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艺术学院优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展示

教育   2024-11-07 08:02   河南  


NEWS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推进课程思政深度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风景园林艺术学院狠抓课程思政建设,筑牢课程育人主阵地。本次整理的课程聚焦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建设,全面剖析从示范建设到知识图谱构建等各个环节的课程思政设计与实施,通过实践教学的生动展示,促进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从而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与认知,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入发展。


风景园林艺术学院组织骨干教师精选了侯营月、刘昂、李振楠、张婷婷、李燕等五位教师的课程思政优秀案例,旨在促进教师间交流学习,展现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推进课程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和思路。

《招贴设计》

课程思政案例

一、课程思政育人理念与目标




《招贴设计》是一门基于平面软件技术的交叉融合创新设计的应用类课程,是新文科大背景下培养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的课程。本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形成“四位一体”以达到“育人育才”铸魂强能的效果,将“两性一度”和“课程思政”融合成“立德树人”形成“思政+金课”的协同育人理念,包括一个中心(立德树人)、三个角度(价值、知识、能力)和九项挖掘(要点、特色、目标)。



该模式在信息技术支撑下转变教学形式(翻转课堂+O-AMAS教学设计),通过对学习者特征精准分析的基础上,精准匹配适合学生能力以及学习风格的教学策略(因材施教),从家国情怀、科学素养、走近前沿三大板块进行课堂的“预习”、“引入”“内容”“互动”“考核”“调研”六个环节全面的融入(图2所示),运用“一三九”育人模式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全面发展,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采用以成果导向为目标的OBE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以“两性一度”为核心标准,形成“一三九”的教学育人目标和举措。


二、课程思政元素与融入点




夯实理论基础并强化文化创意思维模式,自然融入课程思政培养高阶素质人才,引入经典文献和最新科研成果并拓展广度和深度,从中挖掘廉洁文化、红色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非遗文化、根亲文化、先进文化等,从传承思维以及创新意识融入到课堂当中,使其学生获得专业认同感。从科研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靳埭强的优秀作风、家国情怀和专业认同感来进行宣传和学习。


三、教学成效与反思




在学生中的评价:评教成绩位列前茅、多次被学生评为“文明教师”“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问卷调差中显示:该课程的创新成效占97%,同学们的成绩让人非常骄傲,其中专业竞赛获得国家级1项、省级20项、校级80余项。同时该专业学生就业率高,获得了多家就业单位的好评。本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形成“四位一体”以达到“育人育才”铸魂强能的效果。教学创新的探索和实践,实现了从传统课堂向智慧课堂、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灌输课堂向实践课堂、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的转变。

四、教学特色与创新



(一)拓展课堂深度和广度,分阶梯逐递进,化枯燥为有趣促理解。

(二)翻转课堂”遇见”O-AMAS,因材施教化教学为引导促参与。

(三)项目式驱动PBL,化虚拟为现实促创新。


《版式设计》

课程思政案例

一、课程和案例的基本情况




《版式设计》是新文科大背景下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核心课程,开设于大二年级,在人才培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基础。自2019级开课以来,经过四年的教学,两版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优化,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由项目来组织”的课程教学新探索。通过将思政元素与“双创教育”渗透到知识模块中,通过高质量、长时间的实战化教学训练,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将红色价值引领、专业实践深化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三者无缝对接,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二、案例蕴含的思政元素分析




课程结合思政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融入版式创意及版式编排技巧的理论与实训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专业观,塑造设计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将道德品德融入课程实践,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建立设计法制观念、遵守行业规范,培养严谨理性的专业素养、设计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理想信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被穿插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沉侵式融入,浸润式渗透。





三、《版式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特点



1. 设计美学与红色文化在项目式教学中的深度融合。


2. OBE教学理念与个性化设计思维在项目式教学中的实践。


3. 课程思政教学与创意设计技能在学科竞赛中的综合展现。

四、案例教学整体设计




发挥学科竞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梦”凝聚强大正能量的重要作用,将作品体现的思想性作为重要评判标准,号召学生以崭新的创意思维和鲜明的设计风格阐释“为信仰奋斗”的伟大情怀,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素养。学生充分在竞赛中提高专业水平、展示其设计作品。升华参赛作品的思想内涵,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文创产品设计》

课程思政案例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该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从选定的主题中深入挖掘并提炼出具有文化创意价值的元素,通过图形创新设计将其转化为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创意IP及相关产品。课程不仅注重设计技能的传授,更强调创意的发掘与应用,以及产品背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系统的教学与实践,学生将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创造出既有文化底蕴又富有市场活力的文创作品。



二、课程思政育人理念与目标



《文创产品设计》是一门基于文旅融合背景下多领域结合的创新设计应用类课程,是新文科建设目标中培养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核心课程,本课程聚焦“思政引领、学以致用、创新发展”三者有机结合,将红色基因融入课程教学中,打通红色基因与专业课及创新创业课程的互动,形成立德树人、人才建设与创新创造“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

三、思政内容挖掘



红色文化在文创设计中的传承

 地方特色服务项目

服务地方项目

博物馆文创

非遗技艺文创

景泰蓝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黎锦图纹文创产品设计


四、思政教学融入途径




在文创产品设计领域,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创新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可以从“红色文化主题设计、地域文化探索实践、思政理论融入教学、创新教学模式应用、校企合作与项目实践、思政文化活动组织”六个方面,进行文创产品设计中思政教学的课堂融入与实施。

五、课程建设特色



1

深度融合思政教育与文创设计


红色文化: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提炼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并将其融入文创产品的设计之中。例如,可以设计以“红船精神”为主题的纪念品,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


传统文化:鼓励学生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并将其创造性地应用于文创产品的设计中。例如,可以设计以年俗文化为灵感的系列文创产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设计素材,让学生在设计中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例如,设计以剪纸、皮影戏等为主题的生活用品,既传承了传统技艺,又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2

注重实践教学


校企合作:运用“项目式教学”法,推行“专业课程项目化、专业实践实战化、学生作品产品化”的“三化”实践教学,与文创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企业的实际项目中去,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标准。


实习实训基地:在校内外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创新创业平台:设立创业孵化中心,支持学生将创意转化为产品,并提供市场推广的支持。

3

技术与艺术并重


数字化设计工具:教授最新的设计软件和技术,如三维建模、虚拟现实等,使学生能够高效地将创意可视化。


手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在教授传统手工艺的同时,也介绍如何使用现代技术来改进和创新传统工艺。

4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性


环保设计理念:强调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鼓励学生使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社会服务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公益性质的设计项目,如为残疾人设计辅助器具、为贫困地区设计文创产品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

个性化教学与评估


个性化学习路径: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多元化评估体系:建立多元化、全方位的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除了传统的考试和作业外,还可以将学生的项目参与度、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纳入考核范围。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政教育的效果。

六、教学特色与创新



1.教学模式革新。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应用,颠覆了传统的“教师先讲授,学生后学习”的模式,在课前引导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或阅读相关资料来自我学习基础概念。而在课堂上,则侧重于开展深入讨论、案例研究以及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活动,打通红色基因与专业课及创新创业课程的互动,形成立德树人、人才建设与创新创造“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


2.跨界整合探索。在文创产品设计教学中,跨学科整合是一种重要趋势。通过引入艺术、设计、历史、社会学、市场营销等多学科知识,形成综合性教学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促进了不同领域知识的碰撞与融合,为学生们开启一个全新的观察世界的角度,激发他们在创作中的新思路,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创新意识。


3.可持续性设计。可持续性设计是文创产品设计领域的重要趋势。在教学中,应倡导绿色设计、循环经济和生态文明理念,鼓励学生关注环保和社会责任问题。通过讲解可持续性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考虑材料选择、生产过程、使用寿命和废弃处理等方面对环境的影响,促进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观念。


课程思政案例

《建筑构造》

一、课程思政育人理念与目标




《建筑构造》课程秉持OBE教学理念,坚持“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中对学生毕业的要求,结合课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思政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探索和挖掘思政元素的价值,并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的全过程中。通过在课程培养目标中融入“思政元素”,在教学内容中嵌入“思政元素”,采用基于PBOPPPSS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构建了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为目标的“三位一体”课程思政立体教学体系。


二、课程思政元素与融入点



三、教学设计与实施




01

学情分析


优势:学生已经具备建筑工程识图等专业基础知识,学生思维活跃,见识较广。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劣势: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动手能力一般。厌烦枯燥的理论教学,喜欢生动,直观教学,对专业知识储备不足



0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地基与基础的涵义;掌握地基与基础的关系;掌握地基与基础的基本要求;学习2020年新的地基施工技术。


(2)能力目标

能够针对不同地基编制基础方案;能对不同地基进行处理。


(3)思政目标

能够不断获取新的技能与知识,将学习得到的技能知识在工作中应用;具有团队精神,遵守职业道德;通过实施案例坚信工匠的信念与力量,体会“工匠精神”。



03

课程思政


1 、融入知识点

教学重点:地基与基础的涵义;地基与基础的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建筑物的要求和地基资料选择合适的地基基础方案。


2 、融入方式

将 2020 年“武汉火神山医院”仅用 10 天时间建造问题作为授课背景问题,通 过比萨斜塔和苏州虎丘塔沉降问题讨论,解决“什么是地基,什么是基础及他们 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学习的课程与现实如此接近。不仅开拓了学生视野,而且解决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看到工程案例中“新型材料”“新技术”在地基基础处理中应用,增加学生的专业认同感。“火神山医院”背后的中国力量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勉励学生把专业知识学好,将来报效国家社会。“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者彰显了“工匠精神”和“中国力量”对学生起榜样示范的作用。


3 、思政元素

在课前调研阶段,通过思政元素火神山医院和苏州虎丘塔的引入,追古溯今, 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在古代和现代建筑工程上所取得的辉煌成绩,激发学生的国家 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理论教学中融合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作为主线贯穿整个授课过程中,要求学生在做基础构造设计时,一丝不苟,做到精益求精;在基础埋置深度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诚实守信、严谨负责的职业道德观;在介绍基础不同类型时,引导学生能够多角度思考问题。在课堂教学的价值传播过程中,注重知识底蕴的凝聚,培育和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实践教学中融合文化自信。绘图实践环节中,选取具有思政元素的示例,将中国古建筑基础构造抄绘作为训练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了解基础构造的同时,深刻地理解所抄绘对象的重要内涵,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增强文化自信。



在创新教学中融合制度自信。通过课程的课后拓展环节,结合思政内容,要求学生了解新技术新材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潜移默化地将思政内容与建筑构造课程相融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相信国家的发展有他们施展才华的大舞台,进一步增强制度自信。


课程思政落实于建筑构造教学的课前调研、理论学习、实践教学和创新教学各个环节中,课程思政的实施有助于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增强专业认同感,培养大国工匠精神。



1、课程综合评价

课程评价以达成性评价为主,成绩由以下6个部分组成,其中单元测试、实验成绩从理论和实践能力两个角度将学习成果量化;观看超星学习通视频时长、讨论区回帖数量是对学习态度的评价。除小论文、图纸抄绘和组内评价需要人工评价以外,其他项均可有平台自动记录。



04

教学反思

本节课程通过任务引领问题导入、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地基、基础、地基承载力、地基处理方法等内容与课程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在知识理论传授的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的个人使命感、祖国荣誉感进一步彰显,10天的建造速度是勇者逆行的中国速度。目的拓宽学生的视野,振奋起学生的精气神,铸就民族精神,让学生更加向往美好的精神生活,为祖国的富强而学习,热爱自己的祖国,运用所学知识把自己的家园建设的更美丽,激发学生投身土木工程这个专业领域的热情。


四、教学成效与反思




《建筑构造》课程的在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上深入挖掘思政元素,通过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的改革,以学习产出为导向的核心目标,通过采用“双线”(线上+线下)相互结合的教学模式,构建了《建筑构造》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创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价值引领有效融为一体,充分发挥了课堂育人的主渠道。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实践以来,校内外同行和学生评价优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丰富: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提高、专业自信心增强、实践创新能力增强。


五、教学特色与创新



在教学形式上,将线上线下混合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在课程内容上,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及行业企业调研结果,明确了课程对应的职业能力及职业品质,提炼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建立了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通过适时、适度、适当地融入思政元素,完善了从意识养成到要义理解到精髓活用的课程思政教学过程,实现了智育和德育双赢。

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Ⅱ》

一、课程思政育人理念与目标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Ⅱ》是风景园林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核心必修课,课程以各种绿地规划设计为主线,秉持”OBE“教学理念,以不同程度学生学情为依据,重塑以“线上+线下+翻转+拓展”为主的“四堂”的教学方式,共同打造“BOPPPS+C(Conceive构思)D(Design设计)I(Implemen实施)O(Operate运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BOPPPS的教学方法,通过完善相关具体环节和教学评价实现学生的能力提升,并且围绕政治认同、生态文明、文化自信、家国情怀、道德修养、价值塑造等课程思政点设计课堂内容,带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健全思想人格、构建宏观价值体系,培养学生专业设计思维和专业素养,塑造学生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二、课程思政元素与融入点




课程采用“四堂”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成果、价值塑造和拓展知识点的共同考核评价,形成以基础知识点为主线、思政理论协同、实际项目贯穿始终的课程框架,实现课程与思政的有机结合。

三、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



纪念性园林绿地规划设计


思政育人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梳理正确的职业素养与职业规范。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梳理正确的价值观,传承中国优秀的文化精神。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进行纪念性园林规划设计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备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爱国  主义情怀,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梳理正确的价值观,传承中国优秀的文化精神。


知识目标:了解纪念性园林绿地的概念,掌握纪念性园林绿地的类型。

四、教学成效与反思




近几年来,本课程团队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参与国家城市、乡村建设的应用型人才,从文化振兴、生态文明建设、民族自豪感等多种思政元素融入项目式教学方法,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探索更多的专业问题,学生能够很好的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并能够很好的践行课程思政育人目标,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学生的个人素养、团队精神、创造思维、实践能力均得到了提高,强化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和文化自信,激发了学生的设计思维。

五、教学特色与教学创新




为了深入课堂教学改革,体现“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成立了专业讲堂——“青果论坛”,将课堂变成学术讲堂,关注国家发展方向,寻找热点话题,学生自主策划、组织、举办,组织专业分享与辩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改变了过去以知识掌握为主线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学生们参与到具有交际性质的教学活动中,帮助同学们树立家国情怀、建立社会责任感、塑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如生态文明理念、社会责任感等,做到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并且贯穿教学全过程,丰富了课程内容,提升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方愿同金砖各国一道,开创“大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携手更多“全球南方”国家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2024年10月23日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上的讲话


推荐阅读


谁说秸秆只能焚烧?这么美的秸秆编织你一定没见过!


极地很遥远  安全零距离


喜 报


茶香四溢,韵味悠长 |信阳农林学院第九届茶文化月等你来!

出品:信阳农林学院融媒体中心

来源:风景园林艺术学院

编辑:王悦

审核:付亚楠 邓傲雪

责编:郑淇元

统筹:徐大伟

欢迎提供文字/摄影/视频/创意作品,投稿邮箱:xynlxmt@126.com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校园动态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信阳农林学院
打造文化载体,展示学校形象;倾听师生心声,搭建沟通桥梁;关注学生成长,构建和谐校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