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嫁的我,曾经以为自己是孤独的。
曾经是门户网编辑的我,当我辞职后踏上高淳这片土地,没有朋友,难懂的高淳话让我不知所措。
与婆家的长辈沟通,与本地的老人沟通,手脚并用的像半个哑巴。
我说普通话他们听不懂,他们说高淳话我听不懂。
怪不得说高淳话是江苏最难懂的方言,它的历史太悠久了,主要来源于古代吴语。
怪我愚笨,这些年把我折磨的够呛。
可能平常我与田先生用普通话沟通较多,我一直不会说高淳话,我婆婆总会举例谁家的外地媳妇三个月就会高淳话来对比我。
不会就是不会,我能怎么办?
好在娃儿大了,高淳话和普通话可以随时切换,现在充当我和家里老太太(孩子的太太)的翻译传话筒。
不知不觉就这样过去了十年。
从一个朋友没有到现在有了自己的小圈子,成为深入乡下以及电商创业讲师,我走了十年。
误打误撞,大大小小的荣誉证书估计也有20个,也被采访报道过多次。
其实挺惭愧,很多荣誉其实配不上的,我也没带动多少农民致富,自己过好日子就不错了,这么多年,一直是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做的并不大。
还记录了十年的乡村生活,有了自己的第一本随笔集《梦与村庄》。
前几年散文集《淳,见》的作者渠魁老师,也是徐州的老乡,他问过我这个问题,关于别人的夸赞与名气的问题,我这样说:“我会想别人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做的也并不是多大多好,可能只是坚持的去做了一些事情,可能愿意坚持和这种态度的人比较少吧。”
当然,在这里,我还要多说一句,苏北的姑娘还是挺能吃苦的,尤其是嫁到外地的人,如何在他乡立足?如何在婆家拥有话语权,唯有自立自强。
今年又到了蟹季,想到10年前从路边摆摊卖蟹开始,有感而发,写了一篇短文,做成视频发布在了微信视频号和抖音号上。
因为提到我是徐州睢宁人,没想到大数据给我推送了这么多在高淳的睢宁老乡过来留言,让我受宠若惊。
原来,我并不是孤独的。
其中有一位老乡留言,建议建立个老乡群,我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虽然在这边十年了,孩子也两个了,高淳早已成为我的第二家乡,睢宁回去的很少了。能在这里遇到睢宁老家的人,也算是这边也有了娘家人。
想起那句“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不论在外多久,乡情难忘,无论大米饭蒸的有多香,我还是好那一口煎饼卷盐豆,大馒头蘸酱。
那说干就干,就建个群吧,互帮互助,有个照应,用家乡话聊聊天也挺好。
群名字就叫"睢宁人在高淳”吧,为了更完善,我还特地制作了一个信息联络表,方便大家资源对接联系。
如果你是在高淳的睢宁人,欢迎加入这个老乡群。
我的微信620710923,申请请备注:睢宁老乡,入群。
我也不知道最终能召集多少人,反正我已经开始做了,其他的交给天意。
一个粗糙的开始,总好过空想。
干的烂总比不干好,先完成,再完美!
最后,再说一下我的“久儿和蟹友们”的社群。
入群门槛50元,送两张50元优惠券,进群后享受团购价的权利,购买螃蟹每次在团购价基础上再抵扣50元。
一些免单试吃、赠书等等活动也会在群里进行。
门票只为筛选真正有意向的群体,免费的东西不会珍惜。
如果你也喜欢吃螃蟹,如果你也想有更深度的链接,可以申请加入我的社群“久儿和蟹友们”。
如何入群,可加微信620710923联系。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感谢你看到这里!
愿你拥有自由且富足、充实有意义的人生,愿你发财且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