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播茶文化 弘扬中华茶德,复兴中华茶道,品味人生传承千古茶之道 茶道 | 茶书 | 茶礼 | 茶具 | 茶史 | 茗茶 | 培训 | 商城![]()
安溪问茶:一次不虚此行的茶旅问道游学之旅。让我们一同见证一片茶叶魔幻般脱胎换骨的旅程,茶旅问道——传承着茶道,亦是传承着人道。
世界茶叶家族林林总总,不可胜数,而铁观音是茶中贵族,乌龙茶名品。观音于佛相的千变万化,或男相或女相,或多头或千手,极尽神奇之能事。而铁观音则因半发酵工艺所造就的不确定性,无限多样,各有个性:有娇柔者,有大派者,有平易近人者,有高不可攀者,可谓千人千面。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山头,不同的海拔,不同的气候,以及制茶人不同的经验、悟性,便产生不可重复的香气韵味。茶——布满时间创痕,饱含生长能量,读万卷茶书,行万里茶路,喝天下名茶!是每个茶人的心之所向,茶旅问道 ,游学之旅,与您同修茶之道。
1916年,张乃妙制作的茶叶在台湾获金牌奖,他因此被聘为"巡回茶师"。曾经有两位日本茶人跟随张乃妙两年之久,以期将铁观音种茶、制茶技术工业化。但这个设想最终完全落空,因为铁观音的神奇变化,不可以一贯之,其中一位姓宫本的不禁感叹:"中国茶太奥妙了!"
1916年,安溪王西配制的"万寿桃"铁观音在台湾督署举办的茶叶评选活动中获得金牌。1945年,安溪王联丹配制的"泰山峰"铁观音在新加坡获金质奖牌。1950年,安溪"王登记"茶庄配制的"碧天峰"铁观音在泰国获特等奖。
1982年,安溪铁观音被国家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从是年起至今,安溪"凤山"牌特级铁观音年年被授予国家金质奖。1985年,安溪铁观音被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1986年,安溪铁观音在法国巴黎获"国际美食旅游协会金桂奖",被评为世界十大名茶之一。
研学内容
用双足为一杯茶注脚,是学茶的人对于茶最为虔诚的热爱。茶山,是一杯茶的源头,也是承载万千滋味的起点,因为贴近,所以深刻感知。新一期的茶山游学之旅正式开始报名了,停下你匆忙的步履,茶是一场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旅程,与我们一起到茶山中寻茶问道!开启一次不虚此行的问道游学之旅。
本次研学我们将与安溪制茶大师面对面交流,深入学习福建铁观音的悠久历史、丰富文化及精细加工制作等全方位知识。此次行程将带您深入安溪,亲身体验安溪的茶文化,细细品尝安溪铁观音的独特韵味,让您领略其“观音韵”所蕴含的清香雅韵、醇厚回甘。这无疑是一场专属于铁观音的“文化盛宴”。
行程安排
行程略有调整 以实际安排为准
报到(下午14:00-晚上22:00)
地点:到酒店报道,领取资料(学员牌、笔记本和笔、文件袋),安排住房,核对人数。
“乾隆赐名传千古,百世流芳万人仰。观音托梦留佳话,恩施德泽济苍生。”这指的就是两个广泛流传的关于铁观音美丽而神奇的传说,即“王说”和“魏说”。
1、中国茶禅寺
茶禅寺始建于2011年,坐落于西坪镇松岩村,是一座以茶为主题的佛理禅寺。松岩村暗淡山脉北边的观音山,山势如飞凤朝天,茶禅寺主殿观寺庙依山而建,山体两边的溪水在这里交汇。
仰观寺庙,两翼狮象把守水口,前有朱雀屏峰环拱,后如巨龙欢腾之架势,气势磅礴,佛气森然。茶禅寺周边有万顷茶园,新绿叠翠,沿后山小道直达“观音托梦说”——观音崙打石坑,沿途山奇水秀,自然景观妙趣横生。
石刻内容为:“住山刊事来,秋日劝农职,宣和辛丑初,前田吴公权,龙当黄宗之。”劝农是唐宋一种特有的现象,石刻上的内容,讲到山上僧侣和劝农的关系,遗址处曾建有安溪城区较大的佛教寺院。善惠院以摩崖石刻为分界线,分前院和后院,摩崖石前方为前院,后为后院,可见当年寺院规模之大。
2、安溪普陀寺
安溪普陀寺位于凤山茶叶公园后山,始建于宋朝,初名“龙安”,后改名“善惠”。据明《安溪县志》记载:善惠院,在凤髻山下,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建,初名“龙安”。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改名“善惠”,上有三峰亭。供奉观音菩萨,院内住有高僧,香火鼎盛。
清康熙《安溪县志》载:善惠院,在凤山,宋时建,今名普陀寺。在善惠院遗址前方约百米处,现存有一劝农摩崖石刻,两米见方,楷书阴刻六行,记载宋代官员来寺院劝农事宜。刊刻时间为宋宣和辛丑年(公元1121年),刊刻年代正好与清溪县改安溪县同年。
石刻内容为:“住山刊事来,秋日劝农职,宣和辛丑初,前田吴公权,龙当黄宗之。”劝农是唐宋一种特有的现象,石刻上的内容,讲到山上僧侣和劝农的关系,遗址处曾建有安溪城区较大的佛教寺院。善惠院以摩崖石刻为分界线,分前院和后院,摩崖石前方为前院,后为后院,可见当年寺院规模之大。
3、安溪城隍庙
安溪城隍庙原址在县治东边,紧挨旧时衙门官署,始建于后周显德三年(956年)。一千多年来,几经修葺,几经重建,后迁建于现址,供奉清溪城隍伯主,并祀城隍夫人,为福建省最早兴建的城隍庙之一,是南安、安溪、晋江、同安、惠安的保护神。
永春佛手茶产于福建永春县,使用佛手茶树品种制成的,又名香橼、雪梨,是乌龙茶类中风味独特的名贵品种之一。先前种于狮峰、北碚﹣带,现主产于永春县东关、苏坑、玉斗等乡镇。佛手茶树品种有红芽佛手与绿芽佛手两种(以春芽颜色区分),以红芽为佳。
鲜叶大的如掌,似佛手柑叶。叶片椭圆形,叶面扭曲不平,叶肉肥厚,主脉弯曲,叶缘锯齿稀疏,叶色黄绿油光,质地柔软绵韧,嫩芽紫红亮丽。
还有文字记载:"僧种茗芽以供佛,嗣而族人效之,群踵而植,弥谷被岗,一望皆是。"佛手茶因此而得名。1919年,佛手茶苗由安溪移植到永春。20世纪30年代少量佛手茶初制后用铁盒包装并开始转销国外,通过厦门茶栈转销到港澳及东南亚各埠,从此声名鹊起。
但当时佛手茶的总量尚少,到20世纪40年代末,每年销往海外也只有几十担。闽南一带的华侨不仅将其作茗茶品饮,还经多年贮藏,以作清热解毒、帮助消化之药,赞其"西峰寺外取新泉,饮佛手赛神仙;名贵饮料能入药,唐人街里品茗篇"。
簪花或称“簪花围”,闽南特有的女性头饰文化。这种独特的发饰习俗,以其精美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遐邇聞名。
其起源可追溯至汉代,到唐宋已非常流行。宋代是簪花文化的鼎盛时期,不仅女性喜爱簪花,男性也开始亦步亦趋。而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海外的频繁交流也进一步发展丰富了簪花文化。
泉州簪花以细腻、精致、典雅著称,制作工艺包括削丝、铺线、镶嵌、上色等多道工序。款式多种多样,涵盖梅花、兰花、牡丹等传统花卉,以及各种吉祥图案,如蝴蝶、喜鹊等。每一款簪花都寓意深远。
报名资料:身份证正反面1份、照片一张、联系手机
报名截止:2025年3月10日(限40名,报名以款到为准,报满则提前截止)
报到时间:2025年3月26日全天
报到地点:安溪(泉州、厦门有机场)报道、集合
研修时间:2025年3月26日-2025年3月30日
研修费用:5800元/每人(2人入住1间)如要求单人单间,需补齐单房差价
**含3月26日-3月30日五晚住宿、3月27日-3月30日(四天)专家师资费、用餐、交通、场地费、授课费、体验费、物料费、参观门票、保险费等,不含抵离交通接送,3.31号返程结束。
极速报名
扫一扫
长按二维码预留名额
手机电话报名
13353333394
欢迎各大茶企茶厂、茶学机构、
茶友联盟、茶馆茶楼等团体报名。
(1)缴费之后,即确定保留名额,在活动起始日期15日之前(不含第15日),若临时有事,无法报到者,可保留名额顺延至下一次研修活动,每人有且仅有一次调整机会;申请退费者扣除研修费25%作为违约金。
(2)活动起始日期前7-15日(不含第7日),临时取消者,扣除研修费40%作为违约金,不予保留名额。
(3)距活动起始日期前7日内,临时取消者,恕不退还相关费用,不予保留名额。
(4)经延期一次之后,再次申请则按7日内临时取消相关条款处理。
福建铁观音+漳平水仙研修班
武夷山岩茶、红茶研修班
川茶研修班、广西六堡茶研修班
福鼎白茶研修班
凤凰单丛(潮汕、饶平)研修班
云南普洱茶(普洱、景迈)研修班等
主办单位
茶道与茶文化微信平台
茶道与茶文化抖音平台
杭州陆卢茶文化有限公司
中国陆羽茶文化研究院
浙江省陆羽茶学研修院
协办单位
中国陆羽茶学教育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茶道与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培训班收费含报名费、学费、资料费、考试费等,不含吃、住、行
游学收费含吃、住、行,不含抵达、离开费用
长按二维码 加翁老师预留名额
点击查看精选茶道文章
茶道与茶文化ID:edutea 品尝茶的美感之道
2025年茶学培训全年计划时间表
中国茶树品种目录 茶本纲目
茶学平台专题导航阅读
茶道商城 | 茶艺培训 | 购买茶具
茶学知识 | 陶瓷文化 | 紫砂知识
医道茶道 | 佛禅茶缘 | 古琴文化
茶经书院 | 人才招聘 | 茶企入驻
2025年茶学培训全年计划时间表
中国茶树品种目录 茶本纲目
茶学平台专题导航阅读
茶道商城 | 茶艺培训 | 购买茶具
茶学知识 | 陶瓷文化 | 紫砂知识
医道茶道 | 佛禅茶缘 | 古琴文化
茶经书院 | 人才招聘 | 茶企入驻
茶道商城 | 茶艺培训 | 购买茶具
茶学知识 | 陶瓷文化 | 紫砂知识
医道茶道 | 佛禅茶缘 | 古琴文化
茶经书院 | 人才招聘 | 茶企入驻
![1431316506877079585.png]()
喝茶就是如此简单
温馨提示平台收录上千种茶叶 关注平台后,回复茶叶名称即可了解该茶
欢迎茶友原创投稿/商务合作等,请到后台联系小谦翁,注明来意。
声明:以促进弘扬传播茶文化为宗旨,茶文化传播需要您的力量,欢迎分享转发,发布的内容仅作为研讨、参考之用。
图文来自互联网,十分感谢小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之删除。
![]()
茶界大咖都在关注 ![]()
喝茶就是如此简单
关注平台后,回复茶叶名称即可了解该茶
欢迎茶友原创投稿/商务合作等,请到后台联系小谦翁,注明来意。
声明:以促进弘扬传播茶文化为宗旨,茶文化传播需要您的力量,欢迎分享转发,发布的内容仅作为研讨、参考之用。
图文来自互联网,十分感谢小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之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