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管网集团:让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文摘   2024-12-11 23:29   北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这些重要论述,明确了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战略意义,深化了对创新发展规律的认识,完善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体系布局,为新时代新征程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国家管网集团深入落实全会精神,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契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锚定科技攻关

打造技术赋能“新高地”


面对油气储运领域的重重挑战,国家管网集团瞄准先进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劣势领域补齐“短板”,在优势领域打造“长板”,在强势领域树立“样板”,抢占科技创新“新高地”,锻造技术“杀手锏”,展现管网“硬实力”。

研究总院成功研发多物理场超高清磁电复合内检测技术,革新了管道内检测方法,通过开发物理场管道综合内检测装备及配套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对油气管道全方位精准检测,大大提升了国内高钢级管道裂纹与针孔微缺陷检测能力,开创了管道轴向应力内检测“新纪元”,实现高钢级管道环焊缝检测精度与效率双提升,推动我国管道内检测技术水平跃升至国际先进行列。

○在中国国际管道会议上展出的管道内检测装备

建设项目管理公司牵头研发33毫米特厚规格X80钢级1219毫米口径大应变管线钢产品,在西气东输四线途经地震断裂带实现示范应用,提高了大输量长输管道在复杂地区应对地震变形的能力,实现了复杂地区大输量管道关键材料零的突破,推动了国内高钢级大应变钢板、钢管制造技术进步。

○应用大应变钢管的西气东输四线建设现场
东部原油储运公司与浙江大学海洋学院联合研制海底管道可进人多元修复干式舱,于近日完成海底试验,在国内首次实现了蛙人进人安全操作。干式作业舱适用空气潜水50米范围内、711至1016毫米管径海底管道缺陷修复,其控制电路、操控系统、水下传感器等均实现了国产化自主研发。

○干式作业舱海底试验现场

研究总院和油气调控中心联合攻关,成功开发天然气管网离线仿真软件,填补了国内工业级管网仿真技术的空白,整体性能与国外商业软件水平相当,实现对管网系统的压力、流量、温度及设备状态的仿真模拟,满足6万公里以上全要素管网仿真需求。


推动成果转化

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真正释放创新驱动发展的原动力。国家管网集团持续完善成果评价、成果转化、创效激励“三项机制”,聚焦安全输送、高效运行、价值服务三大业务需求,打通“最后一公里”,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生态,让科技创新的光芒在生产一线绽放。

西气东输公司自主研制5类6种气质分析仪并全面推广,深耕内部市场的同时,多措并举开拓外部市场,已经完成49个应用项目对接,高效交付仪器设备127台套,实现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智能、绿色气质分析系列产品应用,保障了我国油气贸易计量关键装备自主可控。

○气质分析国产化设备成果转化落地

储运技术公司加快推进关键设备智能监测平台功能建设,已建成国内唯一集成燃气轮机、压缩机、电动机、输油泵等多类型设备的在线监测诊断平台。压缩机组综合预警与故障诊断技术在402台机组上推广应用,提供智能分析和决策支持,保障管网关键设备安全平稳运行。

○关键设备监测诊断中心

华南公司成功研制DN80、DN100、DN150三种口径0.1级国产化质量流量计并完成7台套样机工业试验,成功研制国家管网集团首台“油品界面智能检测仪”,破解了成品油管道性质相近油品界面检测难题,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自主研发伸缩式无摩擦球阀、雷达液位计、磁致伸缩液位计等15类国产化装备,加快推进现场应用210台套,有效打通“产学研用”链条,全力推进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员工在中山站巡检国产电动球阀



布局战新产业

开辟智慧管网“新蓝海


面向未来,国家管网集团以战略性、前瞻性眼光,聚焦管输业务主航道,结合自身能力和能源发展趋势,谋划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加速科技项目攻关,推动示范工程落地,增强产业引领力,塑造未来竞争新优势,开辟发展新赛道。

西部管道公司启动新疆多介质管道安全输送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氢气、甲醇、二氧化碳等6个非常规介质管道输送实验平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硬件支撑;探索在西北地区开展甲醇管道前期研究,以示范项目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非常规介质管道输送实验平台


油气调控中心自主研发新一代大型油气管网控制系统软件PCS(Pipeline Control System),其核心技术完全自主可控,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面适配国产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彻底解决了油气管网核心控制软件技术“卡脖子”问题。

○调度员使用国产PCS软件监控运行参数

广西公司开展国产燃驱压缩机组故障智能辅助决策创新研究,创造性引入人工智能和知识图谱技术,实现故障源快速准确定位及潜在故障点精准管控,提升压缩机组无故障运行时长。

梧州作业区员工在工艺区巡检

西气东输公司创新应用三维水下实时成像系统和专用五爪伸缩臂挖掘机,成功实现不同水深条件下海底管道周围环境精确清理,为海底管道维护和抢修提供了全新高效方法,也为海洋工程领域相关技术进步提供了实践经验。

○三维声呐扫描水下清理石块情况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管理公司在北海LNG接收站试点完成LNG生产线一键启动,实现国内接收站首次包含低压泵、海水泵等关键设备整条生产线全面自动运行,为加速智能接收站建设插上“数智翅膀”。

北海LNG接收站正在接卸来自海外的LNG船舶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途上,国家管网集团以创新立企强企为着力点,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管网力量。

来源:国家管网新媒体出品

注:管网科技平台将定期分享油气储运各领域专家报告,致力于为各企业管理和科技人员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欢迎各位专家关注、转发和分享您的真知灼见。

管网科技平台
管网科技平台将定期分享油气储运各领域专家报告,致力于为各企业管理和科技人员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欢迎各位专家关注、转发和分享您的真知灼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