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您带来第十一期
在第三区人民政府初建的日子里
文 | 詹洸
重庆解放后的第一个春天,我从中南军区转业到重庆,市委组织部分配我到新成立的三区工作。从神仙洞“王园”出来时,虽然已服从了组织分配,我心里还是七上八下。长期在野战部队与枪杆、山头打交道的人,这么“一言为定”,就去与笔杆、大城市的千头万绪打交道,虽不像是去赴汤蹈火,也像是如临深渊。
拿起介绍信到市人民政府秘书处(“渝舍”)找区长周怀瑾报到,才知他也还未到职。他很忙,我们谈话时间很短,他只问了一个我的工作经历,就连连说:“好、好、好,今后我们一道好好干,好好学——从头学起嘛,学管理城市,学建设城市,像毛主席说的那样在游泳中学游泳!”
我从枣子岚垭市政府招待所背起行李提前到达“渝舍”大门口,市政府收发室的钟才七点四十分。我那时没有手表,为了不误事,只有提前动身。手表那时还是奢侈品,是洋货,我们这些供给制待遇的官兵,不会有买表的痴心妄想,我只是想什么时候工作需要,要求上级发一只。
周怀瑾八点钟准时上坡来到大门口,不一会一辆美式吉普车开来停在我们跟前。我们上车后,周怀瑾给我介绍说:“这是区委书记张文澄同志。”对这两位新首长,都是新相识,除了几句应酬话,我没有什么说的。我随二位首长走马上任,一路上只是听他们说,他们对牛角沱到磁器口这条通三区的独一无二的公路很不满意,晴天一路灰尘,雨天一路泥浆,一路都是坑坑洼洼,乘汽车比走路还累人,如遇“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的情况,乘车比走路还慢!我们这天运气好,仅一个多小时就到了磁器口四川教育学院。
下车后,我们步行过桥到磁器口正街,原十四区公所设在半山坡一个寺庙里。接管时派来的区长王寒生,重庆解放前和我有过几次接触,这次见面倍感亲切。因他们还要赶到汤家花园公安三分局开会,要我在这里暂住下来,首要任务是尽快在沙坪坝把三区人民政府机关摊子摆起来,把原十三、十四两个区公所的同志集中到沙坪坝办公。
从此,我和几个同志天天跑沙坪坝。首先是找房子——办公用的、住宿用的房子。那时的沙坪坝,基本上都是木结构的穿逗房子、捆绑房子,甚至还有棚户,只有南开中学门口到重庆大学门口这么长一条街,不是开的店铺,就是住家的人户,找去找来实在没有合适的房子。学校的房子较好,也不少,政策规定一幢也不许占用,唯一比较合适的房子又被沙坪坝公安派出所先占用了,曾商量另以公房交换,又无派出所满意的公房,当然换不成。听说私立草堂国药专科学校不办了,校址在南开中学斜对面,还可以。找人去和校长杜钢百先生商量租用或暂时借用,也失望而返。后来区委当机立断,决定就在原金刚饭店(现沙坪坝中医院)和信用社两处公房暂时挤,以后建新的办公大楼。
房子决定了,又面临家具问题。集中几十人办公,总得要一定数量的办公桌,一人总得要睡一张床,不能再睡地铺和通铺。购置办公桌和床没有钱,即使造预算申请购置,也远水救不了近火。当时打听到重庆大学有不少旧床、旧课桌堆在仓库里未使用。重庆大学当时的校委会副主任委员郑衍芬教授,十几天前才和我一道从汉口乘“民彝轮”返渝,有八九天“同舱”之谊。急中生智,于是我去拜访他,能不能借到,心中毫无把握。出乎意料,他把这件事提到了支持和拥护沙坪坝第一个红色政权的高度来处理,马上就摇电话找总务长王际强教授商量妥了,第二天我们就派人去如数借到了床和课桌。
建立三区人民政府,市里只给3200元开办费,买一部油印机就花了开办费的四分之一,其余的钱都花在购置文具、印制信封、信笺、公文纸等上了!正式开门办公时,未张灯结彩,未放鞭炮,未宴宾客,只是把市里颁发的“重庆市第三区人民政府”吊牌挂在原金刚饭店门口,通知各机关、工厂、学校和区属的各乡镇工作组“重庆市第三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在沙坪坝办公,市政府颁发的木质大印和条戳正式启用。
重庆市第三区政府关于合区的通告。
沙坪坝第一个红色政权就这样诞生了,当时谁也未感到寒酸和不光彩。不久原金刚饭店几十平方米的门厅、梯坎、露天平台就显得小了,容纳不下那么多来办事的群众!可见,不大吹大擂也能起轰动效应,只要你真心实意为人民办事,人民有事就会来找你办事。
开始,只设了民政科,王寒生任科长。只有他一个科长,财粮、文教、卫生、工商、民事调解等他都要兼顾,直到后来业务科逐步成立,任命了负责干部。当时,这些业务都集中在原金刚饭店办理,王寒生办公和住宿就在楼上。周怀瑾区长办公和住宿在原信用社楼上,秘书室办公在楼下,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成立后,会议室也设在这个楼上。
那时,重庆解放才半年,百废待兴,千头万绪。区里的干部只有几十个人(包括派到乡镇工作组的干部),大部分都是随军来重庆的西南服务团的年轻人,离开学校门不久,社会生活经验都缺乏,工作经验就可想而知了!但他们满腔热情,雷厉风行。老解放区来的(包括地下党的)干部虽有十多人,总的来说都缺乏地方工作经验,特别是在大城市工作的经验。还有几个“留用人员”,他们对本地情况熟悉,业务熟悉,但对党和人民政府的方针政策很陌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还有待树立。总之,大家都要从头学起,在这个新生的人民政权机关的战斗集体中边干边学,边学边干,在游泳中学游泳。
管理城市,建设城市,也得从区政府自身的管理和建设做起!周怀瑾有在老解放区做地方工作的经验,又有在市政府秘书处工作的经验,所以指示我先要把机关的办公制度建立起来。我完全未在政府机关工作过,心里一点谱都没有,只得反复向他请示,并多次和秘书室的几个“留用人员”商量,才逐步把“公文统收统发登记制度”“用印登记制度”“档案制度”“公稿签发制度”“会议制度”等建立起来!建立这些制度的过程,是我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也是大多数同志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在学习和实践中,我们身上的随随便便、自由散漫、粗枝大叶等游击习气,对严格的规章制度是很不适应、很不习惯的,因此“内部矛盾”经常发生。数月后,大家都基本适应和习惯规章制度的约束了,熟悉公文处理程序了,办事能力也迅速提高了!那时的人,无论来自何方都有较强的组织性,思想不通,情绪抵触,工作还是照样干,没有这个基本条件,建立规章制度的阻力,一定还会大得多!
业务划分、工作安排上,矛盾也不少。区政府是一级政权机关,算得上是肝胆俱全的。这个区是文化区,又是工业区,每项工作都需要专业干部,而我们的干部,谁也没有专业知识,更不用说专业职称了,可以说都是一般干部。只是有的干部文化程度高一点,有的文化程度低一点,有个别的还属文盲。任务来了,需要谁去干,谁就得去干,不会就自己想法学,有困难就自己克服,那时还没有“先培训,后上岗”的条件,只有“普选”试点时,先训练过几天干部。有个平素天真活泼、喜欢唱歌跳舞的女同志,分配她在机关担任监印、校对、档案保管工作;有个毫无医药卫生专业知识、贪玩爱闹、作风随便散漫的小青年,偏偏被分配到卫生科工作等。他们到岗位上,不仅要学习陌生的专业知识,克服工作中的重重困难,而且要牺牲自己的兴趣、爱好,改变旧有的习惯、作风,很显然,他们如果没有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和毅力,没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没有强烈的政治责任心,是过不了这一关的。实践证明,他们在党和各级领导的培养教育下,硬是过了关,后来各个业务科的领导工作,都是由这些同志担任的。
区政府成立后,减租退押反霸、抗美援朝、“三反”“五反”,运动一个接一个;成立区政协,召开区、乡人民代表会议,普选,人民民主制度越来越健全;市原来直接管的许多业务纷纷下放到区。区政府的担子一天比一天加重,仅靠原来的几十个人是施展不开的。区领导于是陆续抽调了一批大学生来充实机关,使干部总体文化和业务素质提高了!同时,还在社会上吸收了一批本地青年举办了“区干班”,培训后分配到乡政府和街道公安派出所任民政干事。还根据扫盲运动的需要,在社会上吸收大批扫盲教师,他们都在基层贯彻执行政府各业务部门安排的任务和深入群众的工作,起了很好的“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作用。
那时,市里许多重要工作都到三区来试点,积累经验教训,运用这个典型来引路。原因是三区成立较早,基础好,交通较便利,城市和农村特点都较充分,大中小工业,大中小学都齐全、较集中,人民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都较高——沙坪坝不仅是文化区,而且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试点工作都是新工作,常常是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市里要派干部来领导协助,区委书记和区长要亲自领导。领导重视,加上创新,先走一步的责任感、光荣感,使参加这些工作的三区干部得到了较多较好的培养锻炼。每完成一次试点任务之后,成绩得到肯定,进步受到鼓励,他们强烈的上进心、求知欲,因此保持了长盛不衰。机关干部的学习也抓得很紧,每天晚上不是学习就是开会、听报告,即使到深夜也毫无怨言。区委书记张文澄,区长周怀瑾,宣传部长龙实,无论在哪里作报告,机关干部都要争取去听。那时的报告,不是照文件念,而是结合听众的实际讲,自觉去听的人多,注意力集中,会场秩序好。由于大家有强烈的上进心、求知欲,在办公费并不充裕的情况下,订购书籍报刊成立了区政府图书阅览室,还安排原重庆美专校的校长黄伯廉专职管理。20多万人口的三区,没有一家电影院。多次向市文化局提意见,都因经费无着,国家无专项投资而无法解决。号称文化区的沙坪坝,电影院都没有,广大群众这种迫切的文化要求得不到满足,区领导于心不安。终于和市文化局、市电影公司达成协议,用楠竹和船篷捆搭建一个临时电影院(现沙坪坝电影院旧址),从开工到竣工花了不到一个月时间,是市电影公司派李廷英来主持,区里派人协助修建的。就是这么个席棚电影院,改变了沙坪坝无电影院的历史!莫小看这临时电影院,当时还和“唯一”“国泰”等名牌电影院的名字排在一起,是放映首轮影片的电影院。影片《钢铁战士》在重庆隆重首映式,就是在这个电影院举行的。首映式那天,《钢铁战士》的演员、斯大林奖金获得者张平从北京专程赶来和观众见面,他被观众围着签名,把钢笔中的墨水都写干了,还不能脱身!
解放初期那三四年,真是万物复苏的春天,形势变化发展快,任务多,任务重,压力大,很紧张!比喻为“游泳中学游泳”,那可真是在惊涛骇浪中学呀!好在那时大家都一心一意扑在工作和学习上,全神贯注对准目标往前游,如果不是这样,不遭淹死,也是要喝几口水的。
-END-
副总编:黄 伟
责 编:王 粲 郭思云
编 辑:胡亚亚 雷 诗
将沙坪坝发布设为星标
权威信息 第一时间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