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君艳:教学创新展风采 田间地头显本领

教育   2024-09-30 19:59   河南  


教学创新展风采

田间地头显本领



人物介绍:

孙君艳教授,信阳农林学院农学院教师,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1997年8月入职,现为农学院一线专业教师,信阳市青年科技专家,河南省教育厅青年骨干教师。2021年获信阳市“五一劳动奖章”,2023年9月被评为信阳农林学院“教学名师”,2024年5月获河南省第五届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2024年7月获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以实际行动诠释对教育的热爱。




勇于创新,做教学的“领跑者”

2023年7月中旬,孙君艳老师正在哈尔滨参加学术会议,突然接到了学校的紧急召唤,被委以重任,作为学校的资深教师代表,出征河南省第五届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在接受采访时,孙老师阐述了自己参赛的初衷——“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多年深耕教育一线的她,深谙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因此毅然倡导起“教学并重,学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她期待通过这场创新大赛的洗礼,将竞赛中汲取的先进教学智慧与策略,无缝融入日常教学的每一寸土壤,成为她不懈追求与动力的源泉。

孙君艳老师认为,成功的花朵离不开团队的辛勤浇灌。面对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的挑战,从教学理念的革新到教学方法的突破,再到教学资料的精心筹备,每一步都充满了考验。幸运的是,她身后站着一个坚不可摧的团队。尤其是在筹备省赛录课视频的关键时期,正值元宵佳节前后,团队成员与孙老师并肩作战,不计个人得失,将每一份努力都凝聚成了通往成功的基石。功不唐捐,志在必得。经过长达十个月的不懈努力与汗水浇灌,孙老师终于摘得了河南省第五届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的特等奖桂冠,实至名归。

参与这场赛事,对孙君艳老师而言,更是一次自我超越的旅程。在与其他参赛的教育同仁切磋琢磨中,她不断汲取灵感,探索如何让课堂焕发勃勃生机与温暖。在相互学习中,她借鉴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对于遗传学的教学创新,她特别提及了从一位文科教师那里获得的宝贵启示——将不同篇章的相似知识点巧妙串联,化繁为简,融汇到一起,通过一个内在的逻辑主线,构建出清晰的知识脉络。这样一来,学生学得更有趣,也更容易理解记忆。


在教学中,孙君艳老师更是勇于创新,践行“以产出为导向,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理念。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增强课堂互动,提升学生自信心,让抽象的理论知识在生动的实践中落地生根,成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武器。她的教学创新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助力解决了农业领域的实际问题,为农民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她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三农”大局,培养了深厚的家国情怀与对本专业的坚定信念。










用心去爱,做温暖的“育人者”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这句话在孙君艳的访谈中被频繁提及,不仅深刻烙印为她个人的座右铭,更化作对青年教坛新秀的殷切寄语。她倡导成为“四有”教师的典范,并将这一理念深植于心,融于行:怀抱坚定的理想信念,如同星辰指引方向;秉持高尚的道德情操,以身作则,照亮他人;拥有渊博而扎实的学识,成为知识的源泉与引路人;怀揣深切的仁爱之心,以温暖拥抱每一个学生,让爱的力量在心田生根发芽。她说:“唯有自身如种子般坚韧不拔,在教育的沃土中深深扎根,方能绽放出影响他人、启迪未来的力量,悄然间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实现知识的传承与心灵的触碰。”

在平时的实践教学中,她也始终强调学生要将专业与现实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化作改变世界的力量,回馈国家,服务社会,感恩父母。在新教师的岗前培训上,她语重心长地说:“首先你自己要做好一粒种子,并生根发芽,你才能带着学生去知农、爱农、学农,去投身农业,让知识的种子在广袤大地上生根发芽。”


在谈到如何与学生更好地相处时,孙君艳说:“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他们,他们才会信任我们,才会有真诚的交流。”正是这份坚持与付出,让她的教学生涯熠熠生辉,学生们在她的引领下,不仅学业有成,更在人格塑造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成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证明了教育的力量与温度。

孙君艳印象最深的是担任班主任时所带的学生董明。董明家里特别贫困,弟兄6人6个男孩,家庭负担重,父亲送他上学时只给了他50块钱的生活费,完全不够一个月的生活开支,他只能靠去工地打工来解决生活费。孙君艳在了解情况后,及时与校勤工俭学部联系,为董明提供一些勤工俭学的机会,同时联系学院,给他推荐一些同专业相关的实践项目。细心的孙老师甚至还考虑了学生的自尊问题,借口让董明给孩子补课,让他每周末去家里改善伙食。人生遇一良师何其有幸,董明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老师同学们的支持一路专升本和考研,用第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箱他们当地特色葡萄酒感谢孙老师。如今董明已经定居北京,但每年他都会抽时间回母校看望恩师,对于老师来讲,被学生记挂,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肯定。










牢记使命,做农民的“服务者”

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是每一个学农人的使命和责任。“学农爱农,强农兴农”,孙老师始终把使命记于心,把责任担在身,不畏辛苦,把科技送到需要的地方。孙君艳自1997年在学校任职后,一直工作在农业教学、科研、服务一线,深知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渴求。

孙君艳讲到自己第一次去做服务时,她发现很多年轻人由于靠种田收入不高,选择去城市打工来养家糊口。她便开始思考如何帮助农民增收。周末、农忙时节,她都会和团队成员一起到田间查看农情,进行现场指导。“农时不等人,错过一天,对于农民或企业来说可能就是一季庄稼,就会影响他们半年甚至一年的收入”,孙君艳讲到这里时神情严肃,她说:“电话就是命令,服务就是使命。无论何时接到农民寻求科技服务和帮助的电话,她都要第一时间回复。不属于本专业的问题,也要发挥学校的优势,积极联络相关专业老师进行解决。”这便是她的态度。


在提到服务农民时,孙君艳谈起了她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助农经历。有一年冬天她正上课时,一位在息县种植弱筋小麦的农场主匆忙来到教室,向她咨询自己弱筋小麦种植上出现的问题。看着农场主焦急的眼神,孙君艳顾不上上课的疲惫和天气的寒冷,下课后立即出发同他一起前往麦田查看小麦长势。在仔细勘查后,找到了小麦长势不好的原因,并及时提出冬前管理建议。年后,小麦长势良好,农场主激动地向孙君艳告知了这一喜讯,并且给她带来了一包手工做的干菜和粉条,这是农民表达感谢的最质朴的方式,也是他们心中最好的礼物。 



在教育这片浩瀚无垠的舞台上,孙君艳以其独树一帜的教学创新赢得了省赛特等奖和国赛三等奖,这不仅是她个人荣誉的璀璨之花,更是对现代教育理念勇于探索与实践的辉煌注脚。大赛的洗礼,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不仅使她在教学技艺上实现了质的飞跃,更激发了她将这份宝贵经验转化为推动教学改革滚滚浪潮中坚不可摧的力量源泉。

然而,对于孙君艳而言,赛事的圆满落幕仅仅是一个新的开始。她怀揣着更加炽热的激情与不可动摇的信念,继续在教育的沃土上深耕细作,致力于培养一批批优秀的农业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希望。在她心中,每一次教学创新的尝试,都是对“学农爱农,强农兴农”神圣使命的深情告白,是她对教育事业无尽热爱与奉献的最生动诠释。孙君艳以行动证明,教育的真谛在于不断探索与创新,在于用心培育每一颗渴望知识的种子,让它们在时代的阳光下茁壮成长,最终绽放出照亮未来的光芒。






坚持守正创新,既要有道不变、志不改的强大定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定“四个自信”不动摇,又要有敢创新、勇攻坚的锐气胆魄,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


——习近平2024年7月18日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推荐阅读



解锁校园生活的多彩密码,你能猜对几个emoji场景?



迎新嘉年华?!点击速看!


桂子飘落,拾花酿秋!



请收藏!普通高等教育学籍学历十问十答来啦!

出品:信阳农林学院融媒体中心

文案:彭博 刘晓 焦文轩 编辑:邓傲雪 单卓凡

审核:付亚楠 苏馨怡

责编:郑淇元

统筹:徐大伟

欢迎提供文字/摄影/视频/创意作品,投稿邮箱:xynlxmt@126.com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校园动态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信阳农林学院
打造文化载体,展示学校形象;倾听师生心声,搭建沟通桥梁;关注学生成长,构建和谐校园。
 最新文章