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科医生的「大脑使用攻略」:坚持这么做, 孩子真的会变聪明

教育   2024-11-13 14:01   上海  


“上天送给孩子的礼物,是一个可塑性很强、适应性很强的大脑。”

本文根据黄翔医生《大脑喜欢这样学》一书内容整理编辑,作者:蝎子号。如果您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一做数学就磨蹭、一背英文就尿遁、一写作文就犯困……你家是不是也有同款孩子?


期中考试将至,又到了父母辅导作业心梗的“高发期”。陪孩子学习真的是人生至暗时刻,没有之一。


据说,智商在人口中表现为正态分布,两头少,中间多,一个倒U曲线,中等智力的人应占全人口的近7成。


看了这组数据,我内心直犯嘀咕:孩子挺聪明,为什么学习时状况百出?父母没少花精力督促,可为什么收效甚微?


再看看同龄孩子,已经“沉迷学习不能自拔”了,他父母“无辜”双眼透着凡尔赛:“我们也没督促他,都靠他自己。”

最近我看了上海市三甲医院华山医院的主治医师、研究大脑的医学博士黄翔医生的两本书——《加油吧,大脑!》和《大脑喜欢这样学》,学到了很多跟脑科学相关的知识,也校正了我过去的一些误区。


回想起从小到大身边的学霸,我突然意识到:那些读书最好的人,并不是班上学习最刻苦的,但一定是那最会聪明学习。








黄翔医生

医学博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脑外科医生,畅销书《加油吧,大脑》《最强大脑》作者,第三季健康脱口秀全国总冠军、上海市大众科学传播新锐人物、上海市十佳科普使者、上海市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首届上海市青年医学科普英才、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研究基金及牛顿基金获得者,主理自媒体视频号“小黄医生”。



说两个书中比较“颠覆”我认知的脑科学常识吧——


以前,我一直主张孩子要吃得饱,才有力气学习。但实际上,黄医生建议,应该先学习再背书,因为大脑分管记忆的海马回再适度饥饿、低温的条件下会被激活,提升记忆效率。


再比如,我知道“运动改善大脑”,于是让孩子每天下课参加1个小时的田径训练。但实际生活中,我并没有发现他因此提高了作业效率。


黄医生的解释是:运动时会长出新的神经细胞和神经联结,如果不用于学习就会被“修剪”掉。


反思我家孩子从结束运动到开始做作业,中间足足隔了3个小时!期间他躺平休息+吃得饱饱得,难怪看到作业就无精打采了。


黄翔医生曾认为读书、考试、背诵都是精神层面的事。但脑科学家发现:小白鼠在学习新技能、新知识时,大脑神经元会“发芽”,长出了树突棘,神经连接突触的最小单位。


无数的神经元组成了神经连接,无数的神经连接进一步组合形成了神经网络,就是我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


用通俗的话来说:学习真的可以长脑子、长记性。


黄翔医生的两本书给我很多的「新知」,我一边看一边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哪些手段暗合了科学,哪些又违背了科学。


11月13日,今晚7:00,我邀请到黄翔医生和我连麦,我要让他给我一份「大脑使用攻略」,找到孩子的“聪明药”。


点击卡片,预约精彩直播

一、智力不在开发
而在于刺激

黄翔医生有20年从医经验,做了不下7000例脑科手术。他发现,因为父母普遍缺乏脑科学的基本常识,在养育孩子时走了不少弯路,花了很多冤枉钱。


就拿我们用来判断孩子聪明与否的「智商」来说,如果说高智商一定能带来成功,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伤仲永的故事?为什么小时候成绩平平的中等生,反而能做出一番事业?


脑科学家认为智商测试并不靠谱,他们相信:智力是刺激出来的,而且会动态变化。 


科学家在小老鼠身上做了一个实验,发现在贫瘠的环境下生长的老鼠脑内突触数量极少,大脑最小,神经递质的浓度也最低。


所以想要孩子变聪明,就要给大脑丰富多元的刺激。而不是单一的知识灌输,死记硬背,用各种补习班把孩子的时间填满。


丰富多元的刺激包括——


首先,是来自大自然的刺激。 


大自然里拥有最丰富的促进大脑发育的刺激源,徐徐清风、温暖阳光、树叶触感、四季变化,都可以促进大脑“快乐激素”的分泌。


一篇刊登在《国际环境健康研究杂志》的研究表明,每天在户外待上一小段时间能够让人更加快乐,即便是不做运动,只是去公园待上20分钟也能让状态更好。


无论再忙,父母带孩子去公园晒晒太阳、打打滚、扑扑蝴蝶,可能比任何早教班都管用呢!


其次,是社会活动的刺激。 


要想孩子聪明,脑子灵光,一定要增长见识,多和人交流。去参加一些团体性的社会活动,比如亲子运动会、团体手工活动等。


让孩子多跟他人接触,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大脑的潜能才会被进一步释放。


我平时喜欢组织露营活动,邀请孩子的同学来参加,看样子培养了他高情商、好人缘的一面
可见,并不存在高智商或低智商的孩子,只存在高智商或低智商的教育方法。


现在很多父母会给孩子报早教班、死记硬背加减法、以孩子健康安全为由把他们关在家里,都对孩子大脑没有任何帮助。


点击卡片,预约精彩直播


二、天才是可以被塑造的

脑科学有一个振奋人心的发现,就是大脑具有可塑性,而且大脑的可塑性一辈子都存在。


人在一生中,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而且,大脑还是「用进废退」。当我们不断学习,不断重复,神经元的连接就越稳定,知识的掌握就越扎实。而一旦训练稍有松懈,已经搭在一起神经连接也会慢慢减弱。

我想,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会有“暑假滑坡”现象,一整个暑假摆烂玩耍的孩子,当然比不上那些每天都努力学一点的孩子了。


我们也经常听到一种说法,就是“孩子没有学习天赋”,或者“孩子没有音乐天赋”。天赋这件事,在学习中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说到真正的天赋,每个人都有。黄翔医生在书中写道:“上天送给孩子的礼物,是一个可塑性很强、适应性很强的大脑。”


因此,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天才,习得各种特殊技能。


莫扎特的音乐天赋人尽皆知,但很多人忽略了他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他从小接受音乐启蒙训练,刺激他的大脑产生了大量关于音乐的神经连接和复杂神经网络。


丰富的刺激、后天持续不断的努力、各种正面反馈等等,种种条件,构成了“天才”诞生的全部土壤。


牙买加运动员博尔特,天生脊柱侧弯,还有最不适合跑步的扁平足,但却成为人类跑得最快的男人,成为短跑界当之无愧的王者。


“天赋”是不努力的借口,也胜利者的荆棘皇冠。


三、巧用脑科学

打造学习型大脑

如何利用脑科学让孩子高效学习、主动学习,黄翔医生的书中有很多细节可供学习。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截取几段对我非常有启发、也是过去被我忽视的要点。


1.习惯的力量


跟我们的常识相悖:大脑天生不喜欢思考。专注力和自控力非常烧脑的行为,大脑不喜欢。可一旦养成习惯,所有的行为就变成大脑自动化模块处理,最小耗能的方式自动运行。好的教育就是帮孩子养成好的习惯,绝不是一句鸡汤。


2.睡觉是学习的一部分


会休息的人更会学习。睡眠时大脑并非关机状态,而是一系列精密复杂、代谢活跃的特殊阶段。如果第二天要默写,让孩子在睡前把背诵内容过一遍,利用睡眠时间巩固记忆。脑科学里有“睡前黄金1小时”的说法。


3.求知欲是大脑学习的原动力


短期提升专注力,可以用“设置截止时间”等方式,让自己紧张起来,处于危机之下。但长期专注的动力,一定来自多巴胺和血清素,做感兴趣的事,达成目标后获取奖励。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入到心流状态。


4.学习要一心一意


一边学习可以一边听音乐,但最好不要听有歌词的音乐。因为大脑一次只能理解一个语言信号,除非这首歌你已经听了几百遍了,已经可以忽略歌词当背景音乐了。


11月13日,今晚7:00,我邀请到黄翔医生和我连麦,我要让他给我一份「大脑使用攻略」,找到孩子的“聪明药”。

点击卡片,预约精彩直播

热文推荐


........................................

【蓝橡树家长圈】家长的圈子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和数万家长一起,学习最新最全教育理念和方法;与数百位牛爸牛妈畅聊教育;线上线下家长沙龙提前占座。

长按复制ID, 添加好友, 申请加入

  • 出国留学导师微信号:guanjia333
  • 学龄前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22
  • 小学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23
  • 初中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31
  • 高中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40

蓝橡树
哈佛专家创立的国际教育社区。和200万家长共同关注全球教育动态,激发孩子天赋,给他们更好的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