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机构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文图学会
协办机构
台湾湾中兴大学、台湾文学与跨国文化研究所、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韩国外国语大学世界文化创意研究所
合作参与
韩国外国语大学台湾研究中心、社团法人亚洲文化创意研究中心、台湾中兴大学文学院、台湾中兴大学台湾人文创新学士学位学程、台湾中兴大学“高等教育深耕计划”文学院子计划“东亚国际青年学者学术联盟计划”
研讨会日期
2024年 8月8日
研讨会地点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华裔馆
研讨会主题
本次活动的参与者是来自新加坡、韩国、台湾、中国大陆、香港、英国、捷克的教授以及青年学者,旨在搭建国际青年学者研究成果的展示平台,深化学术交流与跨领域合作,推动创新思维的激发与学术前沿的深度探索。
活动伊始,来自韩国外国语大学文化与科技融合学院院长林大根教授以及来自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黄淑娴副教授针对本次研讨会的课题,进行了主题演讲。林大根教授的主题演讲题目为《OTT平台时代“电影”概念的变迁》,林教授探讨了自2020年疫情爆发之后,OTT平台的广泛普及,模糊了电影与电视剧之间的界限。借此,他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电影”。认为目前电影正在与爱迪生的模式竞争。并提出,在21世界数字文化内容时代,即OTT平台时代,电影的概念面临着必然的变革。
黄淑娴教授的主题演讲题目是《聚散有时——香港电影与香港文学 (1914-2024)》,从1914年香港电影的文学改编谈起,讨论香港电影与各种文学的改编为基础,以综论的方式讨论香港电影与香港文学在不同时代的改编关系,及其与历史文化的关连,探索两个媒体为何走近、为何分离。并扼要讨论不同年代的一些重要跨界创作人,小说作者参与电影编导的工作。黄淑娴教授更是将1914 年至今的香港电影与文学的关系,划分为三个阶段来讨论:1) 1910-1940 年代; 2) 1950至1970年代; 3) 1980 年代及以后。文章以香港电影两个黄金时代 (战后的五零年代及八零年代),说明不一定电影工业蓬勃,改编就增多,这关连到媒体和文化的转变;前者的香港电影与文学结伴同行,后者却分道扬镳。
由于“第十四届国际青年学者人文与文化学术会议——人类人工智能:文学文图学与文化创生”研讨会得到年轻学者的积极响应,故此分为上午、下午场、A、B两个会场、线上、线下同时举行。
线上场
一,上午场
1.上午场次一,A组
主题《电影与人工智能》
主持人:韩国外国语大学文化与科技融合学院院长林大根教授
学富五车的林教授与来自韩国外国语大学博士生们开展了内容丰富且具有深度的学术分享。韩国外国语大学博士生王嘉玮分享了《中韩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AI)角色的身体再现与文化“惯习”的比较研究以中国电影〈机器人8号〉韩国电影〈贞伊〉为例》,王嘉玮选取了中国电影《机器人8号》(2023)和韩国电影《贞伊》(2023),比较分析这两部影片中AI角色的身体外观、性别、语言表现、行为及身体他者化,旨在深入理解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呈现的差异与共通之处。并运用斯图尔特·霍尔关于文化属性的概念,探讨这些角色身体再现背后的文化意识。通过这些比较分析和理论应用,更深入地了解中韩两国在科幻电影中对于人工智能角色身体再现的文化意识和创作理念,以及文化惯习,为理解当代中韩科幻电影中的文化表达以及为未来人工智能(AI)的文化探讨和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深入的洞见。韩国外国语大学博士生郭信耀呈现了《创意协同:故事创作中的人类——人工智能合作》,研究探讨了人工智能(A.I.)在电影故事创作中的应用及其对人类创作的支持作用。人工智能通过分析文本数据、电影剧本和文学作品等,提出新的故事创意,激发人类创作者的创造力。为了实现人类和人工智能的有效合作,技术上的合作和伦理考虑必须同时进行。郭信耀认为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合作在电影创作领域展现了巨大潜力,通过技术与伦理的共同考量,能够实现真正的“创意协同效应”。
最后,同样是来自韩国外国语大学的博士生王雪鸽则是与大家分享了《ChatGPT意识形态的再生产——以2020年电影〈Mulan〉为例》,她以2020年迪士尼改编的电影《Mulan》为文本,分析得出虽电影展现中国元素,但内在精神和价值观深植于美国的意识形态,传播着“美国梦”的精神理念。继而进一步通过对ChatGPT以及文心一言进行人机问答的形式对电影相关内容进行提问,通过对比分析得出ChatGPT延续了电影中美国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意识形态起到了意识形态再生产的作用,美国资本主义以此实现文化霸权。ChatGPT可以看作是在数字技术发展下,美国资本主义实现文化霸权的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2.上午场次一,B组
主题《当代电影与电视剧》
主持人: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黄淑娴教授
学识广博的黄教授与来自中国大陆、韩国、以及台湾大学的三位年轻学者进行了详细精深的学术探讨。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孔令俐在线上与大家分享了《舱中之旅:浅析当代电影中太空舱内的生存、感知与漫游》,通过回顾《2001太空漫游》、《流浪地球》系列、《挑战》等科幻电影作品,探讨太空舱空间内外世界的视觉表达、美学特征与情感叙事,同时探讨其作为生存和互动空间的象征意义,并以勾勒出当代太空电影中的情感流动与科技想象。
韩国外国语大学博士生郑惠先与大家探讨了《科幻电影中的后人类研究——以〈杨之后〉为例》,从批判的后人类主义视角分析了电影《杨之后》。目前在学术界积极讨论的后人类概念,作为一种地图绘制,可以成为理解即将到来的未来世界的一种工具。郑惠先认为,这种理解将有助于反思人类自身的存在,同时打破我们对非人类的界限,开启共存的可能性。
台湾中兴大学硕士生陈亭安则是分享了《中国耽改剧中的爱情符码与关系消费》,将研究对象放在耽改剧,首先将界义何为“耽改剧”,与耽美剧的不同之处。之后,再运用东园子提出之观察爱情符码和关系图消费模式审视近年耽改作品,探讨中国耽改剧如何在一字不提情爱的审核环境下,使得晓得其中暗号和符码的原著粉丝能成功获得原著的乐趣甚至更多,而表面上又能以江湖武侠或其他类型的题材通过一般观众的视线。 陈亭安认为这样的方式展示了耽改剧多面价值的可能,更彰“耽美”其原意,即“耽溺美好”。
3.上午场次二,A组
主题《电影与性别》
主持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的博士生李逸
首先进行分享的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博士生唐佩璇,题目是《华语的失落与华人女性的困境——从文图学视角浅析新加坡华语电影〈热带雨〉》,运用文图学,从中华武术、汉字、榴莲、雨等类型叠合的意象符号中提炼出潜藏的文本信息,分析电影《热带雨》中社会与家庭的双重压抑下女主人公的遭遇,并论述华语的失落与华人女性的困境的互文对应。
台湾中兴大学硕士生蔡汶融与大家讨论了《活男怎麼娶“死Gay”:〈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中的男男冥婚想像》,藉由分析过去涉及台湾冥婚题材的电影,更深入探讨冥婚在汉人社会的功能与意义,尝试摸索出《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2023)男男冥婚想像背后台湾在地的民俗观念,并且为台湾的民俗文化增添更丰富的讨论。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生夏元格与大家探讨了《电影〈断背山〉对酷儿的表达》,存在于主流电影中的对名为“酷儿”的边界的探寻,它所不可避免地披上的主流爱情故事的外衣,是与之对立地掩盖了电影对酷儿的探讨,还是反之成为了酷儿能够步入主流视线的桥梁,以及这样的联结,对酷儿的表达所起到的作用。韩国外国语大学博士生王璇呈现了《21世纪韩中大女主电视剧比较研究》,分析了中韩两国大女主电视剧的异同,并探究其背后的社会现象。
4.上午场次二,B组
主题《现当代文学》
主持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博士林诗丛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生李湘宇与大家探究了《身体书写与江南风格:叶丽隽诗歌论》,梳理阐释叶丽隽的身体书写中的自我主体性,并结合其诗歌中江南山水写作,及诗人在江南的日常生活经验,挖掘其身体书写与江南地域的关联。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生安一多,以创刊于1955年11月10日《蕉风》为研究对象,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蕉风》相信华人也应跻身为国家主人之列,他们对马来亚抱有多元族群和谐共存的理想,这种想法影响了他们对文艺作品的创作、编选态度,使他们将文艺视为了解他族、促进和谐共处的桥梁。早期《蕉风》展示了1955年前后非左翼作家群体对国族想象的思维方式。中华民国肇建初期“五族共和”的口号强调国家内部的族群多元性和各族共和合作,《蕉风》群体的国族想象也受到这一历史遗产的影响,表现出对多元文化与和谐共存的追求。
台湾中兴大学硕士生王薏慈呈现了《科幻身体中的变形与痛觉:探〈溢出〉和〈向陽之詩〉中的自由形塑》,以日本作家乙一的《向阳之诗》和台湾作家叶佳怡《溢出》中的〈角〉、〈义肢〉作为主要分析文本,比较试析两地作品对身体和生命意义、自由概念的理解,如何呈现出各自的世界观及人性观。而能进一步在人机密不可分的当代社会中,进一步思考主体的存有以及其与社会互动的多方可能。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生倪曾鑫宇讨论了《命运共同体的想象与实践:论郑小琼诗歌中的物与情感》,认为郑小琼的诗歌中呈现大量自然物与工业物等物象描写,这与其情感表达密切相联。 这些物象以不同方式构建并抒发诗人女性情感与底层情感,即自然物或通过感官激发、或以其文化内涵参与构建诗人的女性情感,而工业物或通过事件触发、或以其社会隐喻性参与构建诗人的底层情感。 这两种情感的诗意抒写旨在为自然物与女性、工业物与底层劳工等同为边缘化的“他者”发声,致力于构建他者精神共同体。
5.上午场次三,A组
主题《古典文图学》
主持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博士生戴倩倩
香港教育大学文学及文化学系长聘副教授商海锋分享《圆觉思想与明月的遇合:以北宋雪窦送僧诗为中心》。知识渊博的商海锋教授与大家探讨了中古时代,汉传如来藏系经典逐渐形成的重要一环,是《圆觉经》在初唐的出现。意象化,是释典直观呈现微妙理论的有效途径之一。盛中唐,如来藏亦即圆觉思想的多种意象选择,渐趋稳定于月意象。 过程中,圆觉思想不但选择了月,且只选择了圆满、光明遍彻、高挂当空,且壮大庄严的月象。这样的月,孤高而无需陪衬,所有者唯一派静穆、洁净乃至遍照山河的光明。此类月象,诗史上首次密集出现在北宋云门宗高僧雪窦重显(980-1052)的《祖英集》中。除密集使用明月象,《祖英集》的送僧主题情境亦极伙。上述两种现象,诗集中彼此联系,相互依存。为安慰旅人的孤寂之心,为指点行者的悟境所在,明月之夜,成为勉励行脚僧奋勇旅途的最佳时刻。
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宋昭呈现《“中兴”叙事与经典生成:南宋“中兴四将”图、传的抉择与互文》,以章颖《中兴四将传》和题为刘松年所绘的《中兴四将图》为讨论文本,分析文本与图像犁然判分,然作于同一时期又相同命名的文与图,是否在实现革命创制、重治太平的“政治功业”中有关宏旨,是否在“中兴”叙事中,能够宣示和巩固执政合法性、彰显帝王历史地位。 而有关“四将”的抉择与调适,在《四将传》与《四将图》的交织互动中,亦可梳理“四将”文学经典的定型与揭示背后潜藏的政治指归。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生郭一讨论《文图学视角下的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从文图学的角度探讨元代四爱图题材的形成过程、创作内容、呈现载体与市场需要,分析这类题材在后世尤其是对明代贵族的影响力,并结合郢靖王及王妃郭氏的身世案例,确认湖北省博藏青花四爱图梅瓶的性别意义与价值。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生黄晓芊探究了《兰亭玉面——试从文图学视角比较三座清代兰亭玉山子》,借鉴文图学的学术视角和诠释思路,对分别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及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三座以兰亭修禊为主题的玉山子进行细读与比较,留意其与前代兰亭图的关联,探寻兰亭玉山子所具特性及价值,从中观赏其对兰亭图景的不同想象。
6.上午场次三,B组
主题《教育与翻译》
主持人: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孔令俐
学识丰富的孔令俐在线上与大家进行了精彩的讨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生林诗丛分享了《儿童图画书中的“书”、文本与读者》,以儿童图画书为例,区分书籍与文本,回答图书在电子时代的混合性质。书与屏幕的相遇不仅邀请我们重新理解文本的形态,也使我们以一个新的视角看待纸质书,将其视为具有参与性和互动性的存在。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生郑可欣呈现了《语言、图像与文化:以文图学视角分析新加坡华文教育》,以新加坡中学水准1(G1)课程为个案,以新加坡中学一年级华文B课程教材为研究对象,以文图学为研究方法,分析探讨基础华文课程中图像在语言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生张荃《关于翻译研究中的中国文化要素处理调查报告》,强调了在翻译中国文化参照物时,需要更多全面的讨论与比较、实证研究以及跨学科合作,尤其是在视听翻译的背景下。本文为从事中国文化参照物翻译的译者和学者提出了比较和参考建议,以有效地翻译并传达中国文化至全球。
台湾中兴大学硕士生邱家睿讨论了《翻译台语,海外台人的说与写——和与之相关的台语民族想象,以Meta AI Hokkien Translation和蔡雅菁的台语〈小王子〉为例》, 以Meta AI Hokkien Translation和蔡雅菁的台语〈小王子〉为例,借助班纳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想象的共同体》中语言、科技(印刷)和民族之间的关系,探讨台语产品却盛行现象。安德森写民族梦想着自由,自由的代表就是主权国家。为了完全的自由,有必要凝聚台语(文)的想象共同体。 台湾仅剩华语是不义的结果,若台语产品若能提升台语使用率,打破唯一国语的困境,带动人们对本土语言的信心和兴趣,本土语言才有更公平开放包容的环境能够生存。
二,下午场
主题演讲: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文图学会会长衣若芬给大家带来了主题演讲3——《昨日融现:人工智能生成(AIGC)与虚拟永生》。学贯古今的衣若芬教授与时俱进,结合2022年11月30日, OpenAI公司发布了ChatGPT3.5供大众免费使用,本来集中于实验室和研发人员的人工智能生成(AIGC)工具在两个月就达到1亿用户,创下人类有史以来,最快达到1亿用户的技术或软件,这一事件。探讨了人工智能生成工具可以依照用户的指令生成文字、图像、音频和视频,大大降低制作各种媒介文本的门槛,并且开拓了新的应用场景。并以日本音乐家松尾公也(Koya Matsuo,1959-)的作品为例,介绍他为纪念亡妻生成的音乐视频,探讨数字遗产的归属和虚拟永生伦理的问题。
台湾中兴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台湾文学与跨国文化研究所优聘副教授陈国伟在线上与大家分享了主题演讲4,《非人——类神经网络超链接的文学实践》。博闻强识的陈国伟教授从青壮世代的两位小说家伊格言与陈栢青的近作开启相关讨论。伊格言《零度分离》(2021)中触及人透过连结动物的类神经网络,而体会情动与母爱之可能,探讨人与非人的界限与伦理。 陈栢青《尖叫连线》(2020)以视觉性病毒侵袭危机为题,人类必须以恐怖影像予以抵抗,以切断感染的时间性连结,幸存者形成新的生命体系,以怪物性的神经网络连结。 这样的非人——类神经网络所形成的生命连结与文学实践,将提供文学与视觉之间怎样新的伦理境地,将是进一步深入探究的问题。
1.下午场次四,A组
主题《音乐与人工智能》
主持人:台湾中兴大学台湾文学与跨国文化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长詹閔旭
学富五车的詹閔旭教授带领青年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的学术讨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生李逸分享了《是谁在拨动琴弦:以微软“小冰”的创作为例论人工智能与电子音乐》,认为人工智能音乐创作中使用的残差识别网络和多感官触发模型一方面实现了不同信息层,乃至多感官之间跨越和整合,用“幻象的现实”取代了“现实的幻象”;但是另一方面,电子人声与现实人体,甚至机械实体的分离也产生了声音上的“恐怖谷”效应,深刻影响了人工智能音乐创作的视听策略和听觉主体的接受范式。
台湾中兴大学硕士生邱宴藜呈现了《歌声交会你我的爱——陈子谦〈881〉、〈3688想入飞飞〉中的台湾歌曲运用与歌词转化》,藉由新加坡導演陳子謙的兩部作品《881》、《3688想入飛飛》,讨论电影之中如何运用流传于新加坡、台湾两地的歌曲以及华人明星凤飞飞,带出新加坡华人社群的社会议题。以及导演如何展现台湾歌曲与“新加坡”日常的紧密度,使得庶民日常透过电影翻转成为足以代表“新加坡性”的全体特色,并再度流传回台湾,引起共鸣与讨论。
台湾中兴大学硕士生林姿余探讨了《颓废与青春的总和:谈台湾厌世系独立音乐》。本文试图以文化现象角度,并举歌词内容为例,分析台湾“厌世”心理与台湾独立音乐发展,在共同的时代背景之下,其相互的作用力在于:皆反射了对“主流”的抵抗与挣扎。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生陈芷韵在线上与大家分享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神话叙事——从媒体报道的文图呈现与想象建构出发》,立足于技术的社会建构理论,采用文图学与多模态话语分析方法,以2022-2024年间154篇微信公众号文章为研究对象,探究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交媒体话语中的意象景观与技术神话叙事。
2.下午场次四,B组
主题《古代文学》
主持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博士生唐佩璇
浙江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朱首献在线上与大家分享了《论中国二十世纪早期文学史学科的创生》,博学多闻的朱首献教授回溯中国二十世纪早期文学史学科创生的内在和外在机制,认为这有益于深入认识中国文学史学科在进一步实现学科创新上的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而对实现中国文学史学科的新发展有所裨益。
香港岭南大学硕士生李诗婷在线上呈现了《先秦古礼中的祝》,借助甲骨文、金文以及出土竹简等材料,结合《周礼》《左传》相互应证,以考察先秦时期“祝”的存在以及其执掌的内容、在历史中的流变。对研究祝这一官职,做一些简单的补充工作。
香港岭南大学硕士生林维斯在线上探讨了《论〈搜神记〉与〈聊斋志异〉中的动物报恩故事》,本文将以《搜神记》与《聊斋志异》中的动物报恩故事篇章为研究例证,探讨中国古代志怪小说史上《动物报恩》故事起源及形成因素。
香港岭南大学硕士生徐会盈在线上讨论了《古典戏曲政治女性形象的塑造——以〈浣纱记〉西施、〈桃花扇〉李香君为例》,以明传奇《浣纱记》中西施形象、清传奇《桃花扇》中李香君形象为例,探讨戏曲中政治女性形象的塑造。
3.下午场次五,A组
主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柯思仁教授的荣休专场》
主持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文图学会会长衣若芬
首先,衣若芬教授感谢了柯思仁教授对于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多年以来的辛勤付出与卓越贡献,柯思仁教授的智慧以及经验帮助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走了20年之久。柯思仁教授桃李满天下,接着,他指导过的博士生们分享自己的学术探究,向柯思仁教授致敬。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陈涛在线上与大家探讨《显微、拟像与恐惑:数智时代的脸部特写》,对当代影视和新媒体艺术作品、图像软件与技术、大众文化现象等予以分析,借由“脸部特写”管窥数字时代“一切坚固的东西都像素化”的本体性危机。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助理教授杨明慧分享了“Shaping popular geocultural impressions:The case of Hong Kong's Horror Exploitation Films (1970s-1980s)”,通过仔细分析1970年代至1980年代香港制作的恐怖剥削电影来阐明这一现象,探讨香港电影对东南亚的表现转向了异域风情和情色主义,这不仅是对1970年代新世界秩序的回应,部分也是因为当时亚洲现代大众旅游这一新文化力量的兴起。对香港社会中与新社会政治发展及大众旅游兴起相关的政治和文化焦虑的剥削,促成了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与东南亚独特的想象与互动方式,这也促使我们从历史角度对亚洲内部关系进行深刻反思。
英国西敏寺大学中国研究讲师黃浩威在线上与大家讨论了“Decolonising Chinese Masculinity in Films on China’s Global Ambitions”,认为军事化和肌肉化的男性气质常常作为视觉隐喻,用来为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殖民行为正当化。与之相应的,在艺术、电影或电视中的视觉呈现中,殖民地的主体和国家通常被女性化和被动化。在中国大陆电影中,男性气概(阳刚之气)经常被用作反殖民主义和反帝国主义的象征。除了1950年代至1980年代的抗日战争电影,另一个全球知名的男性形象是李小龙在《精武门》(1972)中饰演的主角,他通过击败“洋鬼子”,挽救了中国作为“东亚病夫”的受损声誉。研究指出,中国电影中跨越国界的男性气质体现了个人创业精神和跨国资本主义,如《甜蜜蜜》(1996)和《中国合伙人》(2013)所展示的那样。然而,随着中国崛起为超级大国及其文化自信的增强,需重新评估中国男性气质在上述影片中的发展轨迹,包括《战狼2》(2017),以及其与中国日益增长的民族主义和全球领导地位的关联,并从去殖民化的视角进行分析。强烈的民族主义和反殖民主义立场并不一定意味着批判性和自我反思的去殖民化立场。相反,战狼主角冷锋的肌肉化、军事化男性形象,被视为中国版的“兰博”,其体现的“中国梦”恰恰在于复制西方与非洲的不平等权力关系,尤其是通过电影中对非洲大陆女性化、幼稚化和疾病的隐喻,延续了类似的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叙事。最后,通过将这些电影中有关全球地位和参与的讨论与国家对男性气质、小鲜肉和娘炮恐惧的立场联系起来,探讨了这对去殖民化的中国男性气质和‘中国梦’意味着什么。
本组的最后,柯思仁教授指导过的研究生们在线上、现场向他表达的最真挚的敬意,衷心感激柯思仁教授的在他们学术道路上的教诲与指导,这份智慧,一直影响至今,并祝福他退休后的生活充满喜悦与惊喜。
4.下午场次五,B组
主题“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主持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博士生黄晓芊
捷克马萨里克大学汉学系教授吕维伦,学贯中西的吕维伦教授在线上与大家讨论了“Digital Literacy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On Using Virtuál Reality as a Medium of Interaction”,探讨了如何利用虚拟现实(VR)作为互动媒介来规划和开发中文课程。特别是,我们将讨论使用VR作为互动媒介与传统面对面教学的区别。简而言之,响应ECML的倡议,我们认为将VR用于将数字素养整合到中文教学中,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便捷而沉浸的文化体验,同时也为他们提供高度创意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我们建议教师帮助学习者为在数字世界中进行协作任务做好准备,而VR正是通向这一愿景的一个开放之门。之后,来自香港树仁大学的博士生侯彥雯、马誉榕在线上发表了“Visualizing Hong Kong Chinese Temples through GIS”,尝试通过可视化香港华人庙宇的GIS数据,阐明其空间分布及关键特征。运用GIS技术,对123座庙宇进行了广泛的空间分析,以揭示它们的地理分布、历史演变以及在城市环境中的社会文化互动。再从权威来源收集数据,并利用QGIS进行精确的地理制图。通过这一方法,研究深入了解了庙宇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突出了庙宇与城市结构的融合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多重角色。同时,也认为历史解释中的潜在偏见和对现有记录依赖等局限性。
5.下午场次六,A组
主题《文图与社会》
主持人:台湾中兴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台湾文学与跨国文化研究所优聘副教授陈国伟
陈国伟教授在线上与大家进行了广泛、深层次的学术探讨。
台湾中兴大学台湾文学与跨国文化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长詹閔旭与大家分享了《台湾千禧世代及其对正义的追寻》,博学多闻的詹闵旭教授试图以正义作为轴线,梳理台湾千禧世代作家的创作关怀。分为两个部分讨论,第一个部分透过杨牧《有人问我公理和正义的问题》的衍生诗作,勾勒台湾千禧世代对于正义议题的关切。 第二个部分则挑选千禧世代作家格外关注的三种正义观——世代正义、性别正义、环境正义—分别梳理台湾千禧世代对于这些议题的思考轨迹,展现正义在不同议题的面貌与流变。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生戴倩倩呈现了《江湖女子谢小娥之“女扮男装”复仇》,探讨了《谢小娥传》中“江湖”的含义。
韩国外国语大学博士生金世宗讨论了《文化枢纽合作网络连接作为当地居民形成社区基础的作用案例研究(作为地方居民共同体基础形成的角色,文化中心合作网络连接案例研究 )》,认为近年来,特别是在新冠疫情之后,人们更加关注个人兴趣,而减少了作为社区共同合作的意识。这导致了社会角色和责任的弱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希望强调地方文化中心的示范作用——公共机构和居民共同合作。这些中心旨在重建居民之间的联系,并创建一个文化合作的网络,重新找回居民彼此关心的社区精神。
日本名古屋大学博士生谢曦翎发表了《十八世纪前期云南改土归流后的社会动向——以西双版纳为例》,以十八世纪前期改土归流后的西双版纳为例,通过分析清朝官僚在实施统治的过程中所反映的认识、以及当地民众在面对清廷统治时展现的动向,来阐明西双版纳半土司半流官社会形成的要因,并由此管窥改流后云南社会发展的全貌。
6.下午场次六,B组
主题《现代音乐与文学》
主持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博士生安一多
台湾中兴大学硕士生范姜瑧在线上呈现了《科技在主流与独立音乐的呈现:以〈谁是宝藏歌手〉中陈婧霏的音乐表演为例》,讨论在《谁是宝藏歌手》陈婧霏的舞台表演,从独立到主流,不一定是向市场妥协,也可能是合作火花的开始。
台湾中兴大学硕士生廖子维在线上发表了《台湾西部海岸线铁道诗的历史空间与记忆》,以台湾西部海线铁道为核心,透过台湾文学馆《数位全台诗资料库》古典汉诗的搜集与整理,尝试以“地景”和“事件”两个角度切入,讨论西部海岸线的沿线驿站中所串联起的空间区域、地方物质和历史记忆,深入移动的纪录如何形塑地方的价值,梳理海线铁道潜在的文学性和文化性。
香港岭南大学硕士生譚翱在线上讨论了《从“小人物书写”探余华《许三观卖血记》在韩风靡成因》,拟以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韩影《许三观》为研究中心,辅之以译者崔容晚版韩译本的研究,通过四个章节进行讨论。并从“小人物”的书写与改编总结分析余华在韩国为何掀起浪潮,《许三观卖血记》又为何成为余华在韩最畅销的作品。
香港岭南大学硕士生张竣雅在线上探讨了《日治时期侣伦作品研究》,主要以侣伦的小说为研究对象,辅以其散文作品,旨在通过对侣伦小说的解读探讨日治时期背景下侣伦作品的特点。
香港岭南大学硕士生李雨繁在线上探究了《山野之外,街道之內——论刘克襄的“都市自然”书写》,以台湾作家、诗人刘克襄关于街猫野狗的书写文本《虎地猫》以及《野狗之丘》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刘克襄不同于台湾其他自然书写作家的新型书写方式,以及对人类关于“自然”之刻板印象的解构,并再建构出反“人类中心主义”的独特自然观,在“都市”街道中观看“都市自然”。
三,研讨会总结
韩国外国语大学文化与科技融合学院院长林大根教授在致辞中提到,本次会议所探讨的议题包罗万象,在“人类人工智能:文学文图学与文化创生”的大主题之下,谈论了古典、现代文学、音乐电影、社会共同体;又有性别、美学等问题。本次会议意义深重。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使得参与更加便捷。教授与学生一起讨论,教学相长。人工智能是一个很重要的时代议题,在老师同学们的发言中,林大根教授表示有新的收获。最后,林大根教授表达了对衣若芬教授,南洋理工大学的感谢。期待下一届会议的举行。
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黄淑娴教授对本次会议青年学者们论文质量的高度肯定。表达了对本次会议团队合作的认可,对衣若芬教授的感谢。
台湾中兴大学台湾文学与跨国文化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长詹閔旭教授首先表达了对衣若芬教授的感谢之情。他表示本次会议的主题面向广阔,与时俱进。对于人工智能有所改观,人工智能是人文可以介入的。本次会议不仅仅是创生,也有怀旧,特别致敬柯思仁教授荣休专场。本次会议在华裔馆举行,凸显温馨与延续——看到了不同时代的研究者的学术传承。在谈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时候,詹閔旭教授认为看似有了人工智能之后,人类不需要再依赖别人,但是在参加完会议后,人与人相聚,在机器时代,不应该局限于人与机器的关系,而是应该思考人与人的怎样在人与机器时代找到相处之道。
最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文图学会会长衣若芬致闭幕词,衣若芬教授首先表达了对韩国外国语大学文化与科技融合学院院长林大根教授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黄淑娴教授,台湾中兴大学台湾文学与跨国文化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长詹閔旭教授以及在线上的台湾中兴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台湾文学与跨国文化研究所优聘副教授陈国伟教授的感谢,让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有荣幸加入了三校联盟与并首次承办“国际青年学者人文与文化学术会议”。衣若芬教授表达了对工作团队的感谢。
至此,“第十四届国际青年学者人文与文化学术会议——人类人工智能:文学文图学与文化创生”研讨会圆满闭幕。学术的生命力在于生生不息、与时俱进。唯有通过精益求精、推陈出新,才能不断开拓未知的知识领域,创造卓越的学术成果。希望各位青年学者在未来的研究旅途中,始终保持求知的热情,坚持不懈,为推动学术进步与提升贡献智慧与力量。我们衷心期待下一届“国际青年学者人文与文化学术会议”的顺利举行,并愿与各位共同见证学术的繁荣与发展!
会议晚宴与南大中文系60余位系友,一同为柯思仁教授荣休致意,许多系友回忆曾经受教于柯老师的时光,最后大合唱《细水长流》,结束温馨愉快的聚会。
撰文/戴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