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特辑|金奖作文里的年味盛宴(五)

教育   2025-02-03 11:01   山西  

新春金奖作文精选

  值此新春佳节之际,我们特别推出《新春特辑|金奖作文里的年味盛宴》,带您走进那些获奖作文中的春节记忆,品味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醇厚年味,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佳作一


过春节

杨 琳

广州市海珠区菩提路小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将春节的气氛描写得淋漓尽致,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我最喜欢的中华传统节日。 


春节把幸福的甜蜜藏在丰盛的年夜饭里。除夕下午,夕阳渐下,屋内全家人忙忙碌碌地把每个门框都贴上新对联和准备年夜饭。伴随着叮叮当当的厨房交响乐,一盘盘热气腾腾的美味佳肴闪亮登场。有色泽鲜亮的红烧肉、酸甜可口的糖酷排骨、清爽可口的竹笋炒木耳,当然少不了鱼,一道红绕鲜鲈鱼象征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年年有鱼。吃饭前, 要先在门口放鞭炮,寓意着新的一年开始了。只见爷爷一手拿着打火机,一手拿着鞭炮尾端, 当鞭炮的引火线点燃后,爷爷迅速把它往半空抛去,噼啪几声一股浓烟过后,一片像花瓣一样的红纸散落下来,像在门口铺了一条红地毯。放完鞭炮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举杯畅饮,享美食。年夜饭后,就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环节:拿压岁钱。压岁钱代表长辈们对小朋友的新年祝福。 


春节把喜气洋洋藏在了热闹非凡的花市里。每年各区都有大大小小的花市,大街的两旁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鲜花,五颜六色,一望无际成了花的海洋,令人目不睱接。一阵风吹过,花儿点头招手,好像在欢迎人们来观赏它们。桃花绽开笑脸,托着花蕊,冲着人们微笑着;蝴蝶兰像花仙子一样,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优美地跳着舞;长长的银柳枝上挂着一个个可爱的小绒球;还有过年必备的年桔,排着整齐的队伍,等着人们来领它们回家。 


春节把欢声笑语藏在了烟花里。春节的每个晚上都有精彩的烟火秀,“嘭嘭嘭”的巨响络绎不绝,朵朵烟花腾空而起,在夜空中绽放开来,有的像欣然怒放的万寿菊,有的如流星划过天际,还有的像仙女散花光彩夺目.……


我喜欢春节,因为春节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快乐,真希望每天都像过春节一样!(指导老师:杨美琳)



佳作二


快乐的春节

王如意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学校


元宵节有五彩缤纷的花灯,端午节有热闹非凡的赛龙舟,但我最喜欢烟花满天的春节。


除夕前一天,爸爸带我和弟弟去买了许多烟花,有霸气十足的加特林,有小巧精致的“陀螺”和“水母”,还有炫酷的“窜天猴”……


除夕当天,吃过年夜饭,我们迫不及待地把所有烟花都抱到院子里,准备开启一场烟花秀。


首先登场的是大家伙加特林。在爸爸的帮助下,我把它举起来对准天空。一点火,“砰”的一声,烟花从烟筒里飞了出来,把我吓了一跳。接着,一束束色彩斑斓的烟花射向天空,像划过天际的流星,瞬间把天空装饰得绚丽多彩,太壮观了!


接着,我们放了小型烟花——“水母”、“陀螺”和“窜天猴”。我用一支点燃的香,轻轻碰一下“水母”的引线,火苗便“噌”地冒出来,带着整个“水母”冲向天空。鬼灵精弟弟将五个水母围成一个圈,同时点燃所有的引线,这些绚丽的“水母”齐刷刷地飞向天空,在夜空中显得分外好看。


我抓起几个“陀螺”,也把它们围成一个圈,用香点燃引线,想象着我的“陀螺”飞散开来的炫酷样子。可是我还没反应过来,这些“陀螺”就原地旋转起来,射出五彩的火光,飞向四面八方,有一个眼看就要飞到我的身上,我连忙一闪,差点摔了一跤,惹得弟弟在一旁哈哈大笑。


最有意思的要数“窜天猴”了,一点燃引线就窜向天空,发出像猴子一样的叫声,太刺激了!我放了一个又一个,简直玩不够。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就是我最喜欢的节日——春节。(指导老师:李艳)



佳作三


家乡的春节

周豪桐

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


我的家乡,有着“魔都”之称,是闻名全球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有着“东方巴黎”的美称。当这座国际化名城与中华传统节日春节碰撞,总能擦出那一种独属于上海的、中西交融、浪漫与传统文化并存的别样火花。


当武康路的最后一片秋叶落下,当南汇田野中第一声鞭炮响起,这便揭开了上海春节的帷幕。


上海人的大年三十,除了要吃年夜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逛城隍庙了。夜幕降临,位于老上海城区的城隍庙就披上了一缕金纱。那白墙黑瓦的雕梁画栋被粉饰上了金色与红色,尽显华丽与喜庆。那一栋栋楼阁,宏伟大气,又不失古韵,好似电影《长安三万里》中的大唐长安城,瑰丽辉煌。城隍庙中心的九曲桥部分又使人一下转变到一座幽静而柔美的江南园林。青竹、假山、太湖石分布在小池周围,小池中的金鱼、荷叶,又有一种“鱼戏莲叶间”的生动。小池中心是一座“九曲十八弯”的九曲桥,每个上海人都要走一走。“九”寓意着吉祥尊贵,古代都有“九五之尊、九九归一”的说法。走过九曲桥,就能送走曲折和困难,迎来顺利和平安,寓意着新年幸福平安、步步走高。上海的春节从这里开始。


正月初一,不少上海人都要来静安寺拜一拜。静安寺位于上海市中心,闹中取静。静安寺黄墙金瓦,有一种威严不可撼动之气。寺门好似一座城楼,三座朱红大门庄严大气,城楼上悬着隶书书写的“静安寺”三字,又显稳重。静安寺整体布局由低到高,呈上升之势,寓意步步高升。寺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与观音菩萨,人们来到静安寺,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顺遂的美好期许。


正月十五元宵节,豫园灯会是上海人过年的最后一站。人们提灯行走在街上,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花灯:祥龙、凤凰、玉兔、白虎等。还有大型的各种祥瑞之兽和主题灯会。这边是大鹏、朱雀、青龙、玄武等栩栩如生,那边是“蓬莱三仙”福鱼、禄鱼、寿鱼跳脱灵动。人们游走穿行其中,宛若遨游在绮梦幻境之中。街上还有不少猜灯谜活动,各式各样的谜题,又给喜庆的元宵平添了一份乐趣,使人流连忘返。茶楼里还有元宵供吃,不知不觉就在皎皎月光下驻足到了午夜,正如李清照所写“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上海的春节,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走来,又在噼里啪啦的烟花中悄然而去。国际与传统相融合,迸发出别具一格的年味。这样的春节,你怎能不爱?(指导老师:王俊)



佳作四


欢乐的春节

张书娅

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九小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2024年如约而至。你要问春节是什么,那我就给你讲讲吧!


春节是热火朝天的大扫除。每年,我和爸爸、妈妈、姥姥、姥爷都要齐上阵。爸爸负责爬高上低,妈妈灰头土脸地拿着抹布奔走在各个房间,时不时还传来几声“狮吼”:“谁来帮帮忙呀?”姥姥和姥爷在断舍离——把不用的杂物打包清空。而我则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还在我的房间里挂了两个自己动手制作的红通通的小灯笼,漂亮极了!


春节是热闹的备年货。每年,我和妈妈都会到超市去买年货。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有新鲜的鱼虾,有横行霸道的大闸蟹,有甜津津的八宝饭,还有各种各样的瓜子和糖果。很快,我们的购物车上便装满了商品。


春节是那红红的春联。每年,我和爸爸都会先把大门擦拭干净;然后,把春联后面涂满胶水;最后,把春联贴在门上就大功告成了!每次贴“福”字时爸爸都会把它倒过来贴,这样就是“福到”,有着平安幸福的美好寓意。


春节是美味的大餐。除夕夜这天下午,厨房里就响起了一首动听的交响曲,哗啦哗啦的流水声,咔嚓咔嚓的切菜声,滋滋滋的炒菜声……姥姥负责做肉菜,妈妈和姥爷负责做素菜,我和爸爸负责做凉菜。爸爸做了一道既养生,又美味的凉拌秋葵。我做了全家都爱吃的解腻水果沙拉。其中,我最爱吃的就是姥姥做的松鼠桂鱼了,它代表着吉祥好运,年年有余。我们全家开开心心地吃着年夜饭,给家人们送上最美好的祝福!


春节也是美丽的烟花。噼啪,噼里啪啦!这便是吃过年夜饭的第一种声音——放烟花的声音。窗外的烟花十分漂亮,有的像从天上落下的火花,有的像一朵绽放的花朵,有的像五颜六色的星星,还有的像一场流星雨。看到这情景,我也迫不及待地拉着家人们到小区的烟花爆竹燃放点放烟花。我在这烟火之下许下了美好的新年愿望。


春节是热火朝天的,是火红的,是美味的,更是阖家欢乐的。我爱这欢乐的春节!(指导老师:王彩萍)



佳作五


小城的春节

王韵涵

衡阳市成龙成章实验学校


我的家城坐落于张家界,是一座山城,在腊月初旬,年味就悄悄从这座城市弥漫开了,透进了每个人的心中。


小城的春节是在腊月八日开始的。


腊月八日要杀猪,村中有很多人来帮忙,不为钱,只为那扇肉,大家手忙脚乱地逮着猪圈中乱跑的肥猪。摁在地上,熟练的师傅一刀精准从大动脉放血,鲜血四溅,这是做血灌肠的最佳材料。再精准的分离四肢、扇骨。扇骨分给了帮忙的年轻人,四肢清洗干净,晾晒起来做腊肉。


下午的时候还要犒劳大家,全村都会来捧场,一桌吃完又上一桌,村民们都非常欢迎,这样的席,每家每户都有。今天去这一家,明天又会去另一家。腊月七八,就洋溢着欢声笑语,夕阳西下,映照出每个人的笑脸,孩子们又都团聚着炫耀自己的宝物,一条送人时的红带,谁的红丝带长,谁的更好,更鲜艳。


晾晒的四肢,焯水去血水,用盐沾满手,均匀地抹在腿上,上面撒一些料酒、各种香料。再在腿上勾上钩子,挂在火炕头顶的横梁上,用大火烟熏炙烤,几个月之后外表渐渐变色,变脆,腊味十足。一同挂上的血灌肠,小刀划几个口子,香味四溢。此时,外婆脸上总会浮现出笑容,那是我忘不了的回忆。


二十四过小年,这一天要打糖糯子——这是老土家话,也就是糍粑。田里新收的糯米整整泡一夜,清晨拿出来,倒进木质的蒸笼,大火蒸熟,放进镂空的大理石槽中。两个大汉每人抡着一根长方形的木棍,木棍顶端是圆柱形的木锤子。“哎呦、哎呦”小孩拽着衣角,加油助威,锤子重重地砸在糯米上,砸的越久,越有弹性,持续两炷香之后,糯米高度地融合,而后搓成大小相等的圆球,有序地排列在木板上,上面再覆盖木板,大石头如千斤重死死地压上,晒干也就完成了,做好的糍粑只要泡在水中,就可长期保存。


农历二十九,独属于土家人的年,这一天,鞭炮轰轰地响,不许间断。早上就开始发动全家做年夜饭,腊肉大块熬成汤,血灌肠切片炸脆,火锅什么的都来一份。下午四点开始吃年夜饭,小孩大口大口嚼着腊肉,大人互相寒暄、庆祝,饭后甜酒糍粑,更是甜进了每个人的心里。


小城里总给人一种温暖的感情,那年的腊肉,那年的热闹,虽已逝,但一岁除一岁,一年又一年,今年的春节,又是怎样的繁华呢?外公外婆又是笑容满溢的吧......(指导老师:王志玲)



佳作六


春 节

雷禹桐

南昌市站前路教育集团千禧莱茵校区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又是一年新年伊始,伴随着“劈里啪啦”的声音,新的一年向我们走来。


清早,我和爸爸开始贴春联。传说,在古代,有一种怪兽名叫“年”,每逢除夕,这种怪兽就会出来害人。后来,有一位老人用红色的春联还有鞭炮将年兽赶跑。久而久之,贴春联和放鞭炮便成为了春节的一种习俗。


到了吃年夜饭的时候,我来到餐厅,只见餐桌上,摆着一道道美味的菜品:金黄的鲤鱼映衬着一丝嫩绿的香菜在餐桌上游动;热辣滚烫的水煮肉片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Q弹可口的粉蒸虾点缀几抹葱绿,眼睛犹如两颗黑珍珠,仿佛在说“快来吃我吧,我很好吃哟”。寓意“招财进宝”的猪肚大有乾坤,谐音“暴富”的鲍鱼鲜嫩无比......


它们勾引着我,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尝。夹起一块鲍鱼,“呲啦!”鲍鱼喝足了酱汁,钻进我的嘴巴,让我根本顾不上烫。很快,桌子上的菜被一扫而空,我的肚子也变得圆滚滚了。


吃完饭后,到了收红包的时候。古时候人们认为会有“岁”这种小妖危害小孩的性命,为了“压岁”,古人就会发钱给孩子,祈求孩子平安,现在虽然意义不同,但依旧是长辈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的一种寄托。


在爸爸的提议下,我们来到江边放烟花。一到江边,可热闹了,“嘭嘭嘭”声声巨响不绝于耳。朵朵烟花腾空而起,在夜空中绽放开来。有的像开屏的孔雀,绚丽多彩;有的像天女散花,光彩夺目......五彩缤纷的烟花在夜空的怀抱下向新年的幸福和快乐中走去!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愿我们在新的一年中快快乐乐、平平安安!(指导老师:王纯)


END


来 源|同步征文活动金奖作品

编 辑|艾 研

校 对|米 兔

责 编|毛 毛

主 编|李爱东

终 审|邓 静

语文报社
《语文报》官方订阅号。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服务全国中小学师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