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很大,去遇见真正的自己

文化   2024-07-20 09:27   上海  


图源网络


多年前,一则“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将一位从体制内辞职的教师顾少强卷入舆论风波,她用短短十个字阐明了自己向往自由的追求,在舆论的影响以及众多网友的个性化解读下,这句话被赋予了太多理想化的意义,影响了很多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徘徊的人。


将近十年过去了,不少人做出了和顾少强相似的选择,裸辞、提前退休,试图寻找一种不被任何枷锁束缚的生活。平淡日子里被磨平的心气,在某一个瞬间被重新激起,于是“出去看看”成为走向“不平常”的第一步。


世界很大,5.1亿平方公里的表面积,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袤的天地平等地给予每个人探索的空间,你可以选择从脚下开始向外延伸,也可以选择从自我开始向内探索。


人生的容错率远比想象的更大,每一次选择带来的“蝴蝶效应”固然存在,但这些并不足以妨碍你找到真正的自己。


1


人生是旷野,而非轨道



如果你无法在日复一日平淡如水的生活中抽离出来以第三视角审视自己的生活,可能会扼杀一些新的可能性。因为重复而又机械的生活容易让人变得麻木,在这样的状态下,人是没有办法进行深度思考的。


纵使生活有再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路上寻找答案远比在原地焦虑更有用,于是杨天真出发了。

图源 unplash


杨天真这个名字似乎总是与明星经纪人的身份深度捆绑,尽管她现在是壹心娱乐的董事长并于2020年开始探索个人IP与品牌,但依然无法抹去大众心目中内地娱乐圈最知名的经纪人的认知。


除了明星经纪人的名号,更多人应该在各大节目上见过杨天真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所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无论是哪一档节目,凡是需要输出观点的时候,她总是能够以稳定的内核、清晰准确的表达以及饱满的热情来给嘉宾以及观众来传递自己的思考。


节目《跃上高阶职场》截图


生活中常态化的思考让她在各种场合都能言之有物,《把自己当回事儿》写的是沟通,《通透》写的是人性,她从不吝啬于表达自己在每个人生阶段的感悟,便有了这本《去遇见》。


39岁的杨天真对自我探求有了更高的需求,所以她选择了去旅行、去遇见、去思考,不仅如此,她记录下了旅途中的见闻,也捕捉到了那些转瞬即逝的思绪。


书籍《去遇见》实拍图


杨天真从未给自己的人生设限,从明星经纪人到做个人IP与品牌,她一直都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一路走来,过去的人生经历加上她频繁地自我剖析所引发的思绪将她推向了一个对她而言前所未有的思想“高地”。


她坦言“我毫不怀疑自己的生命体验已经达到了过去三十八年都未曾拥有过的丰盈圆满,但也必须诚实自白,这种丰盈圆满,似乎在目前也远远超过了内心足以接纳和处理的上限。”


向内探索无法解决当下的困境时,她选择了向外延伸,无论是人生选择还是生活本身,她都在尽可能地尝试去做有价值但自己并不熟悉的事情,也就是说她其实一直在自我突破。


人生是旷野,而非轨道,线性的、如标准模板一般的人生并不是每个人的追求。


豆瓣有一个逆社会时钟小组,聚集了八万多的成员,这里是时间逆行者的集结地。48岁的妈妈参加成人高考读药学、26岁重读本科、30岁辞职去香港读研······他们分享彼此的逆时钟人生,正在或即将展开一场逆社会时钟的旅行。


某种程度上,这种随心所欲的逆时钟旅行,就是为自己编织的有意义的旷野。


豆瓣截图



2


远行,然后去遇见



21岁大学毕业后就进入演艺圈做经纪人的杨天真大概从未想过自己会写书,她只是遵循内心做了一些自己认可的事情。


经纪人生涯让她习惯了高强度高压的生活节奏,在一次次项目完结之后,她总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远行,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杨天真把自己的远行的见闻与途中的思绪都写进了这本《去遇见》,在书中她分享了自己在巴黎留下的独家记忆,感慨着不同的年龄去往同一个地方所生发出的不同感受;她在墨西哥亡灵节惊叹着东西方不同的死亡文化;也有对自己的高期待所带来的焦虑感。


书籍《去遇见》实拍图


“世界在悄悄变化,我很害怕我不知觉地错过了它。如果一切都变了,那个快跑向前的杨天真只能在虚空中起跑,可虚空里哪有一寸的落脚点,只有持续的坠落。”  ——《去遇见》


她的焦虑也是大部分人的焦虑。


在上学时候就被教育要“勇争第一”的我们进入职场后也不敢松懈,时刻担心自己绩效“垫底”,于是只能不停地追赶。一份工作承载的不仅仅是养家糊口的物质需求,还时刻表露出个体在长期“优绩主义”氛围中培养起来的危机感——我不能落后,所以必须努力


日剧《不干了,我开除了黑心公司》截图


远行,是一种抽离,物理空间意义上的转移并不是远行的全部意义,远行的诗意在于精神的独立与自由,从舒适、压抑、无聊的生活环境中挣脱,勇敢地投入苍茫的未知。在极度高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东亚人,也许更需要培养这种“松弛感”。


陈晓卿在《十三邀》里分享了自己关于远行的看法,他坦言“如果我现在还生活在安徽都不会是现在的我,因为我痛苦的裂变过程,对一个新环境从不适应到发现这个新环境的美好的过程,正是我和这个世界打交道的过程。”


节目《十三邀》截图


古人的远行常常带有“放逐”的意味,现代人的远行不再是古人风餐露宿的悲苦修行,远行也可以是轻松自在的享受。


在一个陌生的时空里,脱离了琐碎事物的牵绊,打破了惯性的生活,探访未曾经历的生活。


《加缪手记》中说“一个人之所以会踏上旅途,是为了自我养成,所谓的养成就是去锻炼我们最内在的、永恒的感受。”


那些在平淡生活中被刻意压制的感受、思绪,或许可以在远行中被重新感知,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遇见,遇见山山水水,遇见各种各样的人,遇见真正的自己。



3


你想过怎样的人生



“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是一个很宏大的话题,而对这个话题的讨论可以追溯到小时候老师和家人问出的那个“你长大后要做什么”的问题,还记得那个时候几乎所有同学的回答都是做科学家、老师、医生……时隔多年再看,只有少数人实现了自己小时候的梦想。


如果说小时候的愿望没有实现归咎于对“梦想”这个词没有概念,那成人之后,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人生选择为什么也没能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些疑问使我时常觉得不管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都会留下遗憾,不如就肆意快活一点,当抱着这样的态度去生活时,我反而获得了一种难得的自洽。


日剧《 9界线》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觉得自己是最与众不同的那一个,有着良好的审美与个性张扬的追求,可以成为任何想成为的人,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慢慢发现自己只是芸芸众生中一个渺小的个体,于是开始抱怨没有过上想要的人生。


“你想过怎样的人生”听起来让人心潮澎湃,其实是一个伪命题。谁也不知道自己会如何度过一生,这并不意味着不应该畅想自己的人生。


杨天真在自己的新书《去遇见》里所阐述的种种经历与思考归根结底也是为了梳理很重要的人生命题:我的下半生想要如何度过


书籍《去遇见》实拍图


人生最大的勇气或许就是在平凡甚至乏味的生活中,深刻理解和接纳自己的天赋与不足,同时找到一种与世界共鸣的独特方式。


如果你身体健壮,那就多去运动;如果你热爱美食,那么尽情享受美食的同时也可以尝试学习烹饪。即便是看似简单无奇的整理屋子也需要耐心和细心,这些看似平常的任务背后蕴含着无尽的价值。甚至,当你感到疲惫或迷茫时,偶尔的发呆和做白日梦也能为你带来片刻的宁静与自我反思。


要承认,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平淡的、重复的,你怎样度过一天,就怎样度过一辈子,你的每一个动作和想法都可能是你人生的意义,对它们保持敏锐和警惕。


美剧《更美好的事》截图


杨天真的《去遇见》是一个无比个性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从而拼凑出一个丰富的世界,在书中,杨天真没有回答“你想过怎样的人生”这个问题,但却给出了自己的准则:人生的经验和阅历多了,会发现人这一生,按照自己的意志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END






别走,我好怕会失去你!


点个关注再走吧

2040书店
千里挑一的好书 · 一生的阅读计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