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领克与极氪整合,追求1+1>2
汽车
汽车
2024-12-26 08:03
北京
领克和极氪通过各自的定位与服务,形成各自的用户品牌文化。“台州宣言”的战略承接,就从极氪和领克的协同运营开始深化执行。
上海西岸是领克品牌的命运标志点。2016年领克品牌在德国成立,2017年领克品牌在上海西岸宣布正式进入国内市场。而今年12月22日,领克在此发布了Z20。此时,领克与极氪一样,都成为“极氪科技集团”的旗下品牌。强化“领克风”
Z20作为领克首款纯电SUV,其产品产品力核心是“智趣驾享”。Z20追求有格调、有趣、舒缓压力,这意味着其设计必然要走独特的“领克风”——高辨识度的外观内饰、轿跑式溜背造型、流畅且立体的轮廓、高得房率、多元灵活的储物空间、“躺平”自由、赛道基因的驾驶性能、快速补能手段和全维安全理念。在Z20的设计上,可以领略吉利践行全栈自研、供应链垂直整合的路线。电池、电机和电控都来自吉利子公司。新车搭载的新一代7nm车规级SoC“龍鷹一号Plus”芯片,以及魅族Flyme Auto车机系统,都是自研自产。Z20成了吉利新能源战略能力延伸的展示。“领克风”不止于产品,发布会同时也是第七届2024Co客大会。努力向客户提供个性化和中高频社区互动的车生活,如今几乎每一个品牌都在做类似的事。这也被厂商视为公域转私域的流量来源。而Co客的用户生态成果,体现为140多个文创、潮牌、家居产品。用户自筹自建自创的内容,在“领地伙伴市集”中,占了绝对优势的地位。领克品牌方搭了台子,唱戏的全是客户。截至目前,领地伙伴已超12000家,遍布全球4个国家、314座城市,实现了生活场景全覆盖,每年还会评选最受欢迎的领地伙伴店铺,推出属于百万Co客的吃喝玩乐指南——领选榜单。不用说,这种用户打分推荐的排行榜,极大活跃了Co客们的生活触角。而充电驿站等和车直接相关的功能,则依附于用户综合体验。Co客爱玩、会玩、玩出花样,让领克品牌方都叹为观止。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领克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也惊讶于用户社区的活跃度。新品(比如领克规划的大型插混SUV)的信息刚披露了一点影子,用户群就“沸腾”了。这让管理层对极氪与领克的整合更具信心。销量规模为何如此重要
沟通会上,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第一次面对媒体解释整合后的极氪与领克情况、目标和规划。整合之后的极氪科技集团内部,如何界定各自的方向,还有更重要的协同效应如何产生,后者决定了整合这个动作的必要性。吉利控股集团总裁
极氪智能科技CEO 安聪慧
安聪慧将整合认定为“强强联合”,旨在提升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为此需要快速形成百万级销量的高端新能源汽车集团(即极氪科技集团,下同),成为中国的BBA。前几年国内做新能源的趋势一直是“品牌加法”,现在吉利既然以加速智能化转型和全球化布局为核心,就必须集中资源做大做强。百万级销量不是许愿,集团计划在2026年就实现这一规划。简单说,极氪定位豪华电动车,领克以混动为主,定位高端。两者粗略划分经营方向的目的,自然在于避免内部过度竞争,形成更多的合力。这一定位并非绝对,因为产品规划上,大车要做超级混动,小车偏向于纯电动。这是市场竞争的趋势决定的。目前,集团已经决定不再进行新油车的开发。为什么要百万级销量?安聪慧说,虽然市场上“不带发动机的(产品)”不赚钱,但例外是特斯拉。而特斯拉开始赚钱的转换节点,就是销量到了100万辆这个级别,有效压低了边际成本。极氪和领克,一个追求细分市场高度,一个追求市场宽度。无论哪一个定位,100万辆是这类公司的生存门槛。用户与技术的独立和协同
整合的要义,就是结合优势,统一管理,强化协作,实现1+1>2。此前全球范围内,很多品牌合并之后,尽管在成本端做了很多削减,但并未实现1+1>2,反而小于2。在《汽车人》看来,成本削减的动作过大,可能误伤了独立运营时本已具备的能力。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
领克销售公司总经理 林杰
集团管理层显然对此有深入的考虑,在管理架构上,构建前台独立、中后台共享的架构。前端独立,意味着面向用户的品牌运营是独立的。而研发、数字化IT、供应链物流等共享资源,不会妨碍品牌独立建设的同时,扩大规模效应。集团设计呈和而不同,独立且协同的管理方式,以期实现用户、技术、市场目标的协同发展。在本届Co客大会和Z20的发布会上,都可以看到领克的品牌风格一如既往,且变得更鲜明和活跃,极度重视年轻群体的生活诉求,与其精神生活的格调保持高度趋同。这与极氪的品牌定调形成明确区隔。显然,领克和极氪,依然选择通过各自品牌的定位与服务,形成各自的用户品牌文化。虽然领克和极氪的产品定位和具体技术有区别,但两者对智能化的诉求是一致的。Z20的产品已经体现出吉利全栈自研和整合研发资源、价值链的意图。极氪科技集团更要沿着这条路狂飙。安聪慧不无自豪地宣称,极氪科技集团是全球唯一一家电动化领域产业链高度齐全的公司。电池、电机、电控、补能、减速箱、电驱,包括下一级的碳化硅、芯片等核心零部件,全部自研自制。比如,吉利的金砖电池在极氪、领克的产品上大量应用。而智能化体现在座舱、智驾和电子架构上。事实上三者不可分,座舱域不仅涉及到座舱开发,也必然涉及到域控软硬件设计,并建立电子架构基础上。智驾则与中央计算、域控有关。在这些领域内,吉利正在形成软硬件自研体系。安聪慧表示,吉利已经实现智能化的产业链垂直整合。前期吉利建立了多条智驾、智舱的研发技术路线,两年前就开始收窄路径了。随着AI大模型时代带来,智驾要考虑的算法、算力、数据需要大资金投入。同时,因为AI的大模型路线,各企业在起跑线上的差异已经变小,重点要看今后的投入。吉利在这方面的投入强度,已经站在业内前沿。而极氪科技集团将达到的百万级销量,将对数据积累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在智驾和大模型上的投入,占吉利研发的比例也是所有子项目中最高的。这是长期行为,需要以销量现金流作为支撑。这也再次证明了,两品牌整合之后的规模,为什么如此重要。由于两品牌定位的差异化,吉利的智驾平台也将依照高性能平台和高性价比平台的分化路线去各自实现。领克和极氪所用智驾平台,都属于前者。产品与市场着眼于全球
极氪聚焦于一二线市场,如果追求进一步上量,就需要渠道下沉。运营协同后,极氪与领克共同做渠道。在深耕国内下级市场的同时,领克和极氪都在追求国际化、全球化发展。两者都有三大销售公司:国内、欧洲和其他市场。两个品牌最重要的海外市场就是欧洲。领克已经在欧洲做了全面布局,而极氪则在2024年开始布局。领克和极氪都在和沃尔沃做协同。沃尔沃在欧洲的销售和售后体系,可以给领克使用。安聪慧表示,2025年的欧洲市场,极氪和领克将充分协同,争取相对今年实现翻倍的销量目标。在欧盟对中国电动车的现行政策下,集团仍然制定了如此高的目标,看来对品牌运营的信心很强。欧洲以外的市场,增长可能也很快。领克和极氪在不同技术路线的协同,将起到互补作用。安聪慧表示,国内20万-30万元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不亚于十几万元的市场,而且竞争的产品要素更多。既然极氪不会在这一细分市场做混动了,但在40万、50万元市场的大型车上,极氪将做“超级电混”,支撑豪华属性。林杰透露了两品牌整合之后的产品规划,2025年领克将推出3款车型,以插混为主,纯电则将Z10、Z20深入做,他暗示将推出更多的同平台版本。对于极氪和领克在20万-30万元的重叠区域,除了能源形式,两者在设计语言和用户元素上做出进一步区分。这也是领克倾向于透过Co客大会进一步推进用户生态建设的理由。目前,集团管理层的主要精力,放在确保整合后的协同效应体现。一个是围绕销量规模扩张,来做全球运营;另一个是抢占智电技术的制高点,将通过整个吉利对AI的投资和供应链整合推动。“台州宣言”的战略承接,就从极氪和领克的协同运营开始深化执行。
【版权声明】
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邮箱:qcr007@126.com
电话:010-63135250
【汽车人】本田日产合并,中国业务有无影响?
【汽车人】一汽人事调整:“75后”担重任
【汽车人】丰田2024,软着陆与硬转型
【汽车人】奔驰三季度利润腰斩,中国市场成最大拖累
【汽车人】大众中国:裁员的背后
【汽车人】出口遇堵,中国车企何去何从
【汽车人】全球盈利,中国亏损,轮胎巨头普利司通也撤了
【汽车人】全球车业裁员潮来了
【汽车人◆葳漪专栏】2025年的车市会更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