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居民生活的社区,站在15分钟的角度探讨能够满足哪些生活所需?”12月6日,一场以“漫享沙滨——‘圈’出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社区规划艺术节在石井坡街道举行。通过在功能完善、活力激发与魅力提升三个方面的同步发力,让每一位居民都能亲身体验到,在精致、合理、有人情味的“规划”下的温馨、便捷、愉悦的“幸福生活圈”。
而对于参与到这场活动的社区居民而言,随着专业人员一点点的“指点迷津”,起初在脑海中还是懵懵懂懂的一张“概念图”,也在现实环境下有了具体的实践指导。
社区生活的“个性化配置”
这场社区规划艺术节,其目的就是通过专业团队的引入,一方面让属于建筑规划的“艺术形象”走出美术馆,融入生活圈;另一方面就是让居民有更多了解、参与艺术的机会,让社区成为可阅读、可漫步、有艺术的空间,提升居民幸福感和美育水平。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空间之间”营造团队便是此次活动的“智囊团”。他们要做的就是以“15分钟步行”为前提,按照群众生活需求,对公共资源进行精准化、个性化配置。同时,给公众创造一个参与规划建设管理社区生活圈的平台。
对于这样一场面向居民社区“变革”的活动,该团队牵头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肖竞表示,“规划”听起来复杂,但是一旦放进社区老百姓的生活就会变得具体。“简单来说就是挖掘社区需求,带领居民发现社区空间,调动群众的广泛参与,为社区的美好生活添彩。”
而如何挖掘?如何带领?如何添彩?以此次活动为例,不仅要走进群众收集生活空间需求,还要以“漫游”的形式体验规划成型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动手参与社区公共空间的美化活动。
“三个部分串联进行,也就很好解释了我们的规划究竟是做什么。”肖竞说,收集诉求实际就是一个挖掘的过程,群众反映强烈的就是社区下一步需要构建的。而通过“漫游”和参与一些空间微改造,则更好地让群众去理解通过合理规划后,能给生活带来哪些舒适性和便捷性。
“社区不仅是城市的基层单元,更是居民生活、交往的重要空间。”石井坡街道石滨路社区党委书记秦成表示,通过这场活动,在专业规划团队的带领下,以“众创”的形式增强社区规划能力,在调动居民参与感的同时,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从实用的角度来说,打造‘15分钟生活服务圈’,归根结底还是居民在推动构建。”
一场“自下而上”的规划
“圈”出社区居民的美好生活,就是把老百姓的需求反映到一张规划图里。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风景园林系主任毛华松告诉记者,做好这张“规划图”,要把握“人民性”和“补短板”两个关键词。
“社区为何做规划?实则就是老百姓对生活空间需求的不断更新。”毛华松提到,“人民城市人民建”,社区规划也同样要站在人民的角度去考虑科学性与便捷性。
毛华松举例说,社区新建一个运动场,这个运动场如果不是老百姓的需求,等同虚设。反之,老百姓有需求,那么我们的运动场不仅要增设,还要从规划的角度去增设。“所以,老百姓的意见是前提,专业团队只是在诉求的基础作出科学性建议。”
而另一方面,毛华松也提到,重视居民的意见建议,也是社区文化凝聚力的一环。从群众的角度考虑社区规划,在日后的落地实施阶段也能减少一些“阻力”,促成规划变成“实景”。“比起社区为居民规划,这样一种自下而上的规划更能让老百姓接受,因为它从概念性变成了一种民主性。”
构建“15分钟生活圈”,除了凸显居民的“话语权”,这样一种规划也是社区功能短板的一种补充。
“社区规划,是一种要素赋能。”毛华松说,回归到“人民城市”的理念上,规划的目的就是让老百姓从真实的生活中找到需求,而这些需求也能够在合理的范围内得到保障。
毛华松提到了一个“完整社区”的理念。他说,功能齐全的社区往往更能让人生活得更有幸福感,而科学合理得规划,不仅能从“需求端”梳理社区的短板,更能促进公共服务供给由“被动受理”向“前置推送”转变。
而回归到这场活动本身,“共创”社区规划也是一场“双赢”。一方面与群众一道挖掘社区空间“亮点”,不仅提升了群众对“规划”的认知,也有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对于专业团队下沉社区,也有了更多把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的机会。“一场生动的规划活动,社区能‘开花’,专业团队扎根社区土壤的‘种子’也会发芽。”毛华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