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转型,且看管网人的“神器”!

文摘   2024-12-23 23:01   北京  

PPS数据直采告别手动填写

数字看板包罗全站动态

低代码平台化繁为简

在不同的领域探索

西部管道公司

不断扩大数智化“朋友圈”

各站场智能化“神器”越来越多

来跟小编看看吧!


01

传统人工锁 → 电子智能锁


乌鲁木齐输油气分公司乌鲁木齐作业区是数智化转型的先锋。今年7月,公司首个电子智能锁具管理站试点项目落地该作业区,使能量隔离作业搭上了数智化快车。


能量隔离是能源行业发展的安全保障,传统上锁、挂牌管理方式完全依赖人工操作,存在设备漏锁、资料丢失、钥匙丢失、锁具老化、管理困难等诸多问题。

>图为乌鲁木齐作业区员工现场感应隔离点NFC标签(摄影:王凯明)

电子智能锁具不仅操作快捷,还可以通过电脑终端建立能量隔离清单,手机APP进行取锁、挂锁、解锁操作,具有远程监控、实时数据传输和智能分析等功能,能够精确识别并锁定能量源。

乌鲁木齐作业区员工王凯明介绍:“智能锁具解决了能量隔离清单填写和使用的不便,让现场锁定、解锁更便捷,在数据库完善后每项能量隔离工作可节省一半时间,人、锁具、能源点相互关联,增强作业过程中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


>图为领锁人正在领取智能锁(摄影:王凯明)

电子智能锁具管理站优化了锁具管理,采用无源智能锁提升锁具智能化水平,具备异常取锁、上锁、解锁的过程控制功能,提高了管理效率和透明度。


02

光缆人工测试 → 在线监测


今年8月,西部管道公司光缆监测系统首次在孔雀河压气站和精河压气站投用,实现了光缆维护从人工到智能的转变,翻开了通信光缆智能健康诊断管理新篇章。


>图为光缆在线监测系统测试(摄影:龚继明)

去年公司生产部启动光缆监测系统试点项目,参与人员精心规划测试参数和方案,采用人工与设备智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多轮测试,对多款设备进行严格对比,最终选定波长1550μm的设备作为试用产品。

塔里木输油气分公司生产技术科董海介绍:“9月,孔雀河压气站使用光缆在线检测系统完成光缆测试任务,一共需要测试114芯,以前是人工用OTDR一芯一芯测试,平均5分钟检测一芯,现在检测一芯只需要40秒。


>图为光缆在线监测设备维护作业(摄影:田志刚)

光缆监测系统融合了地理信息平台和资源管理功能,将光缆监测、告警、故障分析、定位、故障管理、线路维护及管理等功能进行整合。不仅实现了对光纤网络的全方位监控、维护,还能对通信光缆进行实时监测与管理,快速精确定位故障点,提高检修效率。


智能预警功能是该系统的一大亮点,极大地提升通信网络的稳定性,减少意外事故导致的通信中断风险。

03

储罐手动计量 → 智能计量


长期以来,油库计量人工操作制约着油库效能。独山子作业区计量班组年初启动了项目调研和前期工作,5月开展自动计量系统改造。今年夏天,独山子输油气分公司独山子作业区成功引入公司首台储罐自动计量系统。 


 改造前,独山子成品油站依赖人工检尺和雷达液位计,配套实时温度计,无法实现实时监控与自动盘库。由于液位精度误差较大、密度手工取样及手工数据计算繁琐、缺少密度、水位测量设备,无法实时监测罐内油品关键信息;罐内油品密度分层人工计量也无法及时发现,难以判断储罐质量。


>图为储罐自动计量系统 (摄影:刘洪娜)

全新的储罐自动计量系统利用储罐原有自控线缆,结合高精度传感器与数据采集设备,实现液位、温度、密度及水位的全自动精准采集,所采集的数据可直接换算为标准体积、标准质量。

 作业区党支部书记马振军介绍:“通过远控界面,作业人员可实时查看储罐液位、油温、标密、水位等关键数据与历史数据,系统不仅精准采集还具备温度分层测量、异常报警等功能,储罐计量由人工手动到现代化智能采集计算数据,取得了技术性突破。


>图为计量人员在系统上核对数据 (摄影:刘洪娜)

通过储罐自动计量模块,油库管理实现了从传统的人工巡检向智能化自动监测的转变,提升了油库安全和巡检效率。


自动计量系统不仅优化了传统计量流程,推动油库管理向自动化、智能化迈进,还推动了企业成本控制、安全生产和运营效率。 


数智化转型在西部管道公司

呈现了百花齐放的景象

相信还会有更多的

数智化“神器”现身站场

助力安全生产

不断提升效率

来源:国家管网西部管道新媒体出品

注:管网科技平台将定期分享油气储运各领域专家报告,致力于为各企业管理和科技人员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欢迎各位专家关注、转发和分享您的真知灼见。

管网科技平台
管网科技平台将定期分享油气储运各领域专家报告,致力于为各企业管理和科技人员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欢迎各位专家关注、转发和分享您的真知灼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