进石磨上的磨眼,完整的黄豆需先顺时针碾碎,待研磨至顺滑无阻尼感,就可以逆时针转动磨把出浆了。
起初,我们组还抱着游戏的心态,没有听清正确的做法,直接逆时针磨豆,导致豆子们还剩一半身子就由两块石板中间的缝隙里吐露出来了,既好笑又窘。改正做法后,乳白色的豆浆顺着磨盘流下,足足积累了一小铁桶,散发出一股清香,才自心底的感到成就与满足。
稍事休息,各人又都分发了一个小篮子,告知我们寻找自然中的天然“染料”。借此机会,我们有幸看到了这座农场的全貌,一畦畦红花向阳生长,小小菜园种着各式的蔬菜,从茄子土豆到紫苏和林下参,红色不只是红,花瓣从外缘到内都可以有轻微色变化,绿叶不只是绿,色之上还有形变……我们将收集的植物用胶带固定到帆布袋的表面,再用锤子敲打,色与行就原封不动的被“搬”到了我们的画布上。
半天下来,每个人的身上都或多或少留下了大自然的痕迹。下次,我们再相约与自然相拥。
供稿|校团委 图文|903班 排版|陈晓虹
一审 | 柯晓阳
二审 | 高 鹏
三审 | 沈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