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公告中表示,8月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买入短期限国债并卖出长期限国债,全月净买入债券面值为1000亿元人民币。央行净买入国债,实际上是向市场投放了基础货币,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流动性,标志着货币政策流动性管理工具进一步拓宽,也表明了央行的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
央行目前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方式包括再贴现、再贷款、逆回购、MLF、买卖国债、PSL以及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央行通过净买入国债,将逐步替代MLF的货币投放作用,淡化MLF期限到期的时点,更侧重MLF利率下降的信号作用。同时,通过“买短卖长”,央行将增强对未来利率的引导能力,避免加剧长端利率的单边下行势头。随着后续MLF逐步到期,预计MLF或迎来替换窗口期,未来央行买卖国债操作或将常态化。
今年以来,央行多次提示债券长端利率风险,叠加国有大行抛售债券、监管部门调查和窗口指导等因素影响下,债市在近期出现明显波动,交易情绪有所下降。展望未来,债市长期逻辑仍未改变,市场调整期或是适度布局的良机。
基本面方面,宏观数据显示国内经济动能仍然偏弱,8月制造业PMI继续下行至49.1%,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制造业产需均继续回落,基本面环境仍对债市构成支撑。从政策面看,预计央行将保持支持性货币政策,考虑到四季度有超过3万亿MLF到期,央行后续降准操作可期;与此同时,美联储降息也可能进一步打开国内短端货币政策空间。
中长期国债后续或有增发,供给压力可能会对长端利率带来一定扰动,债市短期或将延续窄幅震荡行情,但长期来看,支持性货币政策意味着长端利率仍存下行空间,利率债方面主要把握波段性机会。
目前转债市场处于估值重塑的阶段,全市场风险偏好仍然较低,还需耐心等待权益市场的机会,另外也需警惕转债市场的尾部风险。从历史来看,银行类转债的历史表现较好,触雷退市的风险也较小。
查看往期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