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五五”规划阶段性特征

文摘   2025-01-04 22:32   北京  


  规划

2026-2030

  “十五五”规划



关于“十五五”阶段性特征




经济发展方面

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

产业结构有望进一步优化升级,传统制造业加快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技术等将从培育期更多地走向成长期,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升,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内需市场的作用更加凸显,消费不断升级,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国内大循环更加畅通,同时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对外投资和贸易合作也将朝着更高质量、更具韧性的方向发展,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和优化。

创新驱动引领作用增强

研发投入大概率会持续增加,国家对于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机制更加完善,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充分释放,创新成果转化效率显著提高,从而助力我国在更多前沿科技领域实现突破,摆脱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社会建设方面

人口结构深度变化应对需求凸显

-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十五五”期间将更加注重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从养老设施建设、养老服务供给质量提升、长期护理保障制度健全等多方面发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同时,随着人口素质进一步提升,对于高质量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需求也更为迫切,以更好地匹配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 民生福祉改善要求更高

- 人民群众对于优质医疗、教育、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期望持续提升,要求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公共服务差距,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更为坚实的步伐,如加大乡村振兴力度,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完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等,提升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内外部发展趋势因素


1. 全球发展趋势

关注国际经济形势、贸易格局、科技革命等变化趋势,分析其对国内及本地区、本行业可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前谋划应对策略,使规划具备国际视野和前瞻性。

如面对全球数字化加速发展趋势,各地在“十五五”规划中要积极布局数字经济,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培养数字人才,避免在国际数字竞争中掉队。

2. 国内发展趋势

把握国内人口结构变化(如老龄化加剧、劳动力素质提升等)、消费升级、新型城镇化推进等趋势特点,相应地调整产业布局、公共服务供给、城乡建设等规划内容,贴合国内发展新需求。

像随着消费升级,“十五五”规划中可考虑增加高品质消费场所建设、培育特色消费品牌等内容,满足居民日益多样化、高端化的消费需求。

3. 行业发展趋势

深入研究所在行业的技术革新方向、市场竞争态势、产业融合趋势等,引导本地产业或业务向符合行业发展潮流的方向转型升级,保持竞争力。

以农业为例,要根据智慧农业、生态农业等行业发展趋势,在“十五五”规划中规划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推广绿色生态种植养殖模式等内容。

明确目标体系重点任务


绿色发展方面


减碳与生态修复任务深入推进

我国“双碳”目标进入攻坚阶段,“十五五”时期要在能源结构调整上取得更大成效,加快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稳步推进煤炭等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工业、交通等重点领域的节能降碳举措将更为严格且精细化,同时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加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更加成熟,生物多样性得到更好保护,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不断拓宽。


区域发展方面

区域协调共进格局持续优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在产业协同、科技创新协同、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等方面取得更多实质性成果,同时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也不断推进,特殊类型地区如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的发展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这些阶段性特征只是一般性的概括,实际发展过程中会因国内外形势变化等诸多因素而呈现出更为复杂且动态的特点。









最新政策交流学习
关注十五五规划、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全过程工程咨询、EPC、ppp项目、招投标、最新政策变化,实施流程方案,学习班推荐,及分享最新课题及案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