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带着工作任务,三天时间,行走宜攀高速盛通公司四个在建项目,这一路峡谷滚烫的风,拂过的那些人那些事,激发出内心深处一股难以压抑的力量,用文字记下他们......
金宁1-7项目麻地坪互通
1
行至金宁
金宁ZCB1-7项目,从西昌出发,约4.5小时车程,项目驻地距离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建制村阿布洛哈直线距离仅5公里,系干旱河谷地带,最高气温可达43度,年均气温38度,几乎每天都是“高温红色预警”;常年风力5级,偶有7级大风,有次到工地,正好阵风刮来,我瞬间站立不稳,才体会到“弱不禁风”还真有这么回事。这里距宁南县城2小时车程,距最近乡镇也有40分钟车程,“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就这条件,我们平均年龄27岁的25名职工,在深山峡谷中干成了全线最大最复杂的牛角湾特大桥及互通立交桥。为修建“互通”,项目耗时两年挪走了160米高、体积约300万立方的麻地湾滑坡体,被央视新闻称为现实版“愚公移山”。我站在项目部,仰望高耸山巅的立交桥,目睹雄伟壮观的滑坡体区域建设,自豪感由生。
现实版“愚公移山”
2
咫尺天涯
从金宁ZCB1-7到XJ26标,原先车程3小时,翻越5座山,沿途山体破碎、垮方多,十分危险。有次时任总包部总工兼项目经理的高光明同志途经此段,车身被碎石砸了个大坑,险象环生,沿途也会看到多辆遗弃路旁的损毁车辆。这次,因一座隧道初通,我们成功避开了一段危险路段,但仍搞了个“接力赛”:途中有座危桥,车不通行,我们只好下车拎着行李箱步行过桥,再坐上桥尾XJ26接我们的车。别小看这不到100米的距离,倘若翻山,5小时车程,可谓是百米之差“咫尺天涯”。26标竹林湾隧道,是全段控制性工程之一,隧道建设过程中岩溶腔、采空区、涌水突泥及塌方、断层带、高地应力诱发的大变形等不良地质发育一个都不少,但我们的团队“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停打怪升级,一点一点驯服它,目前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蜀道旗帜巍然屹立迎风飘扬
不到100米距离,倘若翻山,5小时车程
3
壁立千仞
XJ21标。这个标段最大困难是无场地建预制梁场,需待临近标段隧道打通后,1458片20、30、40米不等的梁板从窝子沟梁场预制后,经7公里长的伊莫洛隧道运过来再架设桥梁,工程浩大。这也是宜攀高速建设最常见最棘手的问题之一,高山峡谷,壁立千仞,很难找到一块平整土地修建人员驻地和加工场地,而矗立悬崖峭壁之上的桥墩怎么施工,旁人只能“脑补”。
高山峡谷架桥施工
4
洞穴豪情
XJ13标,这里最大“痛点”是因地质灾害风险等原因,无合适场地建驻地,出于安全考虑,我们现场职工和部分产业工人,只能把宿舍建在隧道里,成了现代“洞穴人”,这里阴暗潮湿,除湿器罢工,被子常年湿润。这次去,正逢村民阻路,物资偏紧,简单的一荤两素就是他们的午餐。虽此,他们依然精神饱满,全力以赴投入到盛通公司建设的第一座隧间拱桥。当初踏勘,只见两边山体如巨斧劈开,笔直矗立,脚下深涧,施工便道无从下手。项目进场报批后,填筑了45米超10层楼高的碎石,才将深涧改造成勉强能用的施工便道,另一头的隧道开挖、桥墩浇筑,才有了支撑点,即便如此,拱桥桥面距离填筑后现在的深涧地面最大高差仍超过50米。
职工在隧道中的临时驻地
因这两个隧道口,巍峨的大山变成孩子的脸
宜攀高速建设,盛通公司共有5个标段,合同金额近45亿元,投入正式员工、派遣员工共计160人。他们在这里奋斗、历练、成长,在这里践行和彰显蜀道精神、路桥品格。条件虽苦,工作虽累,压力虽大,但每到一处,都能看见他们年轻而充满朝气的脸,感受到他们的赤诚和温暖、善意和体贴。我们偶尔闲聊打趣说,城里人,如果压抑、郁闷,不开心,请到这里来,呆上一段时间,什么不良情绪,都治愈了。他们,温暖了我们。
今后建成通车,游者徜徉在蜿蜒平整的半山“玉带”中,心情无比舒畅,可能想象不出当初建设的辛苦和困难,但我们不会忘记我们。我们曾步履踉跄但无比坚定,我们曾惆怅但始终热烈!我们蜀道人、路桥人,自有我们的精神和风骨。我们也终将踏出一条属于我们的路——道行天下!
文首诗词注释
道心。中国文化十六字心传家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 大禹谟》),道出了中庸的核心内涵“中道圆融、不偏不倚,和而不同”。同时,也揭示了“人心”与“道心”:社会治理的人性根基与永恒主题。“人心”,可理解为人性的弱点,如各种贪欲、偏见、自私、嫉妒、虚荣、狭隘等;“道心”,可理解为人性中积极高尚的力量,如觉悟、智慧、开明、上进、宽容、仁爱等,孟子称其为“良知”。“人心惟危”,人心中消极的东西,可能引导人走向堕落和违法乱纪;“道心惟微”,道心很微妙,很多时候我们的良知会在人性“恶”的面前打败仗,劣币驱逐良币,因此道心修炼上要“惟精惟一”,启迪道心,防范人心,最终“允执厥中”。“徒法不可以自行,徒善不可为政”,文化启迪道心,制度防范人心,德法相依,多管齐下方有善治。
“道”。我们蜀道以及路桥“道行文化”,都离不开“道”,但“道可道,非常道”,说出来的、写出来的“道”已不一定是“道”本身和我们的“道”了,但不能因此陷入禅宗神秘主义,只悟不言。郭继承老师在书中这样阐述的,可供参考。中国文化语境的“道”,大致包括几层意思:其一,“道生万法”,“道”是宇宙演化的原动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二,“道法自然”,“道”是宇宙、社会演化的规律,这个规律不是谁创造的,是自然而然的,面对规律,我们一定要遵循规律,不能“背道而驰”。其三,启迪“道心”,“道”是用心体悟和增益的,这里的“心”指人们认知世界的能力,“放下杂念、制心一处”,超越并放下“小我”,人心和大道融为一体,方能成就“道心”。其四,成就“道义”。从字形来看,“道”由“首”和“辶”组成,“首”代表智慧,“辶”代表行动,“道”代表知行合一。王阳明:“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知行合一,事上磨炼,止于至善”。这就是“义”(道义),表现为一个觉悟者应该怎么做,最终创造人类一切美好的东西,承担起人类社会永恒的责任。
(部分引自中国政法大学思政研究所副教授郭继承《中华经典十三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