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爆!兽药行业24年“大地震”,大企业利润暴跌近80%!科技赋能猪舍!机器保姆上岗,“脏累活儿”秒变“高大上”科技活......

文摘   2025-02-01 12:09   江西  

 “这是我们猪舍的机器保姆!”从牧原股份的饲养员一路做到厂长,养了18年猪的曹江理没想到,自己竟有了机器人“同事”。随着智能化养殖的不断进步,传统产业正借助科技创新持续迭代升级,企业的降本增效有了更多“好帮手”,饲养员也变得更轻松!


近日,A股上市公司中牧股份发布全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4年1-12月业绩大幅下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251.00万至8803.00万,净利润同比下降84.49%至78.16%。

01

智能!猪舍有了机器保姆,

“脏累活儿”变成了“科技活儿”


智能化让养猪更轻松

在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的牧原股份内乡肉食产业综合体园区养猪楼内,中国证券报记者看到,猪舍的“清洁保姆”正忙前忙后,溢流排污装置自动将猪舍板下粪水清理得干干净净。“板下清理可是个难题!过去人工清理效率低,还把人累个半死。”曹江理感叹,“机器人可帮了我们大忙!”

智能机器人把养猪这个“脏累活儿”变成了“科技活儿”,猪也被照顾得白白胖胖、健健康康。园区内,智能供料中心年产72万吨饲料,通过智能管链系统输送到猪舍。在猪舍内,智能饲喂系统给猪提供定制“营养餐”。

图片来源:新华社

“猪饿了,用鼻子拱拱饲喂槽,‘美食’就落了下来。”曹江理笑着说,“别小看猪,它们可聪明哩!如何与智能系统打交道,它们一教就会。”


猪舍里,智能空气过滤系统让空气质量达到或接近于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水平,可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等疾病。猪舍上方,智能巡检机器人在轨道上来回游走,24小时监护猪的生活起居,负责监测猪的姿态和声音,及时发现咳嗽、腹泻等问题。饲养员用一部手机就能实时跟踪每头猪的健康状态。


技术养猪,成生猪养殖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养猪插上技术翅膀,生猪养殖企业增强了穿越周期的能力。牧原股份董秘秦军介绍,技术创新甚至使公司个别优秀产线的生猪养殖成本已降至每公斤11.38元。随着成熟经验的复制和推广,公司整体生猪养殖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

2024年,生猪养殖行业实现量价齐升,智能化带来的降本增效,助推猪企业绩回暖向好。温氏股份、神农集团等企业也陆续明确2025年降本目标,以抵御供需调整、价格波动等因素带来的经营风险。依托技术创新实现精细化管理,成为生猪养殖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养猪插上了技术翅膀,基层员工也有了满满获得感。“技术先进了,效率提升了,成本更低了,公司利润厚了,饲养员们的‘钱袋子’也鼓了。”曹江理说,“一些优秀饲养员的月薪甚至翻了一倍!”

在牧原股份内乡肉食产业综合体园区内,21栋年出栏生猪量10万头的养猪楼整齐地排列在记者眼前。这里空气十分清新,以往所谓的猪臭味没有了。

“猪舍排出的气体被楼顶的智能过滤系统净化了。”在曹江理看来,技术消弭了大众对生猪养殖行业的刻板印象。在智能系统的帮助下,养猪不再是件难事儿。“越来越多从内乡走出去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应聘饲养员。年轻人的到来,让我感觉充满了希望。”

02

价格战大企业2024净利润降幅近80%,

兽药企业开始出现两极分化



公司基于以下原因做出上述预测:  


2024年受行业产能过剩,养殖企业盈利水平下降,原材料价格持续波动,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下降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以及2023年处置长期股权投资产生投资收益14,356万元,而2024年无相关资产处置事项。


因此,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有所下降。公司已积极应对多重压力,及时优化营销结构,加强营销力量,深挖客户需求,积极开发新产品、拓展新业务。


同时公司也进一步加强对日常运营的统筹管理,努力推进公司整体的降本增效。目前,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仍保持较大韧性和活力,公司生产经营平稳有序。


公司所属行业为养殖业。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牧股份”,拥有全资、控股和合资生物制品企业8家,全资及控股饲料企业8家,全资及控股兽药企业4家。公司主要产品占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市场份额,主要产品的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第一。


兽药企业开始出现两极分化


2024 年,我国动保行业半年报显示兽药企业开始出现营收两极分化现象,大部分兽药企业利润大面积下滑,那些比较差的兽药企业最高同比下降 550% 多,但仍有少数兽药企业销量、利润逆势双增长。


近日,几家A股上市动保企业率先预告了年度业绩:


普莱柯: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000万元至1亿元,同比下降42.70%至54.16%。


生物股份: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4亿至1.23亿,净利润同比下降63.43%至56.61%。


回盛生物:预计2024年将实现归母净利润-1700万元至-2300万元,由盈转亏。


申联生物:预计2024年全年亏损4500万元,净利润同比下降242.77%,预计营业收入为3.03亿元。


14 家上市动保企业营收额相比同期增减分化明显,既有绿康生化等 9 家最高达 36.96% 的增幅,又有科前生物等 5 家最高达 24.69% 的降幅。


这些企业给出的业绩下滑原因,大多是:2024年动保行业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导致毛利下滑,许多企业陷入“量增利降”的困境。与此同时,头部养猪企业纷纷布局自己的动保板块,这一趋势给独立动保企业带来了更为严峻的挑战。牧原股份、温氏食品、双胞胎集团、正大养猪、大北农等养猪巨头,均已完成或正在积极推进动保领域的布局,他们凭借自身庞大的养殖规模,牢牢占据了一部分市场份额。


对于动保企业来讲,产品竞争激烈,被压价“降利”是太残酷,但是比残酷更残酷的是猪企的动保板块布局直接“入局”,抢占市场!



但是对于牧原、温氏等养猪企业来讲,拥有自己独立的动保企业或是可控的动保产品供应商,有利于保证产品供应的稳定性,也有助于进一步控制成本。


可以预见,动保行业正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


2025年兽药行业将呈现出多方面的发展态势


在市场规模方面,随着全球及国内养殖业的全面复苏,特别是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模式的加速推广,兽药需求显著增加。


预计到 2025 年,全球动物类药材市场价值将超过 100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5%。


在中国,兽药市场规模也在持续扩大,农林牧渔业科研和技术服务的行业增加值逐年上升,反映了市场对兽药及相关技术服务需求的增加。


在产品类型方面,兽用药产品主要包括兽用生物制品、兽用化学药品和中兽药三大类。其中,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占据主导地位,但中兽药的市场份额也在逐年提升。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动物健康的关注度提高,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绿色、安全、高效的兽药产品将成为市场主流。


在市场竞争方面,大型企业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小型兽药企业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压力。企业需要加强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差异化竞争优势,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


随着我国兽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24 年上半年新兽药产品注册45 个,数量与2023上半年的30个增加了 15 个。


国内兽药产品类型以生物制品为主,其次为化学药品和中兽药。化学药品产品以预防和治疗犬、猪、鸡和牛疾病为主,而中兽药产品以治疗和预防犬和鸡的清热解毒药为主。


根据中国兽药协会数据,2022年兽用化药行业原料及制剂共456.35亿元,其中原料药销售额173.02亿元,化药制剂市场销售额约为283.33亿元。兽用化药在整个兽药产业占比超过2/3,是兽药行业的主力。


编辑:春夕
来源:综合中国证券报、公司公告、兽药药理等



【版权声明】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我和10W+中间就差你一次转发

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https://zhuwang.com.cn/)官方账号,为您提供新闻热点、猪价行情、养猪政策、养猪技术等信息服务,让养猪更轻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