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养生大攻略——解腻、醒酒茶

文摘   2025-01-28 05:00   黑龙江  


今日除夕换新岁,日月无恙人康健,除夕守岁不夜天,夕夜举杯贺新年!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夜、岁除、大晦日,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


农历十二月多为大月,有三十天,所以又称为大年三十、年三十、年三十晚、年三十夜。而十二月小月時为廿九日,有些地区又会改称二九暝。


“除夕”中“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因而“除夕”便含有旧岁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



除夕是一个喜庆和忙碌的日子,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换门神贴春联,烹煮年味,布置年景,并精心选购珍贵美食,为晚上的年夜饭做好充足的准备。


在欢聚一堂、品尝美食的同时,我们也应关注身体的健康。春节处于冬春交替,冬季余寒未散,春之阳气渐萌,此时养生需顺应天时,以养阳扶正、调理脏腑为主。


给大家分享春节假期养生攻略,春节期间的养生“大攻略”。


饮食:既要美味,也要健康。


春节是团圆的节日,春节的餐桌,总是洋溢着无尽的欢乐与幸福。但是,面对鸡鸭鱼肉、腊味年货、水果零食的诱惑,不少人不知不觉地就掉进了饮食不合理的“陷阱”。


比如说,餐前饮酒喝饮料、主菜全是鱼和肉、满桌佳肴无主食、烹调油重味道浓、海鲜肉类不嫌多、蔬菜菌藻不上席、饱食之后喝咸汤。这些行为,都在加重胃肠道的负担。


规律饮食尤为重要,避免暴饮暴食。如不小心吃多了,出现腹胀、痞满等情况,试试这道消食茶——双芽陈皮。


材料:谷芽10克,麦芽10克,山楂5克,陈皮5克。将谷芽、麦芽、山楂、陈皮提前浸泡30分钟后,大火烧开转小火煮30分钟,放温饮用。



解酒茶:可以减轻头晕及胃肠不适的症状。


春节拜年,走亲戚,聚朋友,难免觥筹交错、把酒言欢,但要牢记喝酒切莫贪杯。


喝酒前要摄入主食保护胃肠道黏膜;喝酒中也可以多喝白开水,促进酒精的排泄;饮酒后不可浓茶来解酒,这样增加胃肠刺激、增加心脏负担。


原料:葛花5—10克、乌梅30克,可以冲泡、煎煮、保温杯冲泡等。


功效:葛花与乌梅具有解酒醒脾的功效,酒后泡服可促使酒精快速分解和排泄,饮酒前和饮酒后都可服用乌梅葛花茶。


酒后头痛,可以用拇指按摩太冲穴和风池穴,力度不宜过大,三分钟左右即可;艾灸或敲打足三里,促进寒湿之气排出体外。



解乏:除夕年夜守太岁。


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看电视、熬通宵成为常有的事,作息时间表与平时相比变化极大,但随心所欲、毫无规律的作息非但无益,反而会对健康造成损害,睡眠是养生的关键。


中医养生注重“起居有常”,得空闭目养神几分钟或打个盹儿,可以滋养肝血,快速恢复精气神。


熬夜后可能导致白天精神不佳,我们可以按揉关冲穴和率谷穴。掐按关冲穴,每次按10秒休息2秒,反复5次,按到手指微微酸痛就会好很多。


按摩率谷穴,用拇指肚进行环状按揉,每次3到5分钟。可疏肝解郁、清泻肝火之功效。



醒身:过节期间,很多人喜欢宅家整日“葛优躺”,久坐电脑前打游戏,这样很容易引起腰背疼痛。


春节处于冬春交替,寒为阴邪,易伤阳气,人体的气血运行减慢,脏腑受到影响,因此需要运动养生,增强机体的御寒能力,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脏腑功能。


按摩肩井穴和肝俞穴,可以疏肝利胆、通经活络,打通郁滞的气血、通畅身体经络。按揉肩井穴用手指指腹拿捏肩井穴处肌肉30次;按揉肝俞穴手指指腹按揉两侧肝俞,可早晚各一次,每次按揉3分钟。


除夕是一个终点站,旧年的奔波于此得以停歇,除夕也是一个分界线,让有梦的人还可以从此蓄力扬帆。


历添新岁月,春江旧山河,冬是冷的,年是暖的,情是真的,岁月是五味的,而除夕则是甜味的。


一年忧喜今宵过,一元复始明日新,在这个欢乐的夜晚,愿大家心情如烟花般灿烂,如美酒般醇香。


龙去蛇来一岁长,金蛇拜年送吉祥!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把握每一个机会,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人人文化传播
人人知医/人人自医/天下无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