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力建设“三级”民政网络体系
在打通服务“最后一米”中助力乡村振兴
AUTUMN
灵武市现有常住人口29.7万人,辖5镇2乡1个街道办事处、85个城乡社区,备案登记社会组织291家,拥有社会工作者1290名。近年来,灵武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折不扣落实区厅决策部署,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乡村振兴、特殊群体、群众关切和社会发展,以“四个一”推进社会工作规范发展。
AUTUMN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聚焦“一个”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社会工作纳入市域治理、社团治理重大任务、重点工作,严格落实民政部、自治区民政厅部署要求,印发市级民政服务指导中心、乡镇(街道)民政服务站建设方案,财政专项安排预算43万元,按照标识、规章制度、服务标准“三统一”,于2021年8月挂牌实体运行1个市级民政服务指导中心、8个乡镇(街道)民政服务站,实现民政服务站建设全覆盖。2022年8月份成功举办全国首届社会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大会,并被确定为全国社会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大会永久会址。
二是坚持示范带动,做强一个“龙头”(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投资1010万元的市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实现制度化、专业化运行,23家社会组织“拎包入住”,200多家社会组织的行业交流会、备案类社会组织能力培训、公益创投项目实操演练、财务委托管理、社会组织公益沙龙、公益性活动在这里汇集、在这里举办,基地日益成为社会工作的资源共享平台、社会组织成长的摇篮、学习交流的园地、展示风采的窗口。
三是坚持正本清源,培优一支队伍。近两年累计培训支持1000多人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考试通过率由2020年的15%提高到30.5%,全市专业社工人才达到155名。坚持党建引领,选派46名兼职党建指导员与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支部建立结对帮带关系,18个社会组织建立独立党支部,46个社会组织建立联合党支部,充分激活了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
四是坚持“4+2+1”模式,抓实一批项目。建立实施“4+2+1”乡镇(街道)民政服务站运行模式,即常态化运行、人才培育激励、信息反馈、协商座谈会议“4个机制”,开展精准服务、社会救助政策与社会工作宣传“2个常态化”,“社工专业服务+救助帮扶服务”1个工作法。在此模式调度下,300多万元政府专项购买服务项目、22项社工服务在8个乡镇(街道)民政服务站、85个城乡社区常态化开展。以养老防诈、“救助政策进万家”“预防未成年人溺水”“为流浪乞讨人员送清凉”等为重点的民政服务,不仅提高了社会救助政策群众知晓率,还弥补了基层社会救助摸排力量不足的问题。以链接社会资源推行“物质+服务”救助,通过红十字会、慈善会、基金会发动社会力量向困难群体捐赠款物、奉献爱心,不仅解决了一些特殊群体的生活困难,还激发了社会救助动力。以心理疏导、上门探视、康复训练、社会融入等为主的关心关爱服务,让1000多名困难群体得到了临时救助、纳入了救助保障,190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分散特困供养人员享受到了助浴、助洁服务,788名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享受了亲情关爱教育,不仅促进了民政救助“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还让困难群体在“亲情式”服务中充分感受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拟稿 | 雷旭宁
审核 | 李伟东
签发 | 李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