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簡介
羅樂然是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的助理教授,其研究專長包括朝鮮譯官及東亞文化交流。羅教授自本科開始便對韓國歷史感興趣,並在香港城市大學進行了相關研究,後來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完成了博士論文,題目為《達志通欲:朝鮮漢語譯官與十七至十九世紀的中朝關係》。
羅教授的新書《華夷一也:朝鮮士大夫的燕行活動與近代朝鮮世界觀的形成》於2024年4月在香港中華書局出版,該書重新整理了羅教授多篇關於朝鮮燕行活動的論文,作者將燕行活動放在朝鮮史、東亞史的脈絡中進行探討,期待能為朝鮮史及東亞研究領域帶來新的視野和啟發。2024年3月22日傍晚,羅教授於線上講座介紹了新書的一些精彩內容。
講座主要內容:(一)何謂燕行?
據羅教授所分享,燕行是朝鮮士大夫前往中國的行程,被稱為朝鮮的「朝天」,後來演變成「燕行」一詞。羅教授解釋了燕行的歷史背景和意義,以及燕行在朝鮮世界觀形成中的重要性。他指出,研究燕行可以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朝鮮士大夫對中國和朝鮮的態度,以及他們的價值觀和文化認同。
燕行不僅是一次對外交流,也是朝鮮士大夫對於自身世界觀形成的重要影響。從對清朝的態度到對自身身份的認同,燕行活動在朝鮮社會中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和反思。一些文人對燕行持有微言,甚至有人因燕行受到譏諷而放棄前往中國的計劃。
隨著燕行活動的興起,朝鮮文人開始重視自身的地位和身份認同,提出了「小中華」或「朝鮮中華」的意識,認為朝鮮是唯一能夠傳承聖賢之道和中國正統的國家。這種意識的興起,使得朝鮮士大夫對於清朝的管治產生了負面的態度,進而影響了他們對中國的看法。
此外,羅教授介紹了一些朝鮮文人對明朝的尊崇和對清朝的蔑視,以及他們對壬辰戰爭歷史事件的詮釋和回應。他提到一些文人拒絕接受清朝的委任,並對清朝的統治表達不滿和反對。
燕行活動在十七世紀以來對朝鮮士大夫的文化認同、世界觀形成以及思想史或儒學史的思辯方面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清代的燕行活動常常使朝鮮士人對中國或朝鮮的態度產生多重矛盾。一些士人以朝鮮為中華正宗的角度,對清朝持否定態度。這種蔑視清人的態度在朴趾源的《熱河日記》中有所體現,記載了士人對清人生活和風俗的不滿。
對於「燕行」一詞,學者有不同的見解。張存武認為應該稱之為《華行錄》,而張伯偉則認為應該將歷代前往中國的使節聞見的文本統整為「中國紀行」。然而,羅教授指出其考慮到新書的討論範圍和目的,仍以「燕行錄」一詞為研究的主題。
華文研究者通常將《燕行錄》作為重要的文獻進行研究,用以理解中國的文化和社會,亦即「從周邊看中國」。然而,對於東亞、認同和文化交流等問題,則相對少有研究。黃俊傑提出從「過程」的角度思考東亞文化視野,強調專注於文化交流的過程,以突破傳統的觀點,對東亞地區的共性和差異進行研究。
羅教授認為,從過去聚焦於文化交流活動的「結果」轉向聚焦於「過程」的研究,能夠更好地理解東亞地區的文化交流。研究東亞文化意象的形塑時,也應該關注文化移動的過程、受容的過程、交涉的過程以及共性與差異共存的過程。這種新的研究視角不再以中國對韓國的影響或韓國對中國的影響為線性研究,而是關注文化交流的過程,例如洪大容在燕行時的經歷和遭遇,以及這些經歷和遭遇如何影響其價值觀的形成等等。
講座主要內容:(二)洪大容研究史
接下來,羅教授簡要介紹了洪大容。洪大容是兩班貴族南陽洪氏的一員,生於忠清道天原郡。他的父親洪櫟是南陽人,曾在禁衛軍部門任職。洪大容於1744年考取司馬進士試二等,遂入仕為官,後來被派往海州、羅州等地擔任州牧。他曾跟隨金元行和羅景績學習,兩人對其思想形成有深遠影響。1765年,洪大容隨叔父洪龍祚擔任燕行使團書狀官,以子弟軍官身分到北京遊歷。
羅教授提到,在20世紀,韓國學者開始關注朝鮮社會的文化遺產,其中張志淵在1922年的著作《朝鮮儒教淵源》中介紹了洪大容的生平貢獻。1930年代,洪大容的著作《湛軒書》得到整理出版,引起了韓國學界的關注。1940年代,洪大容的諺文版《乙丙燕行錄》也獲得妥善保存。從此,洪大容成為了學者們研究的對象,從哲學、科學、燕行經歷、西學、與清人交際等多個方面進行了研究。
洪大容的研究也被用來回應對朝鮮社會是否停滯的定論,其中金聖七指出了洪大容對文化傳播影響的重要性,可謂以現代學術規範探討洪大容的首位學者。洪大容的思想被視為朝鮮社會在18世紀出現變化的重要標誌,也影響了不少朝鮮文人的思想以及與清人的交往態度。
在1950年代至1980年代,韓國學者試圖通過研究朝鮮以前的文化和歷史遺產來建立民族認同。洪大容的研究也被視為是回應日本殖民主義的重要課題之一。此後,一些學者開始專注於洪大容的個體研究,探討他的思想及其對朝鮮社會的影響。
洪大容的研究不僅僅是對一個人的研究,更是對整個朝鮮社會及其文化變遷的研究。他代表了一個時代的思想和價值觀,也影響了後人的觀念。洪大容的研究為我們了解朝鮮社會的發展和變化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和思想,並且對我們理解東亞地區的文化交流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示。
講座主要內容:(三)衣若芬教授總結
一、洪大容的代表性:
具有代表性且影響深遠的子弟軍官洪大容,從江南前往北京參與讀書人交流,建立了跨國友誼的深厚基礎。雖然洪大容的研究在中國展開的時間較晚,但在韓國的學術研究領域中,他的研究不僅僅是對朝鮮時代燕行的歷史文獻資料的考察,更是對於韓國在日據時代、朝鮮時代,以及日韓合併後直至戰後獨立的歷史學和自我主體性建構的重要貢獻。
二、從華夷一也到華東酬唱:
華夷一也到華東酬唱,似乎將「夷」改為「東」,這種轉變將具有貶義的「夷」字(指與漢族相對的其他民族)替換為「東」,顯示了一種相對平等的觀念轉變。同時,值得注意的是,「華夷一也」這個詞是由洪大容自己提出的。洪大容能夠察覺到他與清朝華人、官員、文人、士大夫、讀書人等的交往中存在著漢人與夷人之間的差異觀念,但他本身充滿信心,認為應該是華夷一體的。隨後李尚迪提出的「華東酬唱」,恰好體現了實學/北學派在朝鮮時代逐漸培養出對自身文化的自信心。即使在前往中國燕京出使、與天主教傳教士交往等情境中,從筆談記錄可以看出,他們的態度是平衡的學習者,而非卑躬屈膝的。這一點也顯示了從華夷一也到華東酬唱的演變脈絡,對於我們當今研究東亞文化交流時所面臨的思想和文化態度問題至為重要。
三、超越影響論的研究:
在研究東亞文化交流時,我們應該已經超越僅仰賴文獻以找出最終結論的階段,並且不應僅停留在影響論上。如果我們僅專注於影響論,對於東亞文化交流的理解會過於簡化,認為所有朝貢、傳教、貿易都必須經過中國,這樣的觀點忽略了動態的關係。衣教授多年來參與中研院東亞文化意象形塑的研究計畫,一開始就提出了這樣的概念:這是一個過程,其中包括如何形塑以及用什麼來形塑,例如透過文化意象、圖像、燕行史料等等。東亞文化交流的研究不僅僅局限在東亞之間,歐洲、法國、西班牙等國家的學者也對東亞文化交流的歷史感興趣,這是一個國際性的議題。因此,我們不應該僅僅以中國或韓國為中心,而應該以各自的視角來相互理解,這是一個充滿動態的研究過程。
講座後採訪
從博士論文到這本新書,羅教授認為自己最大的發展或進步在於對朝鮮人的身份分層有多一點掌握,而且比起以前更關心研究的動態,來把自己的研究定位在更好的位置。
有關未來的研究計畫,羅教授表示,他將從19世紀朝鮮譯官的文藝活動入手,探討他們與士大夫之間的關係,尤其關注他們如何理解自己在朝鮮及東亞社會中的角色。
最後,對於目前從事東亞文化交流研究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羅教授建議,即使主要以華文書寫為主,也應該涉獵英文、韓文和日文的研究著作,因為不同的學術訓練會為我們提供更廣泛的視野,就像夫馬進能夠橫向地展示同一時代的朝鮮文人的思想價值一樣。
撰文/蔡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