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来啦!
1月16日下午
《语文报·小先生》走进太原市前进路社区
和小读者们一起聊聊
有关蛇年春节和“压岁钱”的故事
▲《语文报·小先生》第三期头版
中国传统的蛇年春节,马上就要到了。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就是说,马上要来到的蛇年春节,将成为首个“非遗版”春节!
春节到了,小朋友们会收到压岁钱。
过年长辈为何要给晚辈压岁钱?
压岁钱最初的名字是什么?
收到压岁钱,我们应该怎样合理规划使用?
在寒假趣味讲堂中,《语文报·小先生》和小读者一起寻找答案!
压岁钱最早出现在汉代,最初被称为“压胜钱”,是一种佩戴在身上的饰品。与真正的钱币不一样,它的一面刻着吉祥话,另一面刻着龙、凤、龟、蛇等瑞兽。
还有一个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小怪兽叫作“祟”,会在大年三十出来捣乱,伤害小孩子。后来大人们发现,铜钱发出的“哐啷”声能吓走“祟”,于是就将铜钱压到孩子枕头下,保护孩子。慢慢地,“压祟钱”就变成了“压岁钱”。
▲《语文报·小先生》第四期第二版
《语文报·小先生》第四期就有关于压岁钱的历史故事,以及关于压岁钱的理财妙招儿,小读者们不妨读一读,然后讲给身边人听。
编辑|小白
责编|王娜
主编|温鹃
是时候改变传统的阅读模式啦!
或许你可以换换角度,
聘请孩子为“小先生”,
家长做学生。
让孩子将所学所知主动讲给我们听!
《语文报·小先生》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