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战略规划通常会关注以下重点方面

文摘   2024-12-29 22:58   北京  

“十五五”战略规划通常会关注以下

重点方面


高质量发展深化


1. 产业高端化与竞争力提升

制造业升级:聚焦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转型,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改造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以及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比如推动汽车制造产业从传统燃油车生产向新能源智能汽车制造迈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制造业集群。

服务业创新发展:加速现代服务业数字化、专业化进程,如金融服务业发展智能金融、供应链金融等创新模式,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文旅服务业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拓展服务边界和市场空间,推动服务业态从传统向高端化、精细化转变,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2. 创新驱动核心地位巩固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瞄准人工智能芯片、高端医疗器械、航空发动机等前沿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大科学装置建设等途径,集中力量进行攻关,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提高自主可控能力,为产业升级和国家安全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创新生态优化:完善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建设更多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吸引全球优秀创新人才汇聚,使创新真正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绿色可持续发展推进


1. 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深入落实

能源结构深度调整:持续扩大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加快建设大型风光电基地、智能电网等配套设施,逐步淘汰落后煤炭产能,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现能源领域的低碳转型,如在西部、北部等资源富集地区大规模布局风电和光伏项目,并通过特高压输电线路将清洁电力输送到东部用电需求大的地区。

产业低碳变革:引导工业、建筑、交通等各行业制定并实施碳减排策略,工业领域推广绿色工艺和循环经济模式,建筑行业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水平,交通方面加快普及新能源汽车,优化公共交通体系,减少碳排放,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系统向绿色低碳模式转变。

2. 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加强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强对森林、湿地、海洋等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提升其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服务功能,例如通过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举措,提高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以及对生态安全的保障能力。

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与保护机制,加强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保护地建设与管理,严厉打击非法捕猎、非法采集等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行为,拯救濒危物种,维护生态平衡,守护好自然生态的基因宝库。


数字经济与智能化发展


1. 数字产业化加速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壮大: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软件、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产业,加强核心技术研发,突破芯片制造等关键环节技术难题,打造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产业体系,提高数字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例如加大对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软件研发投入,使其在国内市场乃至国际市场上具备更强竞争力。

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完善数据产权、数据交易、数据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建立规范的数据交易平台,促进数据资源的合理流通和高效利用,挖掘数据要素价值,让数据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生产要素,推动数据赋能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

2. 产业数字化全面升级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企业开展全链条数字化改造,实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环节的智能化,打造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生产和资源共享,提高制造业整体生产效率和柔性化定制能力,如服装制造业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个性化定制生产,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农业农村数字化应用拓展:加快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农村治理、农产品流通等方面的应用,发展智慧农业,通过物联网设备实现精准种植、养殖,利用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农村数字化服务水平,助力乡村振兴,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区域协调与融合发展


1. 区域重大战略协同深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互动:加强区域间产业转移、科技创新合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例如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进一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雄安新区高质量建设,实现区域内资源优化配置和协同共进;长三角一体化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推进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粤港澳大湾区加强港澳与内地在金融、科技等领域融合创新,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统筹协调:注重生态优先,在黄河流域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水资源保护利用等生态举措的同时,推动沿线地区产业绿色转型;长江经济带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通过打造绿色产业走廊等方式促进上中下游地区高质量发展,实现生态、经济等多方面协同发展。

2. 城乡融合发展新突破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速: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投入,通过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数字化手段,弥补城乡公共服务在质量和可及性方面的差距,使农村居民能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农村生活品质。

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机制完善: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权益,同时吸引城市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向农村流动,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激活农村发展潜力,促进城乡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深度融合。


社会民生保障优化


1. 就业质量提升与结构优化

高质量就业创造:随着产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培养适应新技术、新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提高就业匹配度;鼓励发展新就业形态,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等配套政策,为劳动者提供更多样、更有质量的就业选择,如针对直播带货、网约配送等新就业形式,规范劳动权益保障和职业发展路径。

重点群体就业保障:关注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通过开展专场招聘、提供创业扶持、实施就业援助等措施,确保其就业稳定,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

2. 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升级

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教育评价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素质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阶段的投入,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比如加强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打造产教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医疗卫生服务改善: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例如培养更多全科医生,充实基层医疗队伍,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多元化养老模式,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如推广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助餐点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开放合作拓展


1. 国际经济合作多元化

“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化与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合作,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提升对外投资质量,推动共建绿色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打造更多标志性合作项目,如参与建设海外港口、铁路等基础设施,加强与沿线国家在新能源、跨境电商等领域的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多边和区域贸易协定参与积极化:主动融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多边和区域贸易协定框架,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改革,扩大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规模,提升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

2. 国内区域间开放合作加强

打破行政区域壁垒,加强省际、市际之间的开放合作,建立跨区域产业合作园区、科技创新联盟等合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例如长三角地区城市之间通过共建产业园区,推动产业梯度转移和协同创新,提升区域整体发展活力。



安全与韧性建设


1. 经济安全保障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针对关键产业,梳理产业链薄弱环节,通过加强国内原材料供应保障、培育本土替代供应商、提升产业备份能力等措施,应对外部断供等风险,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自主可控,比如对于半导体产业,加大国内半导体材料研发生产力度,扶持本土芯片制造企业发展,防止因国外制裁导致产业发展受阻。

金融安全维护: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规范金融市场秩序,提高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保障金融体系稳健运行,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例如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影子银行等领域监管,防止金融泡沫和局部风险扩散。

2. 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提升

灾害预防与应急响应能力增强:完善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应急物资储备、应急救援等机制,加强应急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如建设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等,提升应对洪涝、地震等灾害的能力。

社会安全稳定维护: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总之,“十五五”战略规划关注的重点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立足国家发展大局、聚焦民生福祉提升,旨在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具韧性的发展。


最新政策交流学习
关注十五五规划、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全过程工程咨询、EPC、ppp项目、招投标、最新政策变化,实施流程方案,学习班推荐,及分享最新课题及案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