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辰年的市场
2024年岁末临窗,跌宕起伏了一年的惊悚片帷幕徐徐落下。今年几个转折性历史事件,定义了今年经济和市场走势的重要支点。这些拐点揭示了经济和市场中主要矛盾的演绎和变化,也于冥冥之中预示了未来市场的走向。
癸卯之末,一场“量化巨震”以排山倒海、摧枯拉朽之势袭来。彼时,在雪球结构性产品敲入的影响下,券商平仓雪球产品结构中的对冲仓位,同时也加重了市场指数的下行压力。当时,小微盘股指数连续暴跌的势能达到了约十一倍方差。换言之,在一个正态分布的市场里,如此剧烈的暴跌逾700京年,也就是7.1 x10^24年方得一遇。这种黑天鹅事件在现实世界中出现的概率其实就似蹇人升天。然而,拉抬大盘股指数的救市操作,又让许多市场中性策略和阿尔法策略的指数对冲仓位纷纷爆仓。毕竟,这些策略都是靠做空大盘股指数来对冲投资组合里的市场贝塔风险,以获取小盘股的阿尔法回报。
试图平抑市场波动的操作,往往都伴随着意外的成本。这是因为市场的系统性波动是内生的。平抑一个资产类别的波动,势必导致系统性波动在不同的资产类别之间转换挪移。比如,量化巨震中为了平抑大盘股的波动而导致小盘股的暴跌。尽管如此,在这次量化巨震之后,上证运行到2,600点附近,形成了今年市场运行趋势中的一个重要低点。这次波动的成因,虽有中美息差导致汇率压力的缘故,但市场内部流动性结构的变化和小微盘股流动性缺失更为重要。而巨震之后,影响中国在岸市场的因子开始从外围转入内部。
从2,600这个重要的市场低点开始,A股、港股转而一扫颓势、重振旗鼓。一次重要会议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论述也开始有所调整。比如,央行四月份下调房贷利率,北京等城市五月初开始放松限购等。这些都是对于房地产市场态度转变的风向标。在这些政策的暖风中,市场逐步修复。四、五月份之间,关于使用公共资金收储房地产的风声也不绝于耳,进一步提振了市场情绪。可惜到了五月底,很多“房地产救市”预期又再次看似镜花水月,市场开始了新一轮的下跌行情。
七月,在重要会议的政策预期下,市场尝试小幅反弹。然而,会议虽然进一步调整了对于房地产政策的论述,但是具体政策的细节却不甚明朗。当然,这次会议的重点更多的是全局性的高瞻远瞩、运筹帷幄。而七月末、八月初又恰逢日本央行企图加息抗通胀,导致日元套利交易历史性爆仓,全球市场经历了1987年“黑色星期一”以来最大的单天暴跌。八月六日,美股市场隐含波动率史无前例地单天飙升了50%,比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和2020年3月新冠疫情时的表现更甚。这是一次约六倍方差的巨震,十万年一遇的史诗级波动行情。
在八月初的这次堪比1987年史诗级的暴跌中,日经两天内暴跌了20%。然而,中国市场,尤其是A股的表现却相对稳健,当天只是小幅下跌。显然,海外市场波动对于A股表现的影响已经让位于内部因素;而港股虽然是中国离岸市场,其表现也相对于其它发达市场更为稳健。
我们当时认为,美国通胀向美联储2%的长期目标靠近的下行趋势已经基本确定,两年美债收益率也开始掉头下跌。这些都是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的序曲,而日元套利交易引发的全球市场动荡反而增加了美联储快速大幅降息的机会。在中美息差很可能开始收敛之际,内部因素对于中国市场的影响作用上升。八月初,我在深圳的粉丝见面会上与读者朋友分享了这些逻辑,并预测今年的大行情“大约在秋季”,也就是今年中秋节后。
中秋节前夕,港股已经率先抢跑。九月二十六日,重要会议对于房地产的表态更加鲜明,明确表示要帮助房地产“止跌企稳”。同时,央行宣布将通过互换机制为市场提供5,000亿元的资金,并额外宣布对于公司回购股票提供3,000亿的低息贷款。市场由此欢欣雀跃。在随后的短短两周里,上证指数也从2,700点一跃而起,飙升到3,500,而港股也从17,000涨到了23,000,一举逆袭成为了今年以来全球表现最佳的主要市场之一。A股、港股在这次反弹中运行到的这些关键点位,也是去年11月初展望未来十二个月的时候我们预测的目标价格。回头看,这些预测虽然在过去的十二个月里历尽险滩、饱受争议,但最后依然峰回路转、修得正果(图一)。
年初至今市场和经济的显著事件显示,内外因素交互影响着中国市场的走势。除了中美息差一度收窄、人民币汇率在日元套利交易爆仓中的单天升值达7.5倍方差之外,中国市场的因子,比如“量化巨震”及其后的市场监管、证监会换帅、房地产政策的论述和松绑等,使得中国市场在九月底展开了一波技术反弹;后来的一系列重要会议也进一步推动了离岸中国市场的国庆黄金周行情。然而,在特朗普美国大选胜出之后,外部环境又重新复杂化。因此,在我们做前瞻性预测和分析之前,不仅仅要讨论中国经济的运行,同时也要考虑外围传导的波动,才能预测未来十二个月中国市场的走势。
图1:2024年显著事件
2)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