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多家知名城投公司成重灾区,牵涉“雪松控股案”!

楼市   2024-11-14 19:43   广东  

10月28日起,轰动全国的雪松控股案,在广州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因为案件复杂,涉及违规理财产品超过350只,连续庭审了5天,一共近50个小时才告一段落。


总结如下:


1、根据旁听投资人,在庭审现场见到53岁的张劲,感觉消瘦苍老不少。雪松控股账目上有84亿,被检方指控为张劲控制的“小金库”,用途包含艺术品拍卖、在北京及美国购买房产、通过地下钱庄汇入在瑞士的账户等。


2、参与被审判的除了雪松控股外,还包括19名自然人,他们大多分属于雪松控股的大宗贸易板块和财务板块。在庭审现场,有的人哽咽哭了,有的人喊屈,五天连续庭审下来,有投资人心生一种魔幻感,形容“像在看电影”。


3、投资人最关心的资金赔偿问题,张劲在庭审现场称,按照现在所有资产变现来计算,能兑付给投资人的比例大约是3%。如果最终结果如此,这也意味着有些投资上百万、甚至千万的人,只能拿到一个零头。

从目前庭审中披露的案件事实以及多家知名媒体调查到的信息,均可以看到雪松控股案中地方城投的身影。雪松控股的很多业务都与广州市属地方城投深度绑定,因此2022年雪松暴雷后广州市才会迅速成立“雪松专班”,清查雪松控股与地方国企的资金和业务往来情况,而在案件开庭前的一个月间,广州市又开展了新一轮地方国企与雪松控股之间的交易排查。


与雪松控股关联最深的两家城投企业是广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城投集团”)和科学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学城投资集团”)。据媒体公开报道,2019年3月为了解决雪松控股旗下雪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流动性问题,广州市国资委控股的市属重要城投平台广州城投集团,通过旗下广州市城发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向雪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提供了60亿元债权资金。而2021年4月雪松控股发生兑付困难后向这两家城投平台处置资产获得流动性支持, 雪松控股曾在2021年5月将持有的台一铜业(广州)有限公司和雪松铜业(广州)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科学城投资集团,2021年12月将广州何棠下旧改项目转让给了科学城投资集团,雪松旗下的三个房地产项目的股权转让给了广州城投集团。除向这两家城投平台融资,雪松控股还与其进行业务上的合作,合资设立公司:


a. 与广州城投集团的合作

随后广州城投集团全资子公司广州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建投”)与雪松控股旗下的雪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雪松实业”)合资成立了广州市城投雪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投雪松投资”),广州建投持股51%,雪松实业持股49%。公司主要从事电解铜等大宗商品贸易业务,深度嵌入雪松控股的贸易业务链中。

雪松控股爆雷后,广州城投集团快速与雪松控股进行切割,城投雪松投资公司于2022年7月更名为广州市建投控股有限公司,清除了雪松实业的股权,由广州建投全资持股。

b. 与科学城投资集团的合作

科学城投资集团是广州市经济开发区、广东省财政厅等地方政府部门持股的市属重要城投平台,2020年,雪松实业与科学城投资集团全资子公司科学城(广州)城市更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学城城更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广州科城雪领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城雪领”),雪松实业持股55%,科学城城更集团持股10%。


目前科城雪领深受实控人雪松控股案件的影响,雪松实业所持科城雪领股份被冻结,公司经营几乎停滞。


这两家城投与雪松控股的合作曾经被作为地方国资投资民企的成功经典案例,但当雪松控股爆雷后,这些经典案例成为最大的梦魇,雪松控股利用地方政府和地方城投的资源及信用进行疯狂扩张,虚构底层资产滥发理财和信托产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这两家城投平台深度介入不仅遭受了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深陷负面舆论,极大损害了地方城投的信用,对地方经济造成的影响和损失至今仍无法修复。雪松案对于地方政府、地方国资创投工作,以及地方城投转型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根据相关立案信息,“雪松案”涉及的被告合计19位自然人和一家法人机构,包括谢少彬、韩刚、卢松峰、李楠、范佳昱、杜晶、赵斌、刘湖源、林伟龙、何建斌、刘斌、孙玉武、黄旭斌、李婵娟、洪鸣、刘翠波、张劲、刘剑、陈超等,以及雪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据上证报报道,有参加庭审的人士对记者表示,在28日上午的庭审现场,检察官先宣读了起诉书,包括雪松控股实控人张劲等10多人出席,随后进入法庭调查环节,对雪松控股代理人及两名相关人士进行讯问。


其中,张劲和雪松控股首席财务官李婵娟的律师,在讯问中关注的重点在于雪松控股的资产是否能够覆盖所涉产品的兑付。


据了解,在庭审的过程中,检察官指控雪松控股涉嫌犯罪金额造成损失的、尚未兑付的金额约200亿元,涉及的中小投资者过万人,尚未处理完善的数千人。雪松控股代理人及两名相关人士面对检察官的指控均基本承认。

▲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的雪松控股总部大楼


据《证券时报》2022年2月16日刊发的调查报道《雪松200亿涉众募资调查》,自2020年1月起,在雪松控股的兜底担保之下,打着“供应链金融”的幌子,以所谓的“应收账款”为底层资产,假借各类金交所、产交所、伪金交所通道,超过350只违规“理财产品”面向自然人发售,总规模超200亿元。此后,这些“理财产品”的兑付陷入停滞。


《证券时报》这篇报道也触发了经侦部门对雪松控股涉嫌犯罪的立案侦查。2023年5月7日,广州黄埔公安发布通告称,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已对雪松控股下属的广东圆方投资有限公司等立案查处,主要犯罪嫌疑人张劲等人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据“财新”今年7月报道,广州市检察院指控雪松控股及其旗下子公司涉嫌集资诈骗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两项罪名,对公司及若干管理层人员提起公诉。一名了解案件情况的投资者曾透露,检方认为雪松控股涉嫌单位犯罪,部分高管个人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此外,雪松信托长青供应链系列产品、长盈83号产品资金流向雪松控股,涉嫌自融,相关责任主体也涉嫌犯罪。


此次雪松控股及张劲等19人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背信运用受托财产、妨害作证一案是否与雪松控股通过雪松信托进行“自融”一案相关尚不明晰。


不过,有律师表示,自融是否符合相关金融监管要求,是判定金融机构是否构成‘非吸’或集资诈骗的标准之一。


自融手法被曝光


据《国际金融报》4月11日报道,雪松信托长青供应链系列产品、长盈83号产品资金流向雪松控股,涉嫌自融。


所谓“自融”即由发行人直接或间接认购自己发行的债务融资工具。


雪松信托的前身是中江信托,2018年,中江信托产品爆雷,于是雪松控股受让中江信托71.3%的股权,成为中江信托新的控股股东,并在2019年6月更名为雪松信托。


此后自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末,雪松信托共计发行信托计划67只,包括长青、长泰、长盈、鑫乾、鑫坤、鑫链等系列。其中,此次涉及自融的雪松信托长青系列产品主打“供应链金融”,所募集的资金全部用于受让文欣保理持有的一揽子应收账款债权。


据《证券时报》获得的雪松信托与文心保理之间的《应收账款转让协议》(42份协议清一色为格式化协议)显示,债务人包括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中油祥龙(北京)石油销售有限公司、五矿钢铁上海有限公司等14家付款人。都是相当具有实力的债务人。

图源:《证券时报》


而长盈83号产品所募集资金最终用于支付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前锋村云智能科技创新综合体项目改造服务费及前锋村项目土地性质变更、规划调整、改造项目后续建设、标的公司运营成本等用途。


2021年4月,雪松控股旗下长青系列理财产品出现逾期,2022年1月,雪松控股发出致歉信,宣布原定的兑付计划无法实现。


同样是2021年,长盈83号产品出现逾期的情况。据《国际金融报》报道,当地前锋村委会曾在2022年3月1日出具回复函回应,不了解所谓的“云智能科技创新综合体”项目,村委会也没有收到过有关该地块的土地租金,以及关于前锋村旧改的相关款项。


如今看来,所谓项目投资只是幌子,雪松信托长青供应链系列、长盈83号案件相关主体被定性,涉嫌触犯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


曾为广州第一民企,连续4年位列世界500强


公开资料显示,张劲在1997年于广州创立雪松控股的前身君华集团,以贸易融资起家,经过20余年发展,左手金融、右手产业,涉猎领域包括大宗商品、供应链、化工产业、房地产等。


天眼查资料显示,雪松控股由广州弘松投资有限公司持股98.35%,张劲持股1.65%,而广州弘松投资有限公司由张劲持股100%。张劲为雪松控股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李婵娟为雪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范佳昱是雪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


2015年,张劲将君华集团重组成雪松控股,分为供通云集团、化工集团、文旅集团、君华地产、社区生态运营集团以及金融服务等几大主营业务,并在当年实现了593亿元营收;2016年升至1570亿元,跃居广州民企第一,同年雪松控股掌门人张劲提出了知名的“三个万亿”目标,即未来五年,雪松控股要实现万亿销售额、万亿资产和万亿市值。


2017年,雪松控股迎来高光时刻,营收规模高速增长至2210亿元,2018年跻身“世界500强”,此后连续4年成为《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2021年营收高达2334亿元。此外,张劲本人也是《胡润百富榜》常客,最高身家曾达400亿元。


在资本市场上,张劲也犹如一匹黑马,异军突起。2016年11月,雪松控股斥资48亿元并购A股上市公司齐翔腾达(002408.SZ);2017年以42亿元并购上市公司希努尔(002485.SZ,后更名“雪松发展”“*ST雪发”),并将旗下文旅资产注入该公司。


2019年4月,雪松逆势扩张,收购出现风险的中江信托71.35%的股权,并完成股权变更和章程备案,将其更名为雪松信托,交易对价近200亿元。而在拿下中江信托的同年,雪松控股还增资2.3亿元入股大连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公司(下称“大金所”),拿下近70%股权,并接下大金所暴雷的理财产品。此外,雪松控股还收购了网贷平台正勤金融80%股权,并更名为雪松普惠。


上述激进打法成就了雪松控股的两千亿帝国,成就了张劲的“广州首富”之位,但与此同时,也埋下了隐患。


业内人士分析表示,雪松控股暴雷并非偶然,本质是企业没做好投资风险管理,贪大求快,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只能继续吸收资金来补窟窿,以至到最后资金链彻底断裂,东窗事发。


以中江信托为例,从2018年开始,由于激进操作,公司旗下项目已经开始“暴雷”,在雪松控股接手中江信托时,也承接了33个项目涉及80亿元的不良资产。此外,当时广州两家国企认购了雪松控股发行的80亿元永续债。换言之,这笔交易也让雪松控股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压力。


2019年拥有信托牌照后,雪松通过润邦理财、大金所、松果App等渠道也发布了不少理财产品。《证券时报》曾报道,在雪松控股兜底担保下,350余只理财产品发售,涉及融资方30家,总额共计201.3亿元。


2020年-2021年,包括原中江信托在内的投资人陆续曝出雪松信托部分产品出现兑付困难。后雪松控股表示,受宏观经济下行及新冠疫情等影响,导致出现逾期,将启动信托项目风险处置机制。随后将兑付时间延至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分期兑付。


不过,遗憾的是,雪松控股最终还是失约了。2022年1月30日,雪松控股发出致歉信,在信中,张劲宣布原定于1月底完成的兑付无法落实。违约之后,雪松控股曾陆续发布多次口头或书面兑付方案,均未能实现。


2023年5月7日,广州市公安局黄埔分局公告称,雪松控股下属的广东圆方投资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警方对其立案查处,且已对主要犯罪嫌疑人张劲等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当时公告称,公安机关已依法提取相关涉案数据,并已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独立鉴定和司法审计,已对涉案相关资产予以查封、扣押、冻结。


千亿帝国一朝倾覆,昔日富豪榜上风光无限的张劲,如今也转换身份站上了被告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雪松控股此前曾入主了2家A股公司齐翔腾达和ST雪发,如今也“命运各异”。


“雪松系”的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齐翔腾达,如今已易主。随着“雪松系”深陷理财兑付危机,受其债务危机拖累,齐翔集团所持齐翔腾达股票逐渐被质押和冻结,并最终被山东信托申请重整。2022年11月12日,淄博中院裁定通过《重整计划》。根据《重整计划》,山能新材料将取得齐翔集团80%股权,间接控制齐翔集团持有的齐翔腾达全部股份。


而雪松控股旗下的第二家上市公司ST雪发,则仍在雪松控股的“阴影”之下。此前,ST雪发披露的2021年财报被审计机构出具了非标意见,强调事项提及与华融债务的抵押资产存在被处置的风险。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雪松文旅仍持有ST雪发63.62%的股份。2024年上半年,ST雪发的营业收入约4.18亿元,同比减少14.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1978万元。


END-- 




本文图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目前,应粉丝要求,因此拉了一个广州海珠板块的房产交流群,现在已经超过了400人想进群的朋友,可以扫码入群!↓↓


广州海珠业主
广州海珠理性吹,关注海珠街坊身边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