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宜昌市水利地方标准新闻通气会在宜昌市水利和湖泊局11楼会议室召开,现场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为严格管控河湖水域岸线,强化消落区生态治理修复,近年来,宜昌市水利和湖泊局编制出台了全省首部《涉河建设项目管理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和全国首部《河湖水位变动区岸坡生态修复技术规程》地方标准。
和小布一起了解
👇
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河流众多。近年来各类涉河建设项目日益增多,河流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随着国家“放、管、服”改革快速推进,涉河建设项目管理难度日益增加,因此,《宜昌市涉河建设项目管理技术规范》应运而生。在三峡大坝库区,消落带的生态修复曾是“世界性难题”,在多年开展长江岸线生态治理的过程中,宜昌市水利和湖泊局摸索总结出一套技术规程,制定了全国首部河湖水位变动区岸坡生态修复地方性标准。这两部《规程》《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护河流生态环境、预防水土流失、维护水资源安全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助于增强社会公众对涉河项目的信任和参与度,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宜昌市涉河建设项目管理技术规范》地方标准于2018年11月1日发布,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共包含总则、建设管理、技术审查、申请受理、附录等5个方面的主要内容,适用于宜昌市长度5公里以上的河流(含水库、湖泊)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针对跨河、穿河、穿堤、临河的桥梁、码头、道路、渡口、管道、缆线、取水、排水等建设项目,参照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技术标准,结合宜昌市河湖管理实际需求,明确了阻水比、桥梁跨径、管线埋深、堤顶净空等相关技术参数要求。此外,还对宜昌市黄柏河、柏临河、玛瑙河等33条重要河流规定了最小河宽,明确项目建设开发临河边界,保障河道防洪安全,发挥河道综合效益,为城市未来发展创造性预留空间。《河湖水位变动区岸坡生态修复技术规程》宜昌市地方标准于2024年1月25日发布,2024年2月26日正式实施,共包含基本规定、生态护岸形式、质量控制及检验、运维管理、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等主要内容,适用于宜昌市河湖水位变动区岸坡生态修复工程,提供技术指导。
下一步,宜昌市水利和湖泊局将通过报纸、电视、网络、新媒体、宣传册、讲座等多种方式,向河长湖长、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单位、设计咨询单位、施工企业、社会群众广泛宣传水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涉河建设项目管理知识,结合河湖库“清四乱”,加大对违法违规典型案例的曝光和宣传力度,搭建公众知情平台,畅通公众知情渠道,提升全社会对加强涉河建设项目管理的理解和支持,推动形成知法守法、保护河湖的浓厚氛围。水利部提出要严格管控河湖水域岸线,强化涉河建设项目和活动管理,构建人水和谐的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理保护格局,请问宜昌市将如何通过标准支撑,强化涉河建设项目管理?
答:根据《水利部关于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的指导意见》(水河湖〔2022〕16号)文件规定,对跨河、穿河、穿堤、临河的桥梁、码头、道路、渡口、管道、缆线、取水、排水等涉河建设项目,遵循确有必要、无法避让、确保安全的原则,严把受理、审查、许可关,不得超审查权限,不得随意扩大项目类别,严禁未批先建、越权审批、批建不符。宜昌市河道堤防建设管理处立足河湖管理实际,出台地方标准,不断规范涉河建设项目审批和日常监管,服务宜昌经济社会发展。一是规范涉河建设项目审批。在标准出台以前,各县(市、区)水利部门对涉河项目审批技术标准不一,同一条河流上的建设项目,因地域不同导致审批标准存在差异,未有效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之间的关系。另外,由于基层水利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少,水平有限,对涉河审批相关法律法规、关键技术要素缺乏了解,存在审批不规范、质量不高的现象,给项目后续监管造成被动局面。标准的出台,对审批技术标准和限制性条件作出了统一规定,为全市涉河项目规范审批提供了依据。二是透明服务市场建设主体。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市场建设主体,提高标准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先后数次征求项目建设单位、技术咨询单位等市场主体意见,标准出台后,按程序向社会进行公示。同时,向宜昌市重点企业、第三方技术咨询单位、涉河项目主管部门免费发放《涉河建设项目管理技术规范》,并做好相关技术标准条文的解释,扩大地方标准宣传渠道,增加服务市场主体透明度。三是提升基层项目监管能力。对涉河建设项目实行事前、开工、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落实开工备案和竣工验收制度。对重点涉河建设项目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在涉河方案制定过程中加强科学指导,避免初设及施工方案不满足涉河建设相关要求。项目开工时,相关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现场监督工程施工放样,确保批建一致。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定期组织开展在建项目专项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实行台账管理,落实整改责任主体,明确整改时限及要求。工程完工后,当地水利部门参加竣工验收,达到验收条件的,工程竣工验收鉴定书报涉河建设方案审批部门备案,未达到验收条件的,当场指出问题并责令整改。
请问《河湖水位变动区岸坡生态修复技术规程》的发布对长江生态环境的修复有何意义?
答: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三峡水库消落区管理的通知》要求,坚持保障水库运行安全、生态环境保护优先,自然保护和生态修复为主、工程治理措施为辅。编制河湖水位变动区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时,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方式进行保护和治理。但是现阶段全省乃至于全国还没有一个合适的规范标准适用于河湖水位变动区域,本标准的发布填补了这一空白,对长江岸线生态环境的修复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
一是为河湖水位变动区岸坡生态修复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水位变动区的施工环境不仅复杂而且变化快,各种材料、设备、工艺等层出不穷,设计和施工都比较混乱。本标准针对不同的水文水情、地形地貌、地质及生境条件,提供了各种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确保岸坡安全稳定的同时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
二是规范河湖水位变动区岸坡生态修复工程的监管。之前水位变动区的工程项目都是依照企业自己编写的安全质量标准,不够全面也不能统一执行,本标准发布后监管单位可对河湖水位变动区岸坡生态修复项目实行全过程监管,从规划设计到运营维护全方位保障安全和质量。
三是响应国家号召,河湖水位变动区岸坡治理以生态修复为主,积极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河湖水位变动区岸坡生态修复的难题是植物生长所需的种植土在水位变动区受水淹没溶解无法留存,植物不能生长,急需一种新材料可以代替种植土用于水位变动区供植物生长,采用一种技术将材料稳固到岸坡上,达到岸坡整体生态修复效果。本标准的发布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支撑依据。
来源丨宜昌发布
记者丨张帆 通讯员丨黄蒙、税创新
编辑丨郑郑 编审丨龙怡洲
转载须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