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8日晚,由衣若芬老师主持,刘克襄老师主讲的《自然步道带给城市的礼物——以香港、深圳和台北为例》讲座在线上顺利进行。讲座由台湾文学学会主办,南洋理工大学与文图学会协办,也是“前进世界:台湾文学海外系列”第7场讲座。
文图学会荣誉主席衣若芬老师首先向观众介绍了刘克襄老师。刘克襄老师是公共电视“浩克慢游”的主持人、中央通讯社董事长。同时也是作家,具备几十年的创作经验,擅长以独特深入的观点,书写自然生态和各地市井风貌,已出版诗、散文、小说、绘本和摄影作品三十余部。曾获中国时报文学奖、吴三连文艺奖、吴鲁芹散文奖、新闻局最佳图书创作奖等,多部作品先后被译为英文、法文、韩文与捷克文,获广海内外好评与回响。
讲座伊始,刘老师解释了“自然步道”的意义与定义。他认为,自然步道常连接着树林、草原、乡村、公园和森林,乃至于沼泽、河岸,以及海边等等,可能是土路、石阶或水泥道路。自然步道是一条透过市居民需求而定义出来的道路,可能原本即有,以现场再规划,但也可能是刻意创造、开拓出来。愈多自然步道的出现,隐喻城市绿色环境的需求愈高。市民对生活休闲品质有着非物质的期望,节能减碳、食安和友善农作等议题附之而来。
因此,从绿色发展的角度考量,城市需要像彩带环绕的步道。步道的连接与变长具有不同于以往的内涵,可以清楚地凸显城市的标志性和代表性,亦可增加旅游、产业和荣耀感等。同时,大步道不只结合产业,若紧扣历史、文化和宗教等,价值会愈发珍稀。刘老师列举了台北大纵走和淡兰古道的案例,说明城市步道与历史、产业和文化的联结。
在节能减碳的理念下,除了地铁,我们还用什么交通载具连结城市与绿野?城市里,你最想看到哪种步道?刘老师结合经历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香港,有许多小型巴士可以载人上山,也有富于魅力的海岸石阶步道穿越山海之间。当自然步道延伸到城市变为水泥道路时,人们可以通过这一公尺山径发现道路与产业、城市的关联。在新加坡,当地也有独特的步道美学与走路论述,密径两侧的树林可以隔绝车水马龙的声音,步道亦联结城市的不同街区。
新加坡、台北、深圳、香港的登山口各不相同。深圳塘朗山、梧桐山大规模的登山口迥异于台北、香港等地的登山口。通过观察登山口的规模,人们可以了解到当地人口的基本情况。步道上的厕所也不可或缺,一些厕所能够反映出规划者的巧思,显示出人文与自然的关怀态度。对于步道标志和山顶景观,刘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比较了香港与深圳的步道标志、台北市与新北市的步道标志,同时提到台北特有的登山布条文化。这种布条文化具备标识的作用,但也被视作一种破坏生态的行为。
讲座结束时,刘老师再次提到了自然步道与历史人文联结的重要性。在提问环节,刘老师和观众共同讨论了台中大坑步道、“四分之三的香港”、城市步道与国家公园步道设计的差别,以及旅游文学和步道的关联。衣若芬老师提到新加坡在都会生活以外,也有蓄水池、湿地、武吉知马山等可以休闲步行的自然环境,值得大家探访。台湾文学学会会长黄美娥教授感谢本场讲座主持和讲演的两位老师,自然步道是城市的礼物,也是书写的宝库。
(作者: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