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数学性别壁垒:一项震撼人心的研究揭示

百科   2024-12-27 13:05   湖北  


在生活中,我们总能不时遇到许多的刻板印象,有时候我们自己都会因为一些刻板印象而自我束缚,刻板印象对我们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数学性别刻板印象对人物评价的影响》也许这篇文章可以给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

数学性别刻板印象对人物评价的影响

数学一直以来被视为一门科学基础的"硬科学",但在这一领域中,一种深植于社会的性别刻板印象往往认为男性在数学方面更加擅长且能力出众,而女性则相对薄弱。这种刻板印象不仅巩固了传统观念中的性别角色,还对女性在数学领域的能力发展形成了不小的阻碍。

女性数学能力发展受阻,一方面源于社会长期存在男性数学更具优势的观念,使得女性学习数学时心理压力倍增;另一方面,该观念束缚女性在数学相关职业、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压抑其潜能。这一数学性别刻板印象还限制个体多样性,易误导、忽视有潜力的女性,若不破除,社会在科技与创新层面将因遗漏女性力量而遭受损失。本研究旨在揭示该刻板印象内隐、外显层面如何左右人物评价,为推动性别平等提供新思路与启发。

实验设计与方法:外显层面的性别刻板印象影响

实验一概述

研究者设计了实验一,以测量性别刻板印象在外显层面上的影响。此实验通过自我报告的方式,考察不同性别与刻板印象一致性条件下对人物的评价。

实验参与者与材料

• 参与者:75名大学生参与了此次实验。
• 材料设计:选取男性化名字和女性化名字各五个进行数学分类,随机组合成刻板印象一致和不一致的材料。

评价维度与方式

• 评估维度:参与者使用积极和消极词语对句子进行评价。
• 热情维度:词语包括“热情的”等五种特质。
• 能力维度:词语包括“有能力的”等五种特质。
• 计分方法:采用李克特7点计分法,量化参与者的评价结果。

实验目标

通过这一设计,研究者旨在揭示性别刻板印象如何影响人们对不同性别的能力认知,为进一步理解性别偏见提供实证基础。

实验设计与方法:内隐层面的性别刻板印象影响

为了更深入地探讨数学性别刻板印象对人物评价的潜在影响,研究者设计了实验二,旨在探索内隐层面的性别刻板印象。

实验二概述

研究者在内隐层面上进行了实验,使用E-prime 2.0 软件编制内隐联想变式程序。该实验目的是探究性别刻板印象在无意识层面如何影响对不同性别人物的看法。

实验参与者与任务

• 参与者:36名大学生参与了此次内隐实验。
• 任务设计:

▷ 一致反应任务与不一致反应任务:任务分为两大类:一致反应(符合刻板印象)和不一致反应(不符合刻板印象)。

▷ 示例:“擅长高等数学的赵晓倩”,在不一致任务中,参与者需判断目标词汇“同意”或“反对”。

测量工具

• 内隐联想测试:实验采取内隐联想测试,测量参与者对任务的反应时间,以揭示潜在的性别刻板偏见。
• 目标词汇评价:使用积极和消极热情词语,如“有热情的”、“无能的”等,以评估刻板印象在反应时对人物评价所产生的潜在影响。

这项研究旨在揭示即便在无意识层面,性别刻板印象仍可对数学领域中的人物评价产生深刻影响,为打破偏见提供证据支持。

实验结果分析:外显层面的性别刻板印象影响

实验一着眼外显层面性别刻板印象影响,对比刻板印象一致与不一致情况,发现刻板印象与性别相符(如男性擅长高等数学)时,参与者对男性能力评价远超女性,凸显传统性别观念对能力认知影响大;刻板印象不符(如女性擅长三角函数)时,对男女评价更侧重高热情,表明能力评价相近时,非能力维度成人物评价关键。该实验启示要关注性别刻板印象潜意识影响,倡导多元包容评估标准提升性别平等意识。

实验结果分析:内隐层面的性别刻板印象影响

实验二聚焦内隐层面性别刻板印象影响,用内隐联想测验探究被试无意识反应,发现潜意识里对男性能力评价有显著性别差异,像女性擅长高等数学这类刻板印象不一致时,偏见更突出。而且不一致任务中参与者反应时间延长,凸显内隐偏见影响信息加工速度,揭示出潜在刻板印象偏见及性别观念对无意识反应作用显著。该实证为理解性别偏见开拓新视角,提议借教育、社会宣传削弱内隐层面性别偏见,助力性别平等理论构建。

性别刻板印象影响的启示与未来展望

研究表明,性别刻板印象在评价他人时作用关键,涉及外显、内隐两个层面,影响着对不同性别能力与热情的看法。外显层面,日常评估常遵循性别刻板印象,影响能力及热情等非技术特质的评判,刻板印象一致与否对人物整体评价尤其是能力评判影响大;内隐层面,即便不承认,刻板印象也扎根潜意识,与实际相悖时会干扰信息加工速度、延长反应时间,悄然左右评价。好在现代社会倡导性别平等,刻板印象渐弱,为打破偏见带来契机,促使评价走向客观多元:教育普及与社会宣传可破除旧有偏见,政策制定与实践操作应强化性别平等意识助力女性发展,研究成果还为构建公正评估体系带来启发,持续努力有望摆脱刻板印象束缚,让个体在专长领域发光。

我们是《中国心理学前沿》编辑部,热烈欢迎大家来稿哦!期待看到你们的精彩作品😘


PS: 

论文来源于《中国心理学前沿》2024 年 3 月第 6 卷第 3 期

添加下方小编微信,免费获取本篇文章PDF全文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原文


《中国心理学前沿》(Psychology of China)创刊于2019年3月,月刊,是由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 出版的国际开源期刊。本刊主要以反映我国心理学各领域的新进展、新动向和新成果、促进我国心理学学科高速发展为宗旨,把握我国心理学各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发展方向,提倡和鼓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心理学领域的教学、科研以及管理的工作者。


本刊刊登内容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领域:


社会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发展和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理论研究、心理统计与测量、人格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医学与临床心理学、心理病理学


主    编: 喻丰 武汉大学


编委会:(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柴方圆 北京外国语大学

陈 晶 西南医科大学
陈 巍 绍兴文理学院
陈建文 华中科技大学
陈继文 江汉大学
胡茂荣 南昌大学
胡小勇 西南大学
韩婷婷 湖北经济学院
孔祥祯 德国马普心理语言学研究所
雷 威 西南医科大学
李 斌 暨南大学
梁晓燕 山西大学
刘邦春 航天工程大学
倪士光 清华大学深研院
牛更枫 华中师范大学
彭嘉熙 成都大学
乔艳阳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冉光明 西华师范大学
盛 靓 鲁东大学
孙灯勇 武汉理工大学
汤舒俊 江西师范大学
王明辉 河南大学
王一峰 电子科技大学
吴 磊 华中科技大学
汪庭弘 英国国际心理学管理学院
辛素飞 鲁东大学
殷 明 江苏警官学院
杨 芊 浙江大学
杨沈龙 西安交通大学
杨晓峰 内蒙古师范大学
于志华 中南民族大学
张 宾 上海交通大学
张 陆 华中农业大学
张文海 盐城工学院
张兴贵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张亚利 河北师范大学
赵   靓 西安交通大学



如您或朋友有专著/期刊出版计划

请留言“出版”

或添加小编微信SC-Psy咨询

 拉您进心理学学术交流微信群

群组主要交流期刊经验和发表互助,

能及时了解期刊动态,与同专业学友交流学习。




推荐阅读:

· 北京大学 · 方方-王茜团队 | 结合人颅内电刺激和单神经元记录技术揭示可预测视觉意识的刺激前神经元活动指标

· 程猛:青少年抑郁问题的多学科透镜

· 北京大学 · 苏彦捷课题组 | 长期高海拔暴露对情景记忆的影响及其保护因素


—— 好书推荐 ——


三仓学术出版是国内学术出版领先的专业出版商。十年来,秉承"专业学术 精于学术”的理念,一心致力于学术出版的发展,以优秀学术论著为主要出版方向。力图为作者创造更为优质的出书体验,为作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出版服务。



三仓心理学界
专注科研,荟萃心理学各领域新进展、新动态。关注了我们,就关注了整个心理学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