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渡口发布
近日,一则内容为“又一位科学家从美归国”的相关话题新闻冲上多个网络平台热搜,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该事件的女主角——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BICMR)教授胡懿娟,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大渡口人,其父亲是十八冶职工,之前家住秋实花园。
1982年出生的胡懿娟,其求学之路颇为精彩。她小学毕业于重钢九校,初中时期就读于重庆市第九十五初级中学校(以下简称“重庆九十五中”),高中踏入了重庆一中的校门,本科阶段则在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深造,最终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获得博士学位。在回国前,她担任美国埃默里大学教授一职。
图片来源:BICMR官网
“她言语不多,性格温和,我从没见她和其他同学发过脾气。”潘三合感慨地说。在重庆九十五中执教已达37载的老教师潘三合,曾是胡懿娟初中三年间的数学老师,更是引领她踏上数学奥赛征途的启蒙导师。
哪怕胡懿娟从学校毕业已有近30年,潘三合对她的记忆依旧鲜明如初:脑袋灵光、踏实认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
然而,胡懿娟的学生时代并非一帆风顺。“在小升初考试时,我数学还考过47分,那时家人给我定的目标是重大。”胡懿娟说,在重庆九十五中的日子,是她个人发展最重要的一段时间,在老师们的激励和鼓舞下,她没有因此感到灰心丧气,才有了后面的成就。
“进校的时候,我就发现了这个娃娃很不一般,学数学很有灵气,是个好苗子。”潘三合说,为此,他将胡懿娟和另外几个同学组织起来,每天课后会习惯性地布置一些难度较高的选做题,从方法和思路上每天为其讲解培训。
胡懿娟善于挑战,在学习过程中,她展现出了极高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严谨认真,总是自发地深入探索知识,积极与老师交流学习心得。每天课后,她都会投入大量时间,刷大量的奥数题型,不断拓宽自己的学习边界。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她在数学方面完全发挥出了她的天赋和潜能。在读高二那年,她就参加了全国高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以重庆地区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保送北大数学学院。
胡懿娟北大求学期间留影
“潘老师把我本以为的枯燥学科讲得妙趣横生,很大地激发了我对数学的兴趣。”胡懿娟回忆道,与此同时,班主任兼英语老师郑华兰对她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她父母,正是因为郑华兰不断的鞭策和鼓励,让她对英语产生了极大热爱,最终顺利踏上了赴美留学与工作的旅程。
胡懿娟
“胡懿娟今后是要考北大清华的!”语文老师宋正熙的这句鼓励,让她醍醐灌顶,倍受鼓舞,从而毅然将大学的目标从重庆大学转向了北京大学。
即使毕业后,胡懿娟也和老师们一直保持着联系,有空就一起聊聊生活、工作或学习。“九十五中的老师们对我来说不仅是教导我的人,还是我的朋友,把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普通小学生托举成一个成熟自信的高中生。”胡懿娟说。
去年,在重庆九十五中举行的办学60周年成果展暨新时代学校高质量发展研讨活动中,胡懿娟还作为特邀校友代表上台发言。“当时她带着孩子一起,还看望了我们这些老师。”潘三合说,当听说曾经的得意门生归国入职北大,他十分高兴:“学生取得的不俗成绩也是学校、老师教育成果的反映,很为她感到骄傲。”
重庆市第九十五初级中学校友代表、北京大学教授胡懿娟发言。
如今,胡懿娟已经回到祖国,和当年传道授业的老师们一样,入职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BICMR),专注于统计学、微生物学和遗传学的交叉领域研究,致力于解决实际的生物医学数据分析问题。通过与多位国际知名学者的合作,她的研究成果逐渐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崭露头角,保持着走在学科前沿的姿态。
“能够在这里与众多著名数学家共事,我深感荣幸,我将继续专注于学术研究。”胡懿娟说,在BICMR不仅能极大推动研究工作,也让她欣喜于能参与培养中国最优秀的年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