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Wind发布“2024年度中国上市企业市值500强”榜单,上榜企业总市值74.1万亿,上榜企业门槛为344亿元、平均市值为1483亿元,同比2023年分别增加241亿元、36亿元。其中,共有6家农牧肉食品企业上榜,市值6315亿元,占总市值的0.85%。
牧原股份以2100亿元的市值排名第64位,入列TOP100企业之一。TOP100—TOP200中有3家,温氏股份以1099亿元的市值排名第149位,通威股份以995亿元的市值排名第163位,双汇发展以899 亿元的市值排名第179位。TOP300—TOP400中有1家,海大集团以816 亿元的市值排名第206位。TOP400—TOP500中有1家,新希望以406 亿元的市值排名第411位。
上榜的6家农牧肉食品企业,只有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双汇发展等3家企业的市值高于2023年营业收入,新希望的市值尚不及2023年营业收入的50%。
牧原股份2024年业绩预告
牧原股份,主营业务为生猪产业,2023年营业收入1109亿元。1月8日,牧原股份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1362.25亿元,同比增长22.88%,直接创下历史新高。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将高达170亿元至180亿元,同比暴涨498.75%至522.21%。这一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生猪销售的强劲表现。
生猪销售量的增加以及销售价格的上涨,共同推动了营收的大幅提升。2024年,公司生猪销售量为7160.2万头,较2023年增加778.6万头,增幅为12.20% 。同时,生猪销售价格也较2023 年明显上涨,2024 年1-2月,商品猪价格为13.84元 /kg,随后逐月上涨,9月达到19.71元 /kg 的年度最高位 。
温氏股份2024年业绩预告
温氏股份,主营业务为畜禽产业,2023年营业收入899亿元。1月3日,温氏股份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亿—95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63.90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温氏在最新的投资者活动中表示,得益于公司养猪成本持续下降、销售规模增长、价格上升等因素,温氏猪业实现盈利 82亿—84 亿元。从出栏量来看,2024年温氏股份司销售肉猪3018.27万头,同比增长14.93%。温氏还初步制定了2025年肉猪销售目标约3300万—3500万头。
双汇发展2024年业绩预告
双汇发展,主营业务为肉制品加工业和屠宰业等,2023年营业收入599亿元,2024年1—9月份营收440亿元。双汇发展主要产品为包装肉制品和生鲜产品,2024年前三季度,这两者营收占比分别为43.6%和49.6%。
近年来,这两大业务营收皆处于下滑状态,其中肉制品加工业营收从2020年的281亿元降至2023年的264亿元,同期屠宰业从483亿元降至2023年的310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该公司肉制品加工业和屠宰业营收分别为192亿元和218.26亿元,同比分别下滑7.7%、9%。
海大集团2024年业绩预告
海大集团,主营业务为饲料、水产、生猪产业等,2023年营业收入1161亿元,2024年1—9月份营收440亿元。据海大集团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42.50亿—48.00亿元之间,同比增长55.04%—75.10%。上年同期净利润为27.41亿元。
公告显示,业绩变动的原因是,海大始终聚焦饲料主业,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导向,持续强化核心竞争力,饲料产品力、专业性、区域覆盖面不断提升。2024年全年,海大实现饲料销量约2650万吨(含内部养殖耗用量约 210万吨),同比增长约9%,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养殖业务稳健推进,专业能力持续提升。从出栏量来看,海大集团2024年累计出栏生猪约577万头,同比涨超30%,也是首次进入全国生猪出栏TOP10榜单。
新希望2024年业绩预告
新希望,主营业务为饲料、畜禽肉食品等,2023年营业收入1417亿元,2024年1-9月份营收772亿元。其中,2024年企业累计实现生猪销量1652.49万头、生猪销售收入为267.58亿元,同比均有小幅减少。至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进一步下降至70.85%,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2.74亿元,同比增加24.14%。
通威股份2024年业绩预告
通威股份,主营业务为光伏产业及农牧产业(饲料、水产、畜禽肉食品等),2023年营业收入1391亿元,其中农牧产业营收355亿元;2024年1-6月份营收438亿元,其中农牧产业营收145亿元;2024年1-9月份营收683亿元。2025年1月17日晚,通威股份发布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70亿—75亿元左右。
这可是公司历史上的首次亏损,变动幅度达到了惊人的-155%!在亏损原因中公司表示,2024年,在光伏产业主要制造环节均呈现阶段性供需失衡的严峻市场环境下,公司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