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规划编制框架的示例,供参考
发展环境
国际环境
国际环境:分析全球经济形势、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国际贸易格局变化、地缘政治风险等对我国的影响。
国内环境
国内环境:总结“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分析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如经济结构调整、人口结构变化、生态环境保护等。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
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明确“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等。
具体目标
具体目标:细化经济、科技、产业、环境、社会等各领域的具体目标和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研发投入强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率、城镇调查失业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等。
主要任务和举措
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产业升级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产业升级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国内市场与新发展格局
国内市场与新发展格局: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数字化发展
数字化发展: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
农业农村发展
农业农村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促进区域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
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开放合作
开放合作: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安全保障
安全保障: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规划实施保障
加强党的领导
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
健全规划体系
健全规划体系:加强国家发展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导向作用,强化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空间规划与国家发展规划的协调衔接,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国家规划体系。
完善实施机制
完善实施机制: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政策协同,强化监测评估,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顺利实现。
强化政策支持
强化政策支持:制定和实施与规划相配套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等,为规划实施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加强要素保障
加强要素保障:优化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配置,提高要素质量和配置效率,为规划实施提供要素保障。
动员全社会力量
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强规划宣传和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规划实施氛围,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规划实施。
小编推荐:
“十五五”规划重点问题研究及规划编制方法专题培训班
2025年2月28日-3月3日(北京市)开班
授课师资简介
周老师: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原副司长、一级巡视员
如有想法了解参加请联系王老师:13511052632(微信同号)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