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特辑|金奖作文里的年味盛宴(七)

教育   2025-02-05 11:31   山西  

新春金奖作文精选

  值此新春佳节之际,我们特别推出《新春特辑|金奖作文里的年味盛宴》,带您走进那些获奖作文中的春节记忆,品味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醇厚年味,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佳作一


春 节

刘家豪

惠州市第十一小学南校区

      

 “新年是一位爱美的俏姑娘,鲜红的春联裁做了她的新装,浪漫的蜡烛照亮了她的脸庞……”第一次与这首诗相遇,便深深地爱上了诗里节日——春节。

        

吃年夜饭是春节的主要节目,我觉得年的味道首先是蕴在了那一桌年夜饭里。新年是染着相思的,亲人们无论相隔多远,总会欢聚一堂。饭桌上一定得有鱼。每年都是奶奶,洋溢着一脸的微笑,端上来一条大鱼,一边摆在圆桌中间,一边大声吆喝:“年年有余!”“年年有余!”大家都会一起欢声附和着。随后便是一阵阵欢笑涌起。还得有饺子,奶奶包的饺子薄薄的皮,满满的馅,仿佛里面塞满了对每个家庭成员的爱。“咬一口饺子,财源滚滚,好运连连。”爷爷夹了一个热气腾腾的饺子给我,脸上的笑容像初升的阳光,皱纹也舒展开了。年夜饭,吃的是喜悦,品的是亲情,缕缕饭菜香中闻到的是家的味道。

       

 “该下去放烟花了吧!”舅舅提议道。我们三个孩子像猴子一样蹦跳了起来,一窝蜂地钻进电梯,冲到室外。我左手拿着打火机,右手拿着采菊炮,对准引线,摁下打火机,“扑哧”一声采菊燃烧了,我把采菊扔到旁边,它像一个陀螺不停地旋转,依次向外放出黄色的火花、红色的火花。之后我们把一根烟花插在雪地,我点燃烟花的导线,突然它开始向下喷火,冲上黑暗的夜空中,“砰”的一声炸裂了开来,烟花如绚丽的星火,在夜空绽放,似乎要点燃整个夜空,烟花下的我们都仰望着天空,看着它炸开来,此时我们脸上都挂满了笑容,再看看小区的彩灯,如流星般闪烁着,映射出斑斓的色彩,这就是年的色彩。周围的鞭炮声如机枪一样砰砰响,敲击着我们的耳膜,让我们心潮激荡。

         

今年的春节真热闹,春节到了,红红火火的日子也就闹开了。(指导老师:陈锦炯)



佳作二


春 节

罗瑞淇

兴义市第八小学

     

春节的早晨,阳光透过窗户,照亮了每一个角落。但这并不是一个普通的早晨,因为今天是春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

        

早上,我醒来时,家里的气氛已经很热闹了。爸爸、妈妈、奶奶、爷爷、姑姑、叔叔、哥哥都在忙碌地准备着,我看到叔叔正在客厅贴春联,那红红的纸上写着“福、财、祥”等字,寓意着新年的吉祥和祝福。我和哥哥争先恐后地帮叔叔贴,每次贴好,叔叔都会夸奖我们:“贴得真好!”家里的笑声此起彼伏,仿佛春节的气氛已经提前到来。

        

接着,我们开始包饺子。妈妈已经准备好了馅料和饺子皮,大家围坐在餐桌旁,我和哥哥负责擀皮,妈妈和奶奶负责包,爷爷做好后勤服务,这里帮帮,那边看看,还时常提出指导意见。看着各式各样的饺子一个一个地被包好,我心里满是幸福。每当哥哥擀出的皮太厚或太薄,我们都会笑出声,然后互相调侃。这样的场景,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团聚的温馨。

        

晚上,年夜饭开始了。满桌的菜肴,每一道菜都代表着家人的心意,我们围坐在餐桌旁,一边品尝美食,一边分享过去一年的趣事和新年的期望。那一刻,我真的深深感受到了春节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家人团聚,共同分享的时刻。

        

红包飘飘福满园,我们拿着家人给的大爱红包,沉浸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家人的温暖和关爱,愿每个人都能珍惜这样的时光,每天都像春节一样,充满欢笑和温馨。(指导老师:邓略)



佳作三


又到春节

周紫渲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金庭学校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伴随着一声声爆竹的脆响,祖国大地又迎来了一个新春。

        

除夕夜最激动人心的莫过于年夜饭,这一亘古不变的节目永远牵动着中华儿女的心。无论是满汉全席还是山珍海味,亦或是粗茶淡饭,都是炎黄子孙最翘首以待的盛宴。无论相隔多远,工作多忙,除非万不得己,必定赶回家来,吃这一顿团团圆圆、乐乐呵呵的年夜饭。

        

大年初一,在喧闹的鞭炮声中结束睡梦,小孩子总会迫不及待地穿上新衣,带上欢乐,配上笑容,盼望着有压岁钱溜进自己的口袋。大人们也随意地起床,没有紧张匆忙,却有对一天乃至一年的规划。


漫步大街上,无数的灯笼装点满街道,像一个个可爱的娃娃,喜庆吉祥的背后又稍有些羞涩。街道上,人头攒动,不同的人爱做不同的事,大家各忙各的,好不热闹。在这热闹的新春,小孩子总爱放放爆竹。擦明雪亮的眼睛,你总能在街道上看到一个顽皮的小家伙,小心翼翼,兴奋之中又夹杂着一丝丝恐惧,让人忍俊不禁。不止小孩,大人们也各有各的乐趣,串串门,看看各种各样的表演,舞龙舞狮等等,无不乐在其中。

        

最让小孩子欢喜的莫过于收压岁钱,“恭喜发财,红包拿来”,每一年春节,孩童们总会收获颇丰。红包,背后寄寓着的是长辈们对下一代满满的祝愿和期待。收红包时的表情,那色眯眯的小眼神,心里打着的那小算盘,更显淘气。收到红包后,躲在一个僻静的小角落里,“一张,二张,三张……”嘴乐得久久不能合拢。

        

我爱这春节,盼它,念它,享受它。春节,它是我们一切感情的归宿。听,是生命重绽嫩芽的声音;看,是火红铺天盖地的热情;寻,是人们心中对幸福无尽的憧憬。(指导老师:雷琪)



佳作四


春 节

刘馨祺

乌鲁木齐市第137实验小学

       

春节,这个传统的中国节日,如同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细腻地描绘了家的温馨、欢乐和团聚。每当我回想起那个春节,心中总是充满了深深的感慨和怀念。在我们的老家河南商丘,一年之间最快乐、最热闹的时间莫过于迎新春了。大年三十的早上,公鸡还没打鸣时,就已经被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叫醒了,路上的行人渐渐多起来,车水马龙。

      

这几天家里也忙了起来,从早晨忙到晚上,买菜、做饭,家里的菜板一直“哒哒哒”地响个不停,菜刀一直也没闲着。按照家乡的老习惯,年夜饭必须有饺子,因为这饺子像元宝,寓意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有福气,而且饺子里必须放一枚1元硬币,饺子里放硬币是来自于农耕文明时,劳动者对新的一年财富美好的祈愿。包饺子之前必须先洗干净硬币,而且只准放一枚。一年里只有这天才能吃到这么独一无二的饺子,如果谁吃到了,那真是莫大的荣幸!

        

除夕之夜,是春节的重头戏。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桌上摆满了各种美食,香气四溢。我们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欣赏着电视上的春节晚会,欢声笑语不断。在这个特殊的夜晚,所有的烦恼和忧虑都似乎被抛到了脑后,只剩下幸福和快乐。

       

午夜十二点,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华。除了吃年夜饭,放烟花也是春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和哥哥姐姐们拿着烟花,跑到空旷的地方,点燃烟花,看着它们在夜空中绽放,五彩斑斓,美不胜收。那一刻,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所有的美好都凝聚在这一刻。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是一年的第一天,我相信美好一年,会从这一天延续。同时也祝我的祖国永远美好!(指导老师:韩雅婷) 



佳作五


我最喜欢的春节

薛梓一

上海市曹路打一小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王安石笔下的春节,而在我的印象中,春节就是一串串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一桌桌美味无比的年夜饭,一束束灿烂无比的烟花,还有那一张张幸福快乐的笑脸。

        

每年春节前夕,我和家人都会来到超市采购年货,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从新鲜的蔬果,到喜庆的春联和窗花,再到各式各样的糖果和糕点,应有尽有,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除夕当天,我和弟弟齐心协力贴上春联,看着我亲手写的春联贴在门框上,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除夕的晚饭是最丰盛的,家家户户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我家的年夜饭由外公掌勺,而我则是小小传菜师,我把“红红火火”的油焖大虾,“吉祥如意”的白斩鸡,“春意盎然”的春卷,“年年有余”的红烧鲈鱼等一一摆上桌。饭桌上的干杯声和祝福声交织成了一首新年交响乐。

        

晚饭过后,就是我最喜欢的放烟花环节,那烟花真漂亮啊!有黄的,绿的,蓝的,银的……有的像一群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天上的流星,一闪而过,还有的像一朵朵花苞在空中快速绽放……望着漫天的烟花,我仿佛置身于宇宙银河系中。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春节,春节不仅将五湖四海的亲人凝聚在一起,更是充满着人民对新一年的无限期待和希望。(指导老师:陆老师)



佳作六


广东潮汕的春节

窦淇心

北京市西城区五路通小学

       

春节是一年中我最期盼的节日,每年我们都会贴春联、吃年夜饭、看春晚、逛庙会……但今年与往常大不一样——我们全家来到广东潮汕过大年。

       

潮汕的节日气氛可比北京浓多了,有着各式各样的特色年俗活动:舞龙舞狮、扛大旗、游神营老爷,还有我最喜欢的英歌舞。

       

英歌舞,也被称为“中华战舞”,它是潮汕地区一种独有的民间舞蹈。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取材于《水浒传》,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大年初三的一大清早, 我们就到达了汕头文化广场,等待英歌舞表演。咚咚咚、锵锵锵,一阵震耳欲聋的锣鼓声,从不远处传来,是英歌舞队来了!只见每一位队员脸上都画着一副独特的“梁山好汉”的脸谱,他们身穿精美的衣裳,头戴华丽的发饰,手里拿着两根英歌锤,不断变换着动作相互击打。他们时而跳起,时而蹲下,动作刚劲有力,吼声气势磅礴。

        

我的注意力一直停留在一名女队员身上,她的脸上没有油彩,头上也只是扎了一个高高的马尾。她的嘴里含着哨子,配合着鼓点,每变换一个动作就吹响一次。她的每一个动作都舞得特别认真、帅气,望着她的背影,我仿佛看到了花木兰替父从军时的英勇。

       

随着鼓声渐弱,表演也慢慢接近了尾声,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广场。两天后,在美丽的南澳岛,我很幸运地又遇到了一次走街串巷的英歌舞表演,这一次我整整追着队伍看了两个小时,足足地过了把瘾。虽然接下来的几年里,我应该都不会再去潮汕旅行了,但是英歌舞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中,我想以后的春节我也会时常想起它。(指导老师:高旭坤)


END


来 源|同步征文活动金奖作品

编 辑|艾 研

校 对|米 兔

责 编|毛 毛

主 编|李爱东

终 审|邓 静

语文报社
《语文报》官方订阅号。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服务全国中小学师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