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欧中电动车欲成协议,接下来呢?

汽车   汽车   2024-11-27 08:03   北京  



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已经从对抗转向合作。但到了某一阶段,妥协与合作的主轴,将重新回到对抗主轴。


作者黄耀鹏
编辑丨大华
出品汽车人传媒

欧盟对华加征电动车关税的谈判,自6月起就一直没有进展,双方都展示了强硬态度。10月底欧盟关税开始实施,双方谈判并未停止。

本来以为接下来是“垃圾时间”,没想到从11月中旬开始,谈判峰回路转,外界开始感受到双方立场上接近了,直到11月23日,欧洲议会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向德媒透露,双方“即将”达成协议。


截至发稿,谈判仍在进行,但已经消灭了再次谈崩的担忧,可能是协议条款的细节或者执行、验证方案尚未达成一致。协议文本也未公布(可能最终也不会公布),舆论猜想是以中方最低价格承诺,加上欧盟期待的本地化投资+技术转让为筹码,换取欧盟不加征或者轻微加征关税。

1

峰回路转的妥协


看上去是8月份中方提议却遭欧方立刻拒绝的版本升级,朗格表示:“这将消除不公平补贴对竞争的扭曲,这就是最初征收关税的原因。

有人认为,欧方初衷就是得到中方投资和技术转让,也就是奔着妥协去的。但大多数舆论则认为,特朗普当选,是双方从对抗戏剧性转向媾和的直接诱因。

这个说法有很强的说服力。在谈判进程中,双方的贸易关系和各自的经济背景,都没有太大变化,因此这些都不是推动变化的因素。

随着特朗普政府阁僚名单公布,欧盟和中国都意识到必将面临一场血腥的贸易争斗,双方都有避免双线作战的战略企图。中国面临的局面确定性很强,而欧盟所谓的美国盟友身份,并不能缓和即将到来的欧美贸易冲突。


有一个国内尚未广泛报道的信息,即号称暂停一年的奇瑞在西班牙的合资项目,在11月24日举行了首款车(S700)下线仪式,不但尹同跃到场讲话,国家领导人也出席了下线仪式。

该项目以SKD方式开始投入生产,确凿无疑地表明中欧达成了妥协。

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已经从对抗转向合作。尽管有协议约束,双方对“合作”的理解,可能大相径庭。而且到了某一阶段,妥协与合作的主轴,将重新回到对抗主轴。

2

“市场换技术”的逻辑谬误


就谈判手段而言,欧盟和美国有点像,都从强力施压开始,一开始喊高价;而中方则是慢慢加筹码,从猪肉到白兰地,从奶酪到葡萄酒,以至于双方都摸不清对方真正的诉求。

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也会出现在随后的合作中。很多人将中欧协议的内容简化为“市场换技术”,还以中国当年引进德国、日本、法国、意大利汽车技术为例。实际上,如果不带某种强制性,“市场换技术”从未成功过,无论在中国还是其他地方。

原因很简单,声称持有市场筹码的一方,并不真正掌握这个筹码。即便计划经济下,政策的威力远大过市场经济,但只要谈到市场,一定是商业规律起到主导作用。政策能在短时间内扭曲价值,但长期而言,市场只属于竞争力更强的参与者。


封闭市场,也只会加大内外水位差,积累下来,也会让内外部竞争力差异加速扩大。“高渗透压”最终会冲破“隔膜”(海关),压垮低竞争环境的所有市场主体。那时的破坏性和保持一定程度的开放环境,不可同日而语。严格说,长期封闭市场是很难自持的。

既然“市场”这个筹码有兑现问题,那么技术转让就可能成为空谈。中国有那么多的合资车企,没有哪个合资的中方,完全依赖外方技术而独立存续和发展。最多就是承接点对方落伍一代或者两代的技术,然后寻求自建价值链,自己推动技术更新。

所谓转让,作为技术的点拨和启蒙还是可以的,指望全盘照抄没戏,技术持有方也很难自愿拿出来共享,除非像大众汽车买小鹏技术那样,直接现金兑价获取,一对一公平买卖,包教包会。

3

好处怎么分?是个问题


欧盟现在是技术受方,问题就更复杂一些。对于欧盟27个成员国,对华关税是统一的,但技术到底给谁呢?给德国人、法国人,还是西班牙人、意大利人?欧盟有能力协调潜在技术承接方,让他们放弃竞争,彼此分享吗?中企愿意扩散技术给如此之多的伙伴吗?


投资也是如此,中企如果自己选择投资地,势必引来潜在引资方的争夺。欧盟可以就关税投票,但技术和投资属于成员国内部事务,欧盟没有决定权,而且怎么分都是得罪人的事。

有人担心投资或者技术给了某国某企业,域内对手疯狂杯葛。这有些多虑了。矛盾主要在引资、引进技术确定之前,而非在落地之后。从以往的选择来看,中企更喜欢对华持大体上友好态度、营商环境友好、劳动力价格相对低、配套相对齐全的投资地。而技术恐怕也是优先转给投资伙伴。

4

欧盟电动车产业困境


实际操作中,问题更麻烦一些。准确地说,解决欧盟电动车发展的关键,不在于技术。欧盟挖空心思获得中企的电池配方、供应商名单,甚至不惜动用工业间谍的手段,都不会有太大作用。

2021年中欧电动车发展势头接近,现在差出好几个身位,中国一家的新能源生产占了全球的60%。而欧洲品牌解决电动车研产成本的办法,就是把生产线放在中国。今年第一季度德国在华直接投资近25亿欧元,第二季度增至48亿欧元,上半年合计73亿欧元,创历史新高。以至于欧盟关税的一半的打击对象,都是欧美车企在华产能。

11月,欧元区的制造业PMI为45.2,而德国PMI为43。今年德国从整车厂到一级供应商,几乎都有裁员计划,少则几千人,多则上万人。


今年1-10月,欧盟电动车销量下跌4.9%。不足5%的下跌,按理说不应该引起这么激进的裁员反应。博世CEO哈通公布裁员计划时,表示无法完成2024年的盈利任务所致。其实更可能的是对未来几年的盈利都不看好,才会有如此坚决的收缩计划。

一方面,来自中国市场的利润大幅减少;另一方面,和基础能源有关的成本急速上升。两头挤压的结果,主机厂的利润报表遭遇空前压制。而利润压力沿着供应链传导的结果,是整个行业都无法保持稳定了。今年上半年,德国中小汽车供应商申请破产比去年同期再增60%。

这两者的变化,一个由于中国市场内部的竞争,另一个源于地缘关系的破碎,欧盟都解决不了。

就技术而言,对欧企最重要的并非是电池配方之类的技术,而是低成本规模生产技术,以及获得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稳定供应的问题。这两者貌似只涉及成本,实则关乎存亡。

欧洲电池供应商“独苗”北伏(Northvolt)破产,就是因为在资金耗尽之前,迟迟无法建立稳定的产能。让北伏去中国采购碳酸锂和镍金属,并在中国招募到大量合格的工程师,以解决工艺不稳定的问题,都不符合欧盟的政策,商业上也不大可行,结果就是欧盟把自己精心培育的企业给憋死了。


欧盟电动车产业,亟需稳定的供应和相应的人力资源。这三年,欧盟没有依靠市场拉动研发线的转型,也就没能拥有足够的专业人力资源,两者是一回事。无论多么慷慨的技术转让,都不能解决目前的困境。

欧盟想必对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心知肚明,但那些真正的需求,无法依靠政策或者谈判,甚至商业手段获得。这些生产力要素,只能植根于本地市场。之所以还要处心积虑地和中方拉扯,这只能用“看上去足够努力”来解释了。

中企可以去欧盟投资或合资,也可以转让技术,不妨碍通过这两点获取商业利益,但早晚会发现,生产留在国内,只在欧盟部署轻资产,会更好打理一些。

对于欧盟汽车产业来说,市场换不来技术。即便不考虑美国因素,中欧双方对彼此的失望,将在未来几年内迅速到来。这比当初欧企到中国投资的蜜月期,要短得多。


版权声明】

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邮箱:qcr007@126.com

电话:010-63135250


往期推荐

【汽车人】从广州车展看明年趋势

【汽车人】中国车企投资墨西哥,前景堪忧

【汽车人】汽车产业的利润都去哪儿了?

【汽车人】奔驰三季度利润腰斩,中国市场成最大拖累

【汽车人】大众中国:裁员的背后

【汽车人】出口遇堵,中国车企何去何从

【汽车人】全球车业裁员潮来了

【汽车人◆葳漪专栏】为追流量全民营销?且看姜萍和沙白



汽车人APP

专业资讯
汽车人网

行业新闻
汽车人时刻

视频播报
喵豆汽车

动漫聊车


感谢您的点赞、在看


汽车人视线
以人为本,从人出发,做有温度的行业解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