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读英中】书香润心灵,悦读共成长——英山悦读社举行第8期读书分享会

文摘   2024-12-20 20:51   福建  

击蓝字

关注我们

书香润心灵

悦读共成长


英山悦读社第8期读书分享会




2024年12月19日英林中学英山悦读社的部分成员在悦读社会长、英林中学副校长张润泽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英林心公益慈善基金会展馆进行读书分享活动。在分享会之前,老师们参观了英林心展馆,从一楼往二楼展厅的楼梯墙壁上,大家每上一个楼梯,便驻足下来,认真观看这些捐资者的姓名和捐赠额,它是英林心公益慈善基金会的捐资荣誉墙,值得参观者的尊敬。走到二楼展厅,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带有英林心logo的红色背景的接待前台,在展馆里,每一张照片都是“爱与善”且走心的故事,见证着英林心公益慈善基金会走过的每一步,以最纯粹的初心成就最真实的公益,感受小英林大世界的慈善心,英林心独创“公益+商业+文化+创业+精准扶贫”的运营新模式,汇聚海内外无数爱心善行,既输血也造血,将“滴水成海”的人文使命薪火相传,以奉献的情怀,践行别样的公益,让爱成为一种恒久的生活方式,将英林打造成一座善流成海的慈善小镇。

随后,读书会成员在二楼会议室进行读书分享,本次主题是好书推介,各位老师就近期阅读的或自己喜欢的一本书进行简介,并分享读书心得。

01.

程辉强

《课堂高手是怎样炼成的》

这本书是李志欣校长的作品,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教师必你把自身课堂教学水平提高到一定层次,阅读是最好的方式,从书本中获取各方面的帮助。下而就本书第一章"化教为学"展开传统模式是课堂由教师预设而成,自顾自的推进课堂,方方面面都设计好了。其实学生的懒是老师的勤造成的,要打破重教轻学的模式,笔者见意把教案和学案融为一体,师生共用,重视前置学习,促进学生养成勤动手、勤总结的习惯。课堂上就可以形成思考-表达-倾听-质疑-反驳-求证的一系列的思维及对话,在碰撞得以升华,所以课堂的问题是要在课堂里解决。同时教师要主动转换角色,把自己放在一个辅助的位置,成为一个助学者,学生自主学习!

02.

张爽

《终身成长》

改变很难,但值得!这是我读卡罗尔·德韦克的著作《终身成长》的感悟。书中介绍了两种思维模式:成长型和固定型,体现了人们在应对成功和失败、成绩与挑战时的两种基本心态,才智和努力哪个更重要,能力能否通过努力来改变,决定了你是会满足与既有成果,还是会积极探索新知。“成长型思维模式”,在对待成就方面,更多的关注提升和成长,关注以成长为目标的努力过程;在遇到挑战时,将挑战解释为进步的契机,以此创建一种更好的情形、或更好的方式来完成任务。改变我们“固定型思维模式”,培养“成长型的思维模式”,成长的路上没有终点,每一步都充满可能性,个人的价值并不取决于短期的成功或失败,而在于挑战自我、持续学习和积极成长的态度。

03.

赵斌

《教师要懂的心理学》

朱永新和何源主编的这本书《教师要懂的心理学》阐述了教师要从三方面来认识教师要懂的心理学知识。教师的幸福关系着学生的幸福,只有教师幸福了,学生才可能幸福,我们才能有真正幸福圆满的教育生活。

1999年到英林中学任教体育学科,那时的幸福是和比自己小几岁的学生一起上课,一起训练,一起比赛,师生关系非常融洽,幸福感来源于教学训练的快乐,那就是我的幸福。

2019年当了班主任,把体育精神中的四大法宝:“竞争法宝、公平法宝、乐观法宝、拼搏法宝”来管理班级,化解了无数的学生矛盾,引导学生顺利毕业,那就是我的幸福。

2020年担任年段长,我的幸福又和全年段学生息息相关了,不但要关心学生学业,还要关心学生的德育,关心学生一言一行是否符合英林中学的善行教育标准,关心学生的心理是否安全等事项,全年段学生不辍学,那就是我的幸福。

04.

杨萍

《善行教育——让爱与善传递下去》

通过阅读王海墘书记的《善行教育——让爱与善传递下去》,我在字里行间发现了一个共同点,在英中,我们有共同的目标和相同的心愿:为了学校的发展,大家的心里都是凝成一股绳的。所谓的凝心聚力,就是指现在的这样子吧!这是一个很好的状态,我相信英中的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一直走下去。或许路上会遇到一些不如意,或许会遇到风雨,路上会泥泞不堪,或许是阳光灿烂,繁花盛开,但不管怎么说,这人世间的百态,构成了我们的一生,英中的教育也是如此。

他以思考为主,他的智慧人生奉献给了晋江农村基础教育,只是因为他用眼睛观看,用头脑思考。工作中,他常常换位思考,善待他人,善待工作,理解他人,做到大家一起发展,共同成长。以学校的发展进步为主线,让我们老师有主人翁的归宿感。书中他说“我愿长期扎根中国乡镇教育,誓把丹心化光明,秉持光明照善行,为乡镇教育尽心尽力,与时代共起舞,与祖国共命运,为晋江添风采。”他也是这么做的。

05.

林艺琴

《善行教育——让爱与善传递下去》

我不仅是《善行教育——让爱与善传递下去》这本书的读者,也是善行教育的见证者、参与者、受益者。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我时常倍感到亲切、温暖,还带给我力量。书中所论述的"善行教育",不仅有教育理论的高度,更有贴近生活、可触可感的善行教育实践。书中通过一个个真实发生在英中校园、家庭、社会的教育故事,展现出善的力量是如何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生根发芽。其中有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如作者少年时期艰难的求学经历、遇到困难不抱怨;年过半百错过公交车可以跑8公里的路程回家的乐观豁达;在英中校园与同学们的亲切交谈与鼓励;每一次学校集会的主题演讲,都让我领略到善行教育的力量。善行教育是一种以爱为基石,以善为导向的教育,把孩子培养成为有爱心,有善行的人,也引导我们老师去践行善行教育,在工作生活中传递爱与善,做一个有幸福感的老师。

"善待自己,善行天下",让爱与善传递下去,凡人虽微光,但愿我们也能照亮世界的一个角落。

06.

施鸿娇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这本书是余华老师难得一见的杂文集,在书里他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差距表达得淋漓尽致。“区域之间的不平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个人生活的不平衡等等,然后就是心理的不平衡,最后连梦想都不平衡了。”差距里有绝望,但也透着希望的微光。差距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差距在哪里,从而满足于当下,没有前进的动力。面对差距,我们要去理解、去接受、去改变,积极行动起来,走出负面情绪和精神内耗,而读书也许是缩短差距的最好方式。

07.

林晓曙

海瑞

将《万历十五年》和《明朝那些事儿》中的海瑞进行对比,讲述其在官场刚正不阿,以廉洁奉公为准则,坚守原则,不畏权贵,却也因此仕途坎坷。他曾大力推行改革,试图为百姓谋福祉,触动多方利益而受阻。其虽成为数百年来百姓心中清官楷模,被赞 “海青天”,但在庞大的日益腐化的官僚体系中,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无法跳脱封建时代带给他的束缚。但其勇往直前的勇气和毅力,高标准的道德追求,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这也是他能在茫茫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原因。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需要目标,都需要别人的指引。我们通过阅读,见贤思齐,让书中的人物和精神成为我们进步和成长的助力。逝者如斯,来者当思。

08.

张润泽

《未来学校构想》

阅读了朱永新先生的《未来学校构想》,对书中内容的初步印象是作者有点理想化,但理想不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吗?只要是我们认准的方向是正确的,那么这条路上就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减量增质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朱先生的未来学习中心构想颇有借鉴之处。

如未来的学习中心应具有人性化、自由化、多样化、个性化、终身化等特点,因材施教,让大部分学生学习对他将来发展有用的课程,帮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人格,让我们的教育更有人性的光辉。要让教育更加多姿多彩,把学校办出特色,瑟谷学校、休宁木工学校、深泉学校、斯坦福网络高中等,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充分张扬,让每个人真正享受日常的教育生活,真正喜欢日常的学习过程,并使学习成为人生活与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如北京十一学校提出的让资源尽可能接近学生,就是要让学校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物质支持。

书中谈到寒暑假,认为其是农耕社会的残留物,因为当时温饱未解决,孩子需要有一段时间帮忙干农活,而现在寒暑假,在全世界范围内,教学楼、实验室以及体育馆等价值上百亿甚至上千亿的教育设施都被闲置,至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学生学习进度被搁置,知识的连贯性被打破,阶段性的学习成果付诸东流。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们可以在寒暑假期间校园硬件设施设备对学生开放、鼓励教师开发校本、由学校向第三方购买线上课程等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让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充实,另外我们也可以在综合实践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索,如武侯实验中学(百家讲坛,升旗后请各行各业家长给孩子做演讲)、贵阳云岩实验区贵阳十中(请家长开设社团课)、河南滑县新教育实验区新城小学(六个年级每周一下午第一节课请家长授课)。

未来学校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理念的更新,一定会出现许多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变化,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这些变化,跟上时代的步伐。

你无法到达的地方,文字载你过去;你无法经历的人生,书籍带你相遇。读书,是一种“遇见”,遇见更好的自己,遇见更好的世界,遇见更好的未来。每一本书都是一次心灵的对话,在今天的分享中,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从不同的视角审视世界,用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理解教育、理解生活。

图文:英山悦读社

编辑:办公室

一审:郭鸿升

二审:蔡旭程

三审:张润泽

福建省晋江市英林中学
展示学校教育教学成果、活动写真、师生作品、每周之星,告知校园服务、一周工作,发布校园最新动态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