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四“心”发力 护童成长有温度
公益服务活动
PUBLIC SERVICE
面对社会发展的新态势,儿童关爱工作也面临很多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关爱更是一项系统工程。近年来,灵武市民政局、灵武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深入履职尽责,把“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作为服务理念,深度聚焦特殊困难儿童政策保障、政府监护、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等多方面需求,守护困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主动发现,一站式办理,用贴心落实好政策
PUBLIC SERVICE
小美的爷爷去社区办理户籍登记时,儿童主任发现小美的爸爸服刑,母亲死亡,符合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保障条件,当即主动向小美爷爷普及了孤儿养育津贴政策,并积极帮助他们填报申请表,收集资料并上报,街道和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入户走访核查,次月小美就享受了政策待遇。未保中心的工作人员还向小美宣传了公益课堂,小美对画画很感兴趣,在社工的帮助下,小美已经在学画画了。“现在的服务太好了,我基本没怎么跑路,孩子就享受了这么好的政策,真是给我们减轻了很大的负担”。小美爷爷说。
为了加强儿童福利政策知晓率,市民政局通过开展入户讲解、印制宣传册、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并每年开展基层业务培训,充分发挥儿童主任的作用,打通困境儿童关爱保护的“最后一公里”,筑起未成年人身边的保护墙。
部门联合,夯实责任,用精心强化监护职责
PUBLIC SERVICE
洋洋是一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母亲死亡,父亲服刑,他本由姑姑照顾,但姑姑突发疾病离世,年幼的洋洋无人监护,灵武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积极协调,将洋洋委托给亲属照护,社区儿童主任主动对接,让洋洋在社区老饭桌每日免费就餐。未保中心紧急联系检察院、法院、妇联等相关部门召开个案会商会议,经集中会商和评估后,市民政局和村居主动承担起了洋洋的监护责任,由未保中心对接宁夏儿童福利院对洋洋进行长期委托照护。现在的洋洋在类家庭里,有爱心家人陪伴,再次拥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灵武市充分发挥部门职责,认真贯彻落实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建立联席会商机制,探索“检察+民政”工作机制,共同关爱未成年人。灵武市人民检察院制定印发了《“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大数据法律监督数据共享联合协作方案》、与民政局等部门联合制定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联络员协作配合工作机制》等文件,两部门还通过司法救助、临时救助等方式对未成年人开展多方面帮助。
用情倾听,延伸服务,开展暖心心理疏导
PUBLIC SERVICE
小静是一名10岁的小女孩,她的爸爸和妈妈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和智力残疾,有时候爸爸妈妈情绪失控,就会殴打小静,儿童主任发现这种情况后,上报给了未保中心,中心工作人员联系公安部门入户核实,并对小静的爸爸妈妈及监护人爷爷进行了教育。在入户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小静很内向,不爱说话,便对小静进行个案服务,由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疏导,老师采取房树人绘画、意象对话、催眠等方式,探寻小静的内心世界,让小静发泄情绪,并给小静寻找了一个手拉手结对伙伴,小静的情绪逐渐稳定,社会融入有了很大的改善。
市民政局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了一系列心理服务,针对中高考的学生开展心理疏导讲座和个案服务,让学生释放内心的焦虑,有效重塑了同学们对高考的认识和态度,彼此鼓励,共同成长。对有心理障碍的孩子开展一对一服务,持续追踪,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和社会融入度。
聚焦重点,及时干预,用细心做优家庭教育指导
PUBLIC SERVICE
小峰是一个11岁的小男孩,因父母不在身边,由奶奶监护,因小峰特别调皮,奶奶一度想放弃监护权,未保中心社工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对小峰的家庭环境进行了评估,发现奶奶对小峰的教育理念存在问题,社工对奶奶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指导小峰奶奶要用爱包容孩子,为小峰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关注小峰的心理需求。目前小峰已有了变化,社工还在持续跟进中。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灵武市家庭建设指导服务中心于今年6月在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揭牌成立,中心将结合全市家庭教育发展现状,不断扩大家庭教育指导师队伍,多举措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全面落实,推动我市家庭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培土护苗、聚木成林。未成年人的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呵护,灵武市民政局将进一步凝聚部门合力,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让孩子们在新时代更加全面、健康成长。
拟稿丨丁 媛
审核丨雷旭宁
签发丨纪 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