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图!日照发现大量周代墓葬
乐活
2024-10-09 10:00
山东
本次发掘点位于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后稍坡东,具体位于沈海高速以东、钢铁大道以南、宝岚路以西、后稍坡村以北。2023年,在对当地一钢材物流园项目勘探时发现。2024年5月至9月,由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配合该项目进行考古发掘。在约3600平方米发掘区内,共发掘从岳石文化至周代、汉代、宋元、明清历代遗存遗迹,时间跨度超过3500年。其中,岳石文化遗存尽管少量,却也有不一般的考古意义,证明早在3500年至约4000年前,此处已有先民生存,对研究该地区的发展史提供了重要资料。呈现在考古队员面前的主要为两处灰坑,其中一处因上部被扰乱,开口距地表仅0.35米。椭圆形坑内最大直径3.12米,深0.63米。填土中发现灰褐色粉砂粘土、草木灰、烧土颗粒、陶片等。根据出土陶片及器型特征分析,年代为岳石文化时期。此次日照后稍坡东遗址中,以西周、东周文化遗存为主,考古意义更加重大。据分析,后稍坡东遗址西部早年主要为西周中、晚期的居民生活区,延续到东周时期,村民东移,并修建了环壕聚落。遗址西部的早年居住区此时规划为家族墓地。考古发掘中,共清理东周墓葬142座,因早年平整土地,部分墓葬上部遭破坏。以春秋中晚期墓葬为主,亦有少量战国时期墓葬。这些墓葬清一色为长方形土坑竖穴中小型单人墓,分布集中,排列有序,极少有打破关系。墓向多为东西向,少数南北向。使用木质葬具,大多数一棺,极少数一棺一椁。死者统一面向上,以仰身直肢葬为主,上肢微曲或两上肢相叠放在下腹部。推测受当地酸性土壤影响,人骨和棺木保存均较差,木棺也仅存灰痕了。在考古队完工报告中,未提到有“商代”遗存,不过,这也不算是缺项——据考古队主要队员石岩介绍,考古人员在一些春秋、战国时期墓葬的腰坑处发现殉狗,而殉葬狗就是周人的特点,推测这处位于莒文化统治区的遗址,早年曾受到殷商文化的影响。而该时期出土器物也具有典型的莒文化特征。山东省水下考古中心日照后稍坡东遗址考古项目领队孟杰介绍,本次周代墓葬大量的发现和清理,在岚山尚属首次,也是鲁东南沿海地区又一次重要发现(2012年东灶子遗址发现60余座同时期墓葬),考古队按墓葬分布、形制和朝向分析,推测为家族墓地,(人骨与浮选土样在检测的路上)对研究该地区莒文化中小型墓葬形制、随葬习俗等提供了翔实而宝贵的资料。在挖到的西周360处、东周172处文化遗存中,除墓葬外,还有灶、灰坑、灰沟。其中发现大量陶制器物残件,根据其风格样式亦可作为断代重要依据。本次发掘出土遗物主要有陶器、玉器、铜器和石器。岳石和周代文化遗存主要以泥质灰陶、夹砂灰陶、夹砂红褐陶残片为主,多饰有绳纹,少量素面。器型有鬲、豆、罐、盆等碎片;墓葬随葬品丰富,共出土可修复文物约629件,多为鬲、罐、罍;少部分鬲、盂、豆、罐、罍等陶器组合,另有少部分墓葬棺内有玉器、铜随身兵器出土。部分随葬品明显与生产有关,如,石斧、石纺轮以及其他石器。玉器的出土往往会受到社会更多关注,考古队员石岩认为,此次后稍坡东遗址出土玉器应是随葬品,从造型看是玉玦,属耳饰一类。所用玉质也不是很好,只有两座墓出土。历时约5个月的考古发掘中,考古队引入科学理念,同时进行公众考古活动,他们还与专业机构联手,实施出土文物修复保护。修好的随葬陶瓷器以组合方式出现,有助于深化人们对当时社会的认知与了解。(照片均由考古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