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理学院 · Veronika V Nourkova教授︱ “湮没之地”:如何在充斥着提醒的世界中进行遗忘

百科   2024-12-23 21:57   湖北  


来源 作者授权

过去,学者们往往对遗忘持有彻底的消极态度,但近年来,遗忘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其积极意义被重点讨论,特别是对个体和社会生活都能产生的有益影响(Berntsen & Rubin, 2020; Whitehead, 2009)。学者们普遍承认了记忆与遗忘之间的辩证关系,并指出遗忘是人类心智结构的一部分,能促进心智功能的高效运作(Dimbath & wehling, 2015; Schacter, 2002)。Fawcett和Hulbert (2020)对个体遗忘的积极作用进行了阐释,尽管集体遗忘与个体遗忘的作用是否相同仍存在争议,但是已有学者试图将个体遗忘的功能应用于集体遗忘领域(Hirst, 2020)。集体遗忘的主要动机是抵抗过去集体行为和经验对群体自我概念的损害(Yamashiro & Roediger, 2021)。然而,我们所处的环境中存在诸多触发回忆的要素即“提醒”,使得在面对创伤性记忆的个体也难以遗忘。因此,本文基于已有的集体遗忘研究,总结提出了一系列高效遗忘策略以及一种被以往文献忽视的遗忘技术,进而提出了新的理论概念。

近日,绍兴文理学院大脑、心智与教育研究中心、心理学系Veronika V Nourkova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在Memory Studies (IF = 2.52, 中科院I区)期刊上发表了题为The ‘sites of oblivion’: How not to remember in a world of reminder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围绕记忆领域内的遗忘价值和遗忘策略进行了理论探讨,开创性地提出了“湮没之地”(sites of oblivion)的概念。

首先,本研究探讨了关于集体遗忘的社会动机和功能机制,并指出遗忘研究复兴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记忆的存储和检索变得容易,挑战了传统的记忆选择性,同时引发了对“被遗忘的权利”的讨论;另一方面,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新发现质疑了记忆痕迹的不可破坏性,强调了记忆的可用性与可访问性问题,以及人们可能主动控制记忆的能力;此外,现代社会对记忆的道德要求和记忆负担的增加导致人们对过去的记忆感到疲劳和厌倦,从而寻求遗忘的权利。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对遗忘作为一种社会和心理现象的重新评估和研究。

其次,本研究探讨了社会如何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机制和策略实现集体遗忘。Assmann (2014)提出了五种策略来排除对集体身份有害的记忆,这些策略旨在减少对集体身份有害的记忆对个体和集体的影响,包括相互承认罪责、外化罪责、心理盲区、沉默和篡改历史,并强调了通过记忆、处理和悔改来释放过去负担的重要性。Ankersmit (2001)区分了遗忘的四种原因,涉及身份、意识、痛苦经历和新身份的获取。Harmanşah (2014)通过田野研究识别了遗忘策略,包括形成新叙事、忽视物质遗迹、通过更名创造新的象征性地理、选择性记忆和将其他群体的遗产保留在从属位置。Connerton (2009)提出了一个广泛引用的集体遗忘机制列表,涵盖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遗忘路径。尽管这些分类提供了对遗忘过程的深入了解,但仍需进一步研究遗忘的社会机制。

再者,本研究讨论了“湮没之地”(sites of oblivion)的概念,强调记忆是如何在人与环境的互动中被触发。记忆并非独立存在,而是通过与环境中唤起记忆的物体的互动而显现,这些物体分为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两类,其中由Nora (1989)提出的不可移动的物体即“记忆之地”(sites of memory),指的是景观对个人和集体记忆的影响力。Nora将“记忆之地”视为纪念意识的具体体现,并强调记忆之地如同对抗遗忘的堡垒,不断受到时间和历史的侵袭。相对的,“湮没之地”则是那些被设计来保护人们免受特定不愉快记忆影响的区域,这个概念不仅强调了物理上远离记忆触发因素,也强调了心理上与唤起记忆物体的接触。湮没之地的定义考虑了人的有意不回忆的意图,并且认识到遗忘是一个比学习新信息更为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对于创伤性经历。因此,“湮没之地”指的是那些有意设计来使人们远离特定不愉快记忆的区域,这些记忆与唤起它们的环境紧密相关。

1 “湮没之地”采用的遗忘策略和心理机制

最后,本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四种集体遗忘的策略。Nora的“记忆之地”概念强调了记忆是如何通过与特定地点和物体的互动而被唤起的,而“湮没之地”则是文化中培养出来用于抑制或不唤起特定记忆的场所。本研究分析了四种策略,这些策略通过“湮没之地”影响集体记忆:第一种为“无痕迹”策略,通过利用人类活动痕迹的自然衰减或主动破坏来消除记忆线索,其心理机制是巴甫洛夫式消退;第二种为“转移记忆”策略,通过将注意力转移到强烈的外部刺激上,使人们通过参与非记忆活动来强制遗忘,涉及的机制是注意力分配;第三种为“重铸”策略,通过功能替代策略将“记忆之地”转变为“湮没之地”,包括替代和重新概念化,以及通过重命名在言语行为层面上进行处理,其心理机制是巴甫洛夫式重新条件化;最后,提出了被忽视的“超唤起”策略,这是一种通过最大化场所的唤起力量来减少日常生活中不需要的记忆的方法,它针对的是周边区域而非记忆场所本身,通过提高记忆反应的阈值来降低对较弱提醒物的敏感性,利用的心理机制是识别。这些策略展示了如何利用不同的心理和文化机制来管理和抑制集体记忆。

综上所述,对遗忘的深入研究揭示了人们如何与环境互动的同时,避免记忆唤起的重要性,特别是涉及在“记忆之地”。此外,本研究探讨了集体遗忘的四种策略,——“无痕迹”、“转移记忆”、“重铸”和“超唤起”,这些策略通过特定的心理机制来管理和抑制集体记忆,旨在减少不需要的记忆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同时强调了进一步研究集体与个体遗忘关系的必要性。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177/17506980231176039


作者和课题组简介:绍兴文理学院心理学系Veronika V Nourkova教授为第一作者;莫斯科国立大学Alena A Gofman教授为本文的第二作者。


参考文献

Berntsen D and Rubin DC (2020) Academic forgetting. Journal of Applied Research in Memory and Cognition 9(1): 52–57.


Whitehead A (2009) Memory. London: Routledge.


Dimbath O and Wehling P (2015) Exploring the dark side of social memory: towards a social theory of forgetting. In: Sebald G and Wagle J (eds) Theorizing Social Memories: Concepts and Contexts. New York: Routledge, pp. 138–156.


Schacter DL (2002) The seven sins of memory: How the mind forgets and remembers. Boston,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Fawcett JM and Hulbert JC (2020) The many faces of forgetting: toward a constructive view of forgetting in everyday life. Journal of Applied Research in Memory and Cognition 9(1): 1–18.


Hirst W (2020) Is collective forgetting virtuous? Journal of Applied Research in Memory and Cognition 9(1): 37–41.


Yamashiro JK and Roediger HL (2021) Biased collective memories and historical overclaiming: an availability heuristic account. Memory & Cognition 49(2): 311–322.


Assmann A (2014) The Long Shadow of the Past. Memorial Culture and Historical Politics. Moscow: Novoje literaturnoe obozrenie (in Russian).


Ankersmit FR (2001) The sublime dissociation of the past: or how to be(come) what one is no longer. History and Theory 40(3): 295–323.


Harmanşah R (2014) Performing social forgetting in a post-conflict landscape: the case of Cyprus.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USA.


Connerton P (2009) How Modernity Forge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ora P (1989) Between memory and history: Les Lieux de Mémoire. Representations. Special Issue: Memory and Counter-Memory 26: 7–24.


本文内容来源于作者授权,不代表三仓心理学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

如您或朋友有专著/期刊出版计划

请留言“出版”

或添加小编微信SC-Psy咨询



推荐阅读:


· 北京师范大学 · 韩在柱课题组 | 汉字亚词汇加工的脑神经机制

· 西北师范大学 · 刘晓婷博士︱青少年睡眠问题与心理健康的动态关系

· 华东师范大学 · 郝宁课题组 | 经颅直流电刺激调控双侧额下回活动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


—— 好书荐购 ——


三仓学术出版是国内学术出版领先的专业出版商。十年来,秉承"专业学术 精于学术”的理念,一心致力于学术出版的发展,以优秀学术论著为主要出版方向。力图为作者创造更为优质的出书体验,为作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出版服务。





三仓心理学界
专注科研,荟萃心理学各领域新进展、新动态。关注了我们,就关注了整个心理学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